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再升级与TCL的多元化加速

作者:黄燕

平板再升级与TCL的多元化加速02011年彩电市场的关键词是3D、互联网,还是智能电视?对中国彩电业来说,恐怕他们最关注的还是扭亏为盈。贵为全球第一大彩电市场,中国在2010年实现了3500万台的惊人销量,比起2009年的2400万台增幅达到了创纪录的45%,但是中国彩电企业却集体陷入了增量不增收的怪圈。TCL集团2010年财报显示,受多媒体业务亏损8.57亿元拖累,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1%,净利润却下滑了7.98%至4.3亿元;创维去年12月发布的2010年半年报显示营业额增长11.3%,净利润从2009年的6亿港元缩水到4.13亿港元;康佳2010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8.29%,净利润却减少了42.63%,仅为6117.85万元。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2月发布的数据,2010年国内彩电产量达到1.18亿台,平均价格下跌了10%,这个水平和消费电子的降价周期大致相符,但多家骨干企业的利润大幅缩水是以往没有的。当中国企业刚刚从CRT大举转向液晶并囤积面板时,2010年的消费潮流已经变成了LED,2011年彩电企业艰难清理完库存,全力投入LED时,又面临3D电视和智能电视的更新换代潮。尽管在销量上领先全球,可中国彩电业似乎总在技术上落后于人。“怎样才能摆脱追赶者的角色?一直以来中国彩电业面临的产业环境就是‘缺芯少屏’,芯片和面板模组主要依赖进口,可以说国外竞争对手在关键部品上卡住了我们。”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告诉本刊记者,“TCL即将于2011年投产的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产能达到1500万片,这意味着我们有机会掌握上游话语权。彩电行业技术更新换代太快,从CRT到液晶,再到现在的LED和3D,这对我们来说既是压力也是机遇,能否把握新一轮产业升级将是中国彩电业重回主流的关键。”

平板电视的价格雪崩仍在继续,这首先是由于上游液晶面板的不断降价。按照Display Search的统计,42英寸液晶面板的价格从2010年初的340美元一路降到了现在的237美元,LED电视比一年前价格已经跌去40%,3D电视又成了新的降价热点。2010年主流3D电视价格已经在万元左右徘徊,2011年创维、康佳、长虹相继把42英寸3D电视的价格拉低到了5000元,创下全球3D电视最低价。但国内彩电业营销至上的惯用套路正在悄然改变,2010年外资品牌加入价格战已经让他们大吃苦头,于是2011年彩电企业将更多重点放在了LED和3D电视上。据中怡康统计,目前LED电视渗透率已经超过30%。“TCL推出了包括偏振式、快门式和裸眼3D的全产品线,3D电视今年会继续增长,但我认为速度不会太快,原因还是内容缺失。”李东生对本刊记者说。同样由于内容制约,2010年曾经大出风头的互联网电视进展缓慢,彩电企业只能与拥有内容牌照的5家企业合作。李东生对此评论说:“怎样把电脑上的内容平移到电视上去?作为终端厂商我们能做的比较有限,目前TCL是和拥有牌照的华数合作,如果能向广电系统以外的资本放开运营牌照将会大大促进行业发展。现在一个家庭有几台电视很普遍,完全可以通过网络对不同的家庭成员提供娱乐、教育、医疗等服务,从而为整个行业创造新的利润空间。”

与彩电业务的亏损相比,2010年TCL通讯交出了一份更抢眼的业绩报表,手机销量超过3600万台,同比增长125%,其中海外市场增幅155%,销售收入75.75亿元,同比增长97.73%,实现净利润6.11亿元。在李东生看来,这意味着收购阿尔卡特手机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他告诉本刊:“2010年TCL通讯手机销量全球排名第7,最早和我们同时拿到手机生产许可证的12家中国企业只有TCL硕果仅存,国外的飞利浦、西门子也先后退出了手机市场。如果没有当年的国际并购,没有海外业务的支持,TCL通讯很难靠国内市场生存下来。”但李东生的目标还不止于此,以海尔、美的和格力领衔的“白电”市场最近几年的超速发展令整个彩电业羡慕不已,10倍于彩电业的利润规模让李东生决心加大对“白电”的投入。“2010年TCL‘白电’产业规模增长了60%,未来我们对‘白电’产业将投入10亿元资金,重组业务结构、加强薄弱环节,利用TCL在‘黑电’上的市场和客户资源加快‘白电’发展,使其尽快成为集团新的战略产业支柱。”李东生告诉本刊。■

平板再升级与TCL的多元化加速1专访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

三联生活周刊:作为全球最大的彩电市场,2010年中国彩电销量仍然保持了高增长,但国内彩电企业却普遍出现了盈利下滑甚至亏损,TCL多媒体亏损高达8.57亿元,在你看来,彩电业利润缩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TCL如何应对新的市场环境?

