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利阿诺的出轨与犯忌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约翰·加利阿诺 )
加利阿诺被炒鱿鱼
一段手机视频,被英国媒体曝光,放到了网上,帮奢侈品牌克里斯汀·迪奥下定了解雇设计总监约翰·加利阿诺的决心。视频拍于去年12月底,在巴黎的一间酒吧里,戴顶大平顶毡帽的加利阿诺喝得烂醉,他正和旁边桌的两位女士——她们都不是犹太人——说话,看上去挺激动。他说了什么呢?
女士甲:我不敢相信他说的……
女士乙:太糟糕了……(转向加利阿诺)你是金发……你是金头发蓝眼睛吗?
加利阿诺:不,但我爱希特勒,如果今天你们死了,人们也会很高兴的。你妈,你的先人,都他妈的应该被毒气毒死,都他妈的该死。
( 加利阿诺主持设计的2011年春夏迪奥新装; )
两位女士:天啊!
女士乙:你有毛病吧?
( 加利阿诺因反犹言论被巴黎警方拘留 )
加利阿诺:你才有病呢——丑八怪。
女士乙:你不爱和平吗?你不希望世界和平吗?
( 2月28日,娜塔莉·波特曼穿美国品牌罗达特的紫色丝绸礼服参加奥斯卡颁奖典礼 )
加利阿诺:丑八怪不配谈和平。
女士乙:你从哪儿来?
( 迪奥“新风貌”时装拯救了法国时尚业 )
加利阿诺:你的屁眼儿。
视频是2月28日曝光的,当时加利阿诺还在巴黎某警察局接受询问。最近他麻烦缠身。祸从口出,一切麻烦开始于2月24日早晨的口角。
2月24日早晨9点多,头晚已经喝了一夜酒的加利阿诺想和坐在咖啡馆外的一对情侣搭讪。可他醉醺醺的,打扮得又那么怪异,人家以为他是流浪汉,拒绝和他说话,并嘲笑他的外表。对于异常重视外表装扮的加利阿诺而言,他的日常穿着体现了他的设计风格,他感到自己被冒犯,于是失控了。这对情侣——一位犹太女士和她的亚裔男友,报了警,加利阿诺被拘留。他们告诉法国媒体,加利阿诺表现出“轻微的暴力倾向”,骂他们“肮脏的犹太脸,去死吧”,“丫头养的亚洲佬,我杀了你”。事情见报后,又一位女士报案,说去年10月在酒吧,没有任何原因加利阿诺就对她口吐恶言,内容有关种族侮辱。当时她想他就是喝醉了,没在意,在报上看到2月24日发生的事后,才决定前来报案。于是,2月28日加利阿诺二进宫,在警察局待了5小时后被放出。
第一次进局子后,对种族主义分子、反犹分子持“零容忍度”的迪奥公司发表声明,在警方调查期间对加利阿诺停职。28日之后事态更加严重,如果指控成立,按法国的法律,加利阿诺可能被判6个月监禁和至少2.25万欧元罚款。3月1日,迪奥公司宣布,解雇加利阿诺;4日的迪奥新装秀继续,但他不参加。
加利阿诺撞到了风头上。2009年以色列军队占领加沙地区后,欧洲反犹情绪持续升温。总部设在伦敦,为英国犹太人提供培训、顾问以及安全服务的团体“社区安全信托”(Community Security Trust)说,2010年英国发生了639起反犹事件,为历史之高。去年是奥斯维辛解放65周年纪念,法国的骚乱分子亵渎犹太公墓,至少在18座墓碑上涂了纳粹标志;斯特拉斯堡的犹太公墓里,13座墓碑被推翻。
加利阿诺玩惯了犯忌游戏
时尚界对此普遍表示震惊。英国的一位时尚杂志主编说,和加利阿诺打交道多年,从未见他流露出种族歧视、仇视犹太人的思想。本刊记者曾在2008年底采访过加利阿诺。他比约定时间迟了半小时,公关说他在化妆。看到瘦小的他,记者曾不由得想,他可真如评论说的那样脆弱。他两腮深陷出凌厉的线条,脸上扑了厚厚的粉,眉毛、眼线描画得又黑又浓,标志性的胡须精心修饰了,穿一身黑色朋克风格的衣服,并不如他在T台上妖孽。采访还没结束,公关又催促他去补妆,摄影师在等着拍照。
