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之痒:美国失去卡尔扎伊?
作者:徐菁菁( 2010年12月3日,奥巴马在美军驻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发表演讲 )
截至2010年底,阿富汗战争已经悄然超过越南战争,成为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虽然在过去一年中,美国终于摆脱了伊拉克战场的重负,将战略和资源投资重心移至阿富汗。但根据阿富汗非政府组织安全办公室的统计,2010年的阿富汗塔利班袭击数量比2009年增加了60%;711名联军士兵被杀害,是9年战争以来的历史最高点;平民的伤亡也增加了20%。“准确地说,阿富汗的安全局势已经降至塔利班倒台以来的最低点。”2月24日,联合国秘书长阿富汗事务副特别代表沃特金斯尖锐地指出:“在北约联军清剿塔利班之前,武装分子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东南部地区,自从清剿塔利班以来,武装分子已经蔓延至阿富汗全国,这种局面我们从未见过。”
另一种未曾见过的局面是,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与奥巴马政府之间的不满与争执已经不再是私底下的秘密。去年,卡尔扎伊先后爆出“美国在阿富汗大选中作弊”、“不如加入塔利班”的惊人言论。美国驻阿富汗大使卡尔·埃肯贝里则在写给白宫的文件中称,卡尔扎伊“不是一个胜任的战略伙伴”。这份文件随后被《纽约时报》公之于众。在文件中,埃肯贝里还说,卡尔扎伊和他的顾问“认为我们在利用一场永无止境的‘反恐战争’占据他们的领土和军事基地,用来对抗阿富汗周边的各种力量”。去年12月,奥巴马到访喀布尔外的巴格拉空军基地看望美军士兵,却以坏天气直升机无法起飞为由没有去会见卡尔扎伊。巴基斯坦政治分析家艾哈迈德·拉希德去年11月在喀布尔见到卡尔扎伊时,总统坦率地告诉他,他并没有反美,但他已经不再信任美国、美国的代表和他们的建议。
“美国政府与卡尔扎伊政府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目标是在阿富汗复制伊拉克模式,打击反政府武装;而卡尔扎伊的目标则是使用传统的阿富汗政治模式,实现政治上的整合与稳定。”《遥远国家的战争——阿富汗:入侵与抵抗》一书作者、前美国国会工作人员、国家安全问题顾问戴维·伊斯比告诉本刊记者,“这两种努力本身就是不合拍的。”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制定的针对塔利班的一些阿富汗政策在卡尔扎伊看来并不能实现国家政权的稳定,而卡尔扎伊对这些政策的抵制又使得美国感到他缺乏合作的诚意。
“美国的决策者们总是试图在短时期内实施一些有多重目标的政策。打击毒品策略就是一个缺乏战略考虑的典型错误。”美国霍巴特和威廉史密斯学院阿富汗问题专家维卡什·亚达夫告诉本刊记者。在美国看来,要彻底削弱塔利班的力量必须连根拔出阿富汗的毒品生产。美国于2004年花费5000万美元组建了一支拥有400名成员的阿富汗的鸦片根除小组。这个小组花费了两周时间学习,“主要学习如何驱动拖拉机和射击”。结果该小组在瓦尔达克省作业时,当地的农民向小组的营地发射火箭弹,并在他们的罂粟种植地里埋设了地雷。在南格哈尔省,根除罂粟的行动使当地的鸦片产出减少了80%。“我们的村庄几乎失去了所有的收入。”一位村民说,“我们别无选择。接下来2005到2006年,我们将再次种植罂粟,这次整个部族都将达成一致,我们将战斗,我们随时准备为生存而牺牲。”最初的失败没有改变美国的政策。带着在哥伦比亚打击毒品集团颇有成效的光环,威廉·伍德于2007到2009年就任美国驻阿富汗大使。在阿富汗,这位大使的使命是重复他在哥伦比亚的成功。伍德要求卡尔扎伊对阿富汗南部的罂粟田实行空中药剂喷洒。卡尔扎伊坚决拒绝了这一要求,他知道这会引起农民的反抗,让人心转向塔利班。