李东生:2010年中国彩电业遭遇整体盈利下滑原因主要有三方面:首先由于2009年液晶电视的销售额大幅增长,使企业加大了液晶面板的采购,导致库存产品增加,清理库存势必挤压利润。2010年液晶模组价格快速跳水,又让囤积货源的中国厂商面临库存贬值。另外,外资品牌在过去一年里由于欧美市场疲软更多转向了中国市场,在液晶低端市场频频发动价格战。在我看来,中国彩电企业最根本的对策还是掌握产业上游话语权,华星光电项目的投产将使TCL成为国内第一家具备LCD彩电产业链全制程能力的企业,同时LED、3D电视和基于Android平台的智能电视都将使中国彩电业迎来新一轮发展空间。

三联生活周刊:现在中国家电业出现了“黑、白”发展不均的局面,为什么相对于表现强势的白电产业,起步更早的中国彩电业无论利润规模还是行业地位都越来越落后于跨国公司?

李东生:不论是市场规模的增长还是经营利润,国内白色家电产业的发展要明显优于黑色家电。首先白电业的产业环境和经营环境整体要比“黑电”好,产业链完整,上游原材料的钢和铜产业中国都是规模最大的。从市场规模看,空调、冰箱、洗衣机和小家电在全球都是第一大市场,竞争力很强。彩电业则是“缺芯少屏”,芯片和面板模组主要依赖进口,可以说国外竞争对手在关键部品上卡住了我们。另一方面,彩电业在技术上更新换代太快,从CRT到液晶,再到现在的LED和3D,我们的竞争对手速度很快,客观上给中国企业带来很大压力。

三联生活周刊:目前中国有三条面板8代线正在建设,除了“京东方”和“天马”,还有TCL的8.5代线。对斥巨资投入面板产业,有评论认为国外已经在做10代线,整个面板市场也被日韩和中国台湾企业占据,中国大陆在此时再去追赶是否还有意义?

李东生:TCL面板生产线的代级是按切割尺寸来定的,10代线主要切割50英寸以上面板,只有夏普一家开工10代线,而8.5代线是目前产量最大、投入产出比最高的。做面板投入资金很大、风险很高,但如果不做我们就永远没有机会。其实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不仅是面板模组,还包括芯片等,需要企业长期的持续投入,我估计再有5年,中国彩电企业和国际竞争对手的差距将会大大缩小。在2011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我看到了中国彩电业的集体进步,在3D电视和智能电视上我们都没有落后于人,并且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

三联生活周刊:近两年来TCL在互联网电视和3D电视上投入力度很大,这也是目前整个平板产业面临的升级机遇,TCL如何抓住这次机会重新回到行业主流?

李东生:3D电视将是TCL面临的难得机遇,2011年3D会进一步普及,但速度没有外界想象得那么快,原因还是内容缺失。包括互联网电视在内容上也面临瓶颈,很重要的原因是市场准入门槛太高,资本进入得不够。这次我作为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三网融合的建议,其中有一项就是向广电系统以外的民间力量开放运营牌照。在电信领域中国的三大运营商在全球占据了领先地位,但是在广电领域还差得很远。现在继互联网电视之后又出现了智能电视,网络视频如何平移到电视上?消费者的需求很强烈,网络内容肯定是挡不住的,未来将更考验监管智慧。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注意到2010年TCL集团在多元化上加大了投入,特别是白色家电领域,为什么在彩电业务之外TCL选择了“白电”作为突破口?

李东生:TCL未来两年将对白电产业增加10亿元投入,加快发展以空调、冰箱、洗衣机为代表的“白电”,TCL将成为多媒体、通讯和家电三大产业支撑的综合性产业集团。最近几年国内“白电”市场购买力很强,增长速度快,同时中国白电产业在全球保持着极强的竞争力,这些都意味着产业机会。其实“白电”和“黑电”在品牌、市场和客户资源方面有很大的相关性,完全可以利用TCL在“黑电”方面的基础和竞争优势,加快“白电”业务的发展。2010年TCL白电产业规模增长60%,速度很快,我们在武汉新建的空调生产基地年产能就达到300万台,未来还会在“冰、洗”市场继续加大投入。■ 彩电tcl手机电视机TCLtcl康佳彩电李东生彩电行业3d电视tcl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