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是欧洲?
作者:薛巍( 尼尔·弗格森 )
西方的6个极成功的应用程序
《文明:西方和其他地方》要回答一个弗格森认为是现代史学家面对的最有趣的问题:为什么从1500年左右开始,欧亚大陆西端的几个小国在文化、政治和经济方面主导了其他地方500多年?换言之,该书要解释西方霸权的根源。还要附带思考西方的主导地位是否已经结束。
他在序言中说:“你可以用谷歌搜索他们扫描的大量书籍,看一个词在不同时期的书籍中出现的频率。在英语中,源自法语的‘文明’一词直到18世纪晚期还很少出现。之后,随着欧洲帝国的统治扩展到半个世界的版图,‘文明’一词稳步地流行起来,到20世纪中期达到顶点。这一顶点出现于西方文明内部的冲突达到最大的时候,在1914到1945年之间,英语国家的作家们认为,他们的国家正在保卫文明,对抗德国的野蛮行径。”
1969年,肯尼斯·克拉克在纪录片《文明》中给文明下定义时,他让观众毫不怀疑地相信,他说的文明是西方的文明,而且主要指西欧从中世纪直到19世纪的艺术和建筑。克拉克非常成功的纪录片,让一代英语世界的人把文明等同于法国的城堡、佛罗伦萨的宫殿、西斯廷教堂和凡尔赛宫。1960年左右,“文明”一词流行的程度开始下降。大学不再开设西方文明历史课程。“对于反抗越南战争的一代人来说,圣雄甘地说的是对的:西方文明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术语。它不过是双手沾满鲜血、扔炸弹的帝国主义委婉的说法。在英语世界,一种说法变得非常强大,要学习的是其他文化,而不是西方人自己的文化。”弗格森感叹,1977年随“航海家号”宇宙飞船被送往太空的27首歌曲中,只有10首是西方作曲家的作品,不仅有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还有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查克·贝利和布林德·威利·约翰逊。大英博物馆馆长去年出版的《100件物品中的世界史》中只收录了30多件西方文明的物品。
弗格森认为,西方对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开发出了其他国家并不具备的6个“极成功的应用程序”。首先是竞争。在15世纪,中国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而欧洲则是一潭死水。但到18世纪晚期,亚当·斯密发现中国陷入了长期停滞。弗格森认为,这是因为欧洲国家在政治上四分五裂,而且在每一个君主国或者共和国里存在着多个互相竞争的集团。军事和商业上的对立带来了技术进步,尤其是造船,以及财政上的创新,如联合股份公司,政府授予它们具有垄断地位的贸易权,以换取分红。弗格森比较了两位18世纪的领袖——自由思考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大帝,以及懒惰、腐化的奥斯曼三世。弗里德里希建立了一个自由、多元的社会。他在柏林的新首都欢迎外国人,它20%的人口是法国新教徒,还有犹太群体。
( 尼尔·弗格森的著作《文明:西方和其他地方》 )
其次是科学。17世纪所有重大的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上的突破均发生在西欧国家。在西欧,印刷术带来了知识的传播,而奥斯曼帝国为了维护书写的尊严,禁止印刷。第三是财产权。保护私有财产在约翰·洛克看来是政府存在的理由。财产权是法治的反应,财产拥有者又通过选举产生立法机构。弗格森比较了美国的稳定与繁荣和南美的不发达,在南美,西班牙王权拥有土地,世袭庄园发展得很缓慢。
第四是医学,包括热带疾病控制在内的所有19和20世纪的医学进步都由西欧人和北美人做出。第五是消费社会。发生工业革命的地方不仅拥有提高生产力的技术,还会对更多、更好、更便宜的商品产生需求,而这种需求是从棉织服装开始的。工厂主知道工人也是消费者。20世纪初英国人的服装成了全世界的标准装。在日语中,表示男性套装的词“Sebiru”源自萨维尔街(Savile Row),至今仍是伦敦最好的裁缝所在的地方。
最后是工作伦理,西方人最早将更广泛而密集的劳动和更高的储蓄率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了资本的持续积累。所以欧洲宗教的衰落致使欧洲人变成了懒汉,而宗教气氛更浓的美国人工作仍很卖力。