在那次本刊记者的采访中他说,他每年花很多时间四处旅行,异国文化带给他灵感。“我所有的作品都产生于‘研究旅行’中所进行的研究工作。旅行可以接触到多样性的文化,创作首先要捍卫多样化的文化。”谈到中国之行时他说,“当年迪奥先生热爱中国、秘鲁、印度文化,1955年他用中国元素设计了一款名为‘惊异’的长裙,后来穿在了温莎公爵夫人的身上。在中国旅行时我常常感受到中国文化和我自己的文化背景产生的对立冲突,我称之为‘文化的迸发’。文化迸发给了我灵感,我喜欢将不同文化的风格混用在一起。2002年的中国旅行令我心旷神怡,还写了一本旅行日志,成为我2003年夏季发布会的灵感源泉。我把发布会的背景设计成中国杂技和少林功夫。中国文化给我的感动,我把它体现在了服装里。”
加利阿诺说话的声音很小、很温柔,背景声音稍微吵一点儿就听不清他在说什么。交谈时,他的眼睛始终亲切地看着你,看上去很诚挚。虽然这是名人们经过了严格社交训练后的礼节,是为了体现巨星魅力,但他能严格执行也说明他的教养。把一个人的外在、设计才华与他最真实的内心联系在一起非常不客观,此番还是忍不住想,创造了极致美、对异国文化有感激之心的加利阿诺,怎么会有如此粗鲁、无知的种族不平等思想?加利阿诺的父亲是英国人,母亲是西班牙人,他出生于直布罗陀,6岁时全家搬回英国,定居在伦敦南部的社区,父亲做水管工。有熟识他的编辑说:“他是傲慢的、白皮肤的、中上阶级时装设计师的对立面。”
法国出版集团桦榭菲力旗下一本时尚杂志的资深时装编辑对本刊记者说,他猜测加利阿诺多年来高处不胜寒,压力之大可能已经让他崩溃了。事发时,距离巴黎时装周不远了,3月4日迪奥新装秀即将上演,而它是巴黎时装周上最被关注的一场秀。处理事件的一位警察也对路透社说,加利阿诺言行过激是因为压力过大,2月24日他被拘留时,警方测了他血液里的酒精浓度,结果相当于他喝了2瓶葡萄酒。可是去年他接受《女装日报》采访时说,他已经彻底戒酒了。不过,迪奥内部的人说,此君尚未改掉“派对动物”的习性,常常喝得失去自控力。
今年50岁的加利阿诺自1996年开始担任迪奥的设计总监,已有14年,年头可不短了。他是少有的设计全才,能亲手斜裁一条优雅的裙子,既负责商业化的高级成衣,又能掌管堪称艺术品的高级定制礼服。他还很有市场头脑,知道年轻的迪奥“粉丝”们喜欢带荷叶边的迷你裙,年纪大的喜欢裁剪利落的花呢上衣,时装编辑们则要背部镶蕾丝的衣服、长过膝的靴子来填版面。
他的压力来自时尚业。加利阿诺在上次接受采访时曾对本刊记者说,他童年时代家庭生活不富裕,以跳弗拉明戈舞和穿盛装让家里充满了生机。因此他喜爱乔装打扮,喜欢标新立异和盛装舞会。“时装,它有种戏剧化的魔力,能使普通人在日常的场景中将自己的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加利阿诺曾在戏院做服装师,20世纪80年代都泡在伦敦的夜总会、俱乐部里。“这些生活经历也强化了我用时尚和戏剧表现世界的乐趣。时装里的戏剧元素帮助我传达了我的想法。”为了强化时装的戏剧魔力,加利阿诺说:“设计每一条裙子的时候,我都会细细地想起某一位女郎,想了解她的一切——她喜欢什么,喝什么,吃什么,是否结婚,离婚,她在躲避什么吗……”
