

纳指新高与A股“龙抬头”
作者:邢海洋(文 / 邢海洋)
纳指得以创出11年新高,直接原因是美国失业率在去年底8.5%的基础上再降到8.3%,就业状况已经连续半年得到改善。这意味着企业度过了紧缩开支的时期,开始扩大规模,正如奥巴马所说,“美国经济复苏已经加速”。不过,如果对比传统产业和科技产业,仍会发现纳斯达克11年新高的背后有着更深广的产业变动的背景。今年第一季度,大企业开始投入大笔资金升级厂房和设备,高科技企业势必尽获其利。而去年,科技企业营收虽处于高位,成为美国最赚钱的行业,但对“二次衰退”的担忧一直压抑科技股的股价。现在复苏得以确认,科技股终获追捧。更进一步理解,债务危机和信贷危机双重麻烦下,唯有靠技术革命和创新能引领全球经济走出低迷。近两年,美国每天上千家企业成立,公司创设数量与互联网爆发前夜的创业潮相当,一个技术应用和创新的活跃期不期而至。恰逢“脸谱”上市,投资者对科技股的美好回忆于是被唤醒,而11年前惨烈的泡沫破裂却被时间消化殆尽了。
但在A股,创业板带来的恐惧和愤怒却是现在时的。一年前,创业板指数曾创下1239点,长假休市的前一天,该指数刚探低到612点,惨遭腰斩,创业板高成长神话彻底破灭。并且,在创业板成立的两年多时间里,创业板指数大部分时间在800~1200点的范围内运行,对时下的股价“乌云压顶”。如果说市场有上升的动力,更多是来自深套其中的投资者的自救,而不会是投资者对科技业高成长的乐观预期。此轮暴跌前,创业板高成长、高转送神话屡次破灭,但股价均起死回生,市场真正崩溃,还是证监会认真研究退市制度后的事。而完备的退市制度,正是纳斯达克得以维持理性价格体系,吐故纳新,并最终分享科技企业成长的关键。值得一提的是,截至当前,创业板的退市机制尚未正式出台,那些上市即业绩变脸的企业仍如定时炸弹一般埋伏在A股丛林中。
脸谱上市,一干社交网络股闻风而动,中国唯一在美上市的社交网络人人网股价两天内上涨近30%,而人人网至今仍未能实现盈利。创业板对申请IPO企业有着明确的盈利要求,这就使得那些有优异盈利模式,但苦等资金做大的创业公司“肥水外流”。实际上,尽管有浑水公司2011年连续唱空,把一只只中国概念股推下悬崖,但在美国市场长期扎根的中国概念股却稳定向上,源源不断向海外投资者输送着盈利。而留在本地创业板的股票,鲜有百度、新浪等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却因为平庸但稳定的盈利获准发行。连创业板也要设定盈利底线,不能不说是管理部门保护中小投资者的一番苦心,但也从侧面反映出监管者是多么缺乏职业自律和外部监督,以至于非要靠财务公司的背书。甚或连谁将执互联网视频、购物牛耳这样的基本的事实也不敢独立评判。
创业板系统性失败的例证,已上市的近300家公司或排队等待上市的200多家公司中俯拾皆是。脸谱上市的同时,一家本地特色的社交网络朗玛信息成功过会,若非询价机构不积极参与,20家询价机构的硬指标没达到,朗玛信息早该顺畅发股了。朗玛信息的主要产品是一种被称为“电话对对碰”的业务,其实是所谓绿色电话聊天,据说里面有“电话游戏、电话开心农场、婚介俱乐部、朋友圈、电话语音微博等许多功能模块”,看起来颇有点像电话里的小脸谱。因为业务少,开支少,公司似乎也不缺钱,没有一分钱银行贷款。可越是这样四平八稳的小公司,越热衷于到股市圈钱。发审委的委员们也不管电话脸谱和网络脸谱的区别,不管电话交友多么过时落伍,甚至可能不那么“绿色”,居然放行。相形之下,脸谱上市却没有圈钱目的,人家早实现了盈利,手握大笔现金,上市乃由于达到了公众公司的持股人数,必须公开财务,不如索性上市。因为已经过了会,完全有理由相信“电话对对碰”还会抓住难得的上市机会,不久卷土重来。
创业板是A股的一扇窗户,窗口之内当然还有更丰富多彩的世界。但穿过千百个“电话对对碰”,你看到的压舱物是市值占到总市值1/4,万亿盈利建筑在超高利差之上的银行股,而利率市场化是未来金融改革的方向。此时,你还愿意相信市场已经反转了吗? 科技股纳指股市创业板a股指数龙抬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