除了打击鸦片生产,另一项让卡尔扎伊长期饱受副作用影响的政策是“省级重建小组”计划。2003年,以美国为主的国际部队在阿富汗各省使用“省级重建小组”的形式参与民事重建计划。这项政策的目的本是由国际部队首先控制一些地区,在保证其稳定后,逐渐将管理权交还给阿富汗政府。卡尔扎伊曾多次表示,省级重建团队的建立是一个错误。奥地利国防大学专家马库斯·高斯特2007年时的考察就证明了卡尔扎伊的判断:这一模式的结果是大量地方政治掮客的力量得到了增强,而喀布尔中央政府却变得衰弱,因为国际部队“为了和地方武装结成同盟,一次又一次向他们提供金钱和武器”。在这一问题上,卡尔扎伊的异议再次被忽略。现在已有27个这样的团队遍布阿富汗各省。
( 2009年9月17日,卡尔扎伊举行新闻发布会,表示阿总统选举不存在大规模舞弊现象,希望外国媒体尊重阿富汗人民的意愿和投票结果 )
去年,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幕僚、美国国家政策计划委员会前成员、芝加哥大学教授威廉·波尔克在时隔40年后重返阿富汗。在拜访阿富汗独立人权委员会领导人希玛·萨马尔女士时,萨马尔告诉他,阿富汗现在的基础问题就是军阀割据,“他们根本不把政府放在眼里,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完全无法做出任何改革”。波尔克说:“美国人认为他们知道正确处理方法,一旦他们的意见未被采纳,就会被激怒。卡尔扎伊不仅是一个有如何治理阿富汗的想法的阿富汗人,他还是一个美国政府和阿富汗之间的联络人。一旦他拒绝遵照美国官员的想法,就容易发生难以解决的矛盾。”而就在2月8日,卡尔扎伊再次下了逐客令:“我们对‘省级重建小组’在阿富汗重建过程中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鉴于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我们的自身能力已经提高,我们希望‘省级重建小组’以及其他组织(完成任务后)收拾行李回家。”
尽管在小布什时期,美国政府和卡尔扎伊就存在政策上的分歧,美国对卡尔扎伊也多有批评,但双方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而奥巴马上台后,美阿关系却经历了急速大滑坡。奥巴马上台后,在近一年时间里,他未曾与卡尔扎伊通过一次电话,也未踏足阿富汗的土地。在2009年阿富汗总统选举时,美国政府紧紧握住竞选舞弊问题,多次与卡尔扎伊交涉。喀布尔充斥着传言,说奥巴马的特使霍尔布鲁克正在通过鼓励其他候选人竞选而试图抛弃他;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英国军情六处都在组织资源将卡尔扎伊赶下台。“奥巴马毫无疑问地表现出了对其他候选人的青睐。”亚达夫指出,“但它不可能冒着被国际社会指责和失去欧洲盟国支持的危险将自己的偏好强加给阿富汗。”
与此同时,奥巴马为卡尔扎伊开出了一长串亟待解决的问题清单:政府中的腐败和裙带关系问题,政府良好治理的缺乏,毒品贸易的泛滥。一位熟识卡尔扎伊内部决策圈的知情者向《泰晤士报》透露说:“如果他(卡尔扎伊)在6个月内无法满足上述条件,奥巴马会告诉他美国将撤军。”
“从美国的角度说,华盛顿和喀布尔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卡尔扎伊总统在打击腐败、提高政府治理水平上成果有限。奥巴马政府的这种指控既是真实的也是不公正的。”亚达夫说,“卡尔扎伊是在美国的支持下领导阿富汗的,而在这以前,卡尔扎伊除了他自身的部落网络外,在阿富汗国内并没有一个切实的政治基础。美国也没有帮助他消除遍布阿富汗各地的军阀。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所看到的腐败,很多其实只是卡尔扎伊和他的政权为了生存下来而采取的资助手段罢了。”“阿富汗政府的支持者也承认国家腐败问题严重,缺乏法治。甚至可以说,在阿富汗贿赂无处不在。但是将这些全部归结到阿富汗政府头上并不公平。一些外国承包商为一些项目大量行贿。一个外国公司一旦获得合同,不管他们的工程质量如何,是否完成工程,他们都已经转移了80%到90%的工程款。从美国涌来的大量金钱和设备都在暗中流动。”波尔克说。