不含污点的帝国主义史
弗格森的学术背景是金融史,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末在牛津和剑桥研究的是德国的高通货膨胀和证券市场的历史,但过去几十年来,他的著述逐渐转向了帝国,先后在《帝国》和《巨人》中分析了英国和美国的帝国史。
《卫报》说,在过去10年间,弗格森的观点有些变化,曾经他呼吁美国建立一个帝国,现在他的说法是,西方的文明软件正在被其他国家下载。他说:“我不敢肯定我的立场有环境的变化那样大。”他解释说,他的思想在过去6部著作中符合逻辑地发展着,每一次他的论证都是有预见性的。关于金融危机,早在2004年他就指出美国扩展过度了。弗格森的自信跟他的治学方法有关。他对待过去完全是物质主义的。道德与否或个性与心理不是他关心的主要东西,他关心的是数据、事实和图表,即那些可以量化、可以证实的东西。“弗格森在引证数据、得出有趣的关联、跟踪钱的流转时最有说服力。”在思考帝国时,他对物质力量的全神贯注使得他可以做成本收益分析,估计帝国统治的利大于弊,不管左派传统上关心的道德问题:一个国家是否有权入侵另一个国家?殖民主义是否给先前被占领的国家留下了心理创伤从而妨碍它们的进步?他说他是一位古典苏格兰启蒙运动的自由派。但如批评他的人所说的,弗格森倡导帝国时正是美国的新保守主义崛起的时候。
弗格森说,文明意味着一套规范、行为和建制,相信自由个人几乎无限的力量,可以在如下西方文明的基础文本中找到这些价值观:钦定本《圣经》、牛顿的数学原理、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约翰·洛克的政府论、埃德蒙·伯克的《法国革命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还有莎士比亚戏剧、林肯和丘吉尔的演说。有批评者说,他不提霍布斯的《列维坦》,也没有斯宾诺莎、弗兰西斯·培根、伏尔泰,甚至在经济学方面也没有凯恩斯。
弗格森列举的西方崛起的6个因素中有一半都会被驳斥。关于竞争,哈佛大学博士杰克·戈德斯通在《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一书中说,好几位著名的欧洲学者如埃里克·琼斯和戴维·兰德斯都曾声称,多元竞争的国家体系使得欧洲更富于创造性。这些学者指出,从古希腊城邦到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城邦,再到前工业时代的欧洲,相互竞争的国家在艺术、政治和军事技术上都有着显著的变动性。这些国家之间的竞争会使得君主们不断改进自己的军事组织和技术,同时向其国民做出让步,承诺降低税收以获得他们的支持。而且在一个竞争性的国家体系中,即使某个君主抑制了某个新思想,它也可以在别的地方继续传播和成长。大一统的国家与欧洲相反,统治者更关注的是帝国内部的有效控制。“尽管这一理论看似颇有吸引力,但实际上是一种误导,它过度简单化地把1500年以后的欧洲当做一个竞争性的国家体系,而把亚洲看成是没有竞争的帝国。1600年以后的亚洲有21个大小不同的国家,亚洲各国也常常开战。欧洲各国之间的竞争并没有带来自由和多元文化,这种竞争反而使大部分君主制境内加强了对宗教信仰的控制,压制了思想上的创新和自由。”
关于医学,英国历史学家阿历克斯·藤泽尔曼说,弗格森的《文明》一书“是一部绝口不提帝国主义的污点的帝国主义史,是适合新保守主义者灌输给他们的孩子的舒适的睡前故事”。书中没有写到西班牙最终成功的原因是他们从欧洲带来的一些病菌——这些病菌导致了美洲土著人几乎全部死亡,因为他们对这种疾病完全没有免疫力。到1600年,欧洲人来到“新大陆”一个世纪之后,拉丁美洲的人口已降低到只有几百万。
关于工作伦理,《现代英国的形成》一书作者安德鲁·马尔说:“马克斯·韦伯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所做的关联已经被后来的历史学家们给取消了。新教改革之后,新教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更快,但这可能是因为南欧处于反对实业家的王朝的统治之下。而且在信奉天主教的意大利北部和德国南部,资本主义经济也很繁荣。”■ 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