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禁飞区的成本

作者:宋晓军

利比亚禁飞区的成本0( 美国“企业号”航空母舰通过苏伊士运河 )

3月11日,虽然利比亚反对派宣称的将发动结束卡扎菲政权的攻势并未出现。但在美国国内,主张在利比亚建立禁飞区的议员和保守派人士却接连向奥巴马政府发起了“逼宫”的攻势。很明显,这轮攻势是针对国防部盖茨几天前提出建立禁飞区的两项基本前提的。那么,作为国防部长的盖茨提出建立禁飞区一要联合国授权、二要先将利比亚的防空力量事先摧毁这两项前提,与奥巴马3月11日表示要对卡扎菲“慢慢收绞索”和“要平衡成本与效益”的两点回应又有什么关系呢?

一个设在美国的非赢利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的专家哈里森(Todd Harrison)和库伯(Zack Cooper)为美国在利比亚建立禁飞区算了一笔账。他们认为,要建立禁飞区每周要花掉纳税人的钱分为三个价码:一、2000万美元;二、6500万美元;三、2亿美元。这三个价格的分配是这样的:每周支出2亿美元的,要先预付5亿~10亿美元将覆盖利比亚全境的防空体系摧毁,再针对利比亚建立覆盖国土的禁飞区。价格为6500万美元的,要先预付3000万~1亿美元,将沿岸1/3的防空体系摧毁,再派飞机沿利比亚北部覆盖1/3国土建立禁飞区。价格为2000万美元的,不摧毁利比亚的防空体系,而是利用“宙斯盾”驱逐舰上的相控阵雷达和“标准-2”防空导弹威慑利比亚空军。根据这个有三个报价的方案,再推算一下美国、英国和法国目前可在地中海部署的战斗机数量,执行起来显然都是有难度的。因为利比亚的国土面积为175.954万平方公里,即便是大部分防空系统和空军基地都分布在1/3的北部沿海国土上,其面积也比1991~1996年美、英在伊拉克建立的禁飞区的面积大很多(伊拉克的国土面积为44.1839万平方公里,南北禁飞区为10.86万平方公里),而这也正是美国国防部长坚持建立两个禁飞区、两个前提的真正原因。

在英、法率先做出抛弃卡扎菲政权的政治决定后,从纯军事角度看,英国和法国建立禁飞区的坚决主张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在“二战”中,英军与德军在利比亚进行了多次作战,进而也积累了丰富的沙漠作战经验。如果不想让利比亚这个关系到欧洲石油供应的国家陷入长期混乱,面对逐步清醒过来、且拥有利比亚唯一正规空军、装甲部队和受过正规沙漠作战训练的政府军时,目前西方所能做的是为反对派武装争取时间。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利比亚地区的沙漠地带是粗颗粒沙漠,适合装甲部队推进,在没有数量足够的地雷、布雷专业人员和制空权的情况下,仅有一些使用不熟练轻武器的反对派武装,不仅不可能阻止弹药、补给充足且有空中掩护的政府军,而且很可能在弹尽粮绝后,有一些部族成员会作鸟兽散。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还在犹豫什么呢?

有意思的是,这次要求在利比亚建立禁飞区与在伊拉克建立禁飞区的差别还有一点,即在伊拉克第一、二次建立禁飞区是美国主导英国,法国跟进(1991和1992年),第二次是美、英要求扩大而法国反对(1996年)。而这次在利比亚是英、法积极而美国犹豫。虽然美、英、法三国在将卡扎菲政权抛弃的立场趋于一致,但是这次,却是曾反对伊拉克战争且一心想当欧洲老大的法国最积极。如果考虑到1986年里根政府坚决对卡扎菲实施“斩首行动”时英国认为这是违反国际法行动的态度,这其中错综复杂的大国关系和历史背景一时是很难搞清楚的。但是从纯军事角度上看,如果把搬掉卡扎菲政权作为第一目标,以目前美、英、法在地中海地区的军事力量,最佳的方案只有一个:即以建立禁飞区的名义,为反对派武装争取时间。换句更直接的话说,就是北约的战机并不需要在伊拉克建立禁飞区那样频密地起飞,而是完全配合利比亚反对派的行动,对利比亚的空军甚至地面装甲部队进行随叫随到的打击。

话说到这儿,不免又要算一下小账。如果美国随了法国和英国的愿,像上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用航母收拾当年的卡扎菲一样收拾现在的卡扎菲,最近的就是在红海的“企业号”航母。可“企业号”在去年10月已经与海军签署了价值达6700万美元的退役合同,若要参加对卡扎菲的打击,恐怕还要增加成百上千万美元的预算。那这笔钱由谁来出呢?难道马上就要到达地中海进行首次欧洲反导系统试验的美国海军“蒙特利号”导弹巡洋舰就是一个来要钱的主儿?■ 成本禁飞区利比亚

上一篇: 芝加哥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