( 2010年11月4日,20名塔利班武装分子在赫拉特向政府投降并上缴武器 )
不管怎样,奥巴马和他的官员们都毫不在意地表现出自己对卡尔扎伊及其政府的漠视。美国政府的高级官员们在评论阿富汗和造访喀布尔时不愿提前通知卡尔扎伊。2009年12月,奥巴马宣布美军将从2011年6月开始逐步撤出阿富汗——在这次讲话前,卡尔扎伊政府对美国的这种打算甚至一无所知。
美国官员对卡尔扎伊不留情面的抨击也达到了异乎寻常的程度。去年3月,时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詹姆斯·琼斯向记者抱怨说,卡尔扎伊从第二任期的第一天起就没有做出足够的努力提高政府的治理水平。这引发了卡尔扎伊的极大不满,致使奥巴马要求下属对阿富汗总统保持尊重。“奥巴马政府对卡尔扎伊的公开不满是一种战略考虑。”亚达夫分析说,“批评卡尔扎伊没有进步能够将公众视线从美军稳定阿富汗失败的事实上转移开去。”
十几年前,卡尔扎伊流亡到巴基斯坦组织反塔利班活动时,他几乎走遍了所有的外国领事馆,但没有人愿意提供帮助。如今,战争虽然没有取得胜利,卡尔扎伊面临的情况却已有所不同。“阿富汗的边界环绕着重要的地区。”伊斯比分析说,“它南部接壤巴基斯坦和南亚次大陆,西部连接着伊朗和波斯湾,在东部,它和中国与环太平洋地区有一小段交界。如果阿富汗的情况变得糟糕,所有这些地区都会受到影响。”
“现在,许多国家利益与阿富汗稳定密切相关的地区力量都希望能够在阿富汗占有一席之地。伊朗一直以来就视阿富汗西部和北部为它的影响区域,长期以来都担心巴基斯坦和沙特阿拉伯过多影响阿富汗。印度在历史上就和阿富汗保持良好关系,相信一个稳定的阿富汗能够帮助印度对抗巴基斯坦的战略纵深。”亚达夫说。
1月底,卡尔扎伊访问莫斯科,出席20年来的第一次两国双边关系峰会。“我们希望能有一个新的开始。”卡尔扎伊说,这已是他6个月以来第二次访问莫斯科。在喀布尔军事学院讲话时,卡尔扎伊还说,如果美国不加快实施它向阿富汗武装部队提供援助的项目,那么这个工作就将由别的国家来实施。而俄罗斯则表示他们已经准备就绪。
“阿富汗对俄罗斯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一方面,美国加大了其在中亚地区的军事存在,这对俄罗斯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安全威胁。”土耳其国际战略研究组织专家哈比比·奥兹达尔指出,“俄罗斯正在极力表现它和美国北约立场的不同,在奥巴马政府和卡尔扎伊的关系陷入低谷时,俄罗斯抛出了橄榄枝,强调阿富汗和俄罗斯的长期互利,在奥巴马和卡尔扎伊的紧张关系中占得先机。”
但是,卡尔扎伊关于转向俄罗斯的威胁很可能只是基于对美策略的考虑。观察家们大多认为,在目前局势下,其他国家并不会愿意过度介入阿富汗这个泥潭。对美国来说情况同样如此。去年,波尔克重返阿富汗时,他与驻阿富汗大使埃肯贝里有过几次长谈。“在我们最后一个夜晚的长谈中,在大使馆的阳台上,他已经变得现实了很多。他指出,卡尔扎伊是我们除了塔利班之外的唯一选择。在短期以内,我们所在的位置不可能像我们在越南时一样。”在越南,美国先是扶植了吴庭艳,又物色新的政权取代了他。2010年中期美国亚洲基金会的调查显示,超过70%的阿富汗人依然支持卡尔扎伊。他对美国军事战略的批评和与塔利班对话的尝试迎合了许多阿富汗人的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反映了现实。■ 卡尔.扎伊奥巴马中东局势美国美国政府十年塔利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