过于追求戏剧化,加利阿诺在设计中带有明显的越轨、犯忌。比如他曾经以“街头流浪汉”为主题推出一个系列,结果惹恼了真正的流浪汉,他们聚集到迪奥专卖店门口,抗议这些1万英镑一件的时装侮辱了他们的尊严。对此他解释说:“从头到尾,我强调我从未用设计来抒发任何关于社会道德标准的看法,我相信世界的每个部分都充满着美丽而浪漫的一面,我从中摄取灵感。有些人否定我的设计,但同时,也有人对我的设计欣赏不已,这只是观点与看问题角度的不同。但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和高贵的尊严,我实在对这些流浪者怀着万分的尊敬和崇拜。”他还拉过一帮设计师为伍,造成催眠效果,让大家以为这就是一种潮流,根本忘记了这些衣服是穿不出去的。
他把T台当做戏剧舞台,他曾对本刊记者说:“我把新装秀布置成一场戏剧演出,而不仅仅是让模特儿在T台上穿梭往来。我让穿上裙子的模特儿扮演某个角色,模特儿就是我的演员,我设计的服装是剧本,它们既展示了我的设计,同时也替我讲述故事。然后用背景、音乐、音响、特效来激发观众的某种反应和感动。”他居然用野猫的叫声做背景音乐,用新闻报纸打扮模特儿,拍摄女同性恋主题的迪奥时装广告。新装展示结束后,他都要上台致谢,每次的装扮都有主题。有一年是头戴扁扁的黑色高礼帽,脚蹬圆头钉子靴,扮成《雾都孤儿》里的教唆犯费金;有时是海盗、宇航员;还有一次穿着紧身的金银花纹织锦缎袄,摇身变成斗牛士。总之回回做妖男状,设计师自恋到他这个地步的,并不多。
时尚业把加利阿诺捧得太高了。加利阿诺成名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这时时尚业实现了全面民主化,全球奢侈品市场真正形成,LVMH、古驰、瑞峰等集团正在抢着收购各奢侈品牌,以建造时尚航母。因此,时尚圈里的每个人都想剥削加利阿诺,用他的“越轨时尚”来卖手袋和香水——上世纪90年代以后,时尚业靠手袋、香水挣钱,成衣和高级定制礼服是亏损的,根本就是撑门面。加利阿诺一年发布几次新装权当为品牌做广告。时尚业迷恋“犯规”,要求加利阿诺每个时装季都能带来“震惊”,为了“震惊”效果,可以无视女人们穿得更漂亮的要求。一直就有人批评加利阿诺的设计脱离现实,蓬皮杜夫人和希拉克夫人看过他的新装秀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场的嘉宾描述她们的表情“像被一条冰冷的死鱼扇了嘴巴”。2月28日曝光的视频中,一位女士问郁郁寡欢、独自喝闷酒的加利阿诺,为什么不设计多数女人都能穿的衣服,触到了他的痛处,他才爆发那番厥词。
法国时尚业的禁忌
加利阿诺真的恨犹太人吗?谁知道他当时脑子里灌进了什么水?他做的只不过是大家希望他做的:打破禁忌,制造惊人的效果。他或许以为说些反犹的话,和他以前惊世骇俗的举动没什么区别。他早就被惯坏了,没人告诉他,反犹是反人类的罪恶。反犹言论已给好莱坞明星梅尔·吉布森、查理·辛的职业带来了巨大的麻烦,更触动了法国时尚业的神经。
加利阿诺的三场风波都发生在巴黎玛莱区。玛莱区近几年很活跃,开了多家奢侈品牌专卖店、画廊、高级餐馆,很多高级时装品牌的设计师住在这儿。加利阿诺也住在这个区,常常开着一辆色彩艳丽的老式出租车泡酒吧。这个区在历史上是巴黎犹太人的聚居区,纳粹占领巴黎后,把全城的犹太人集中到这儿,运向了集中营。玛莱区是巴黎犹太人集体赴死的起点站。这是法国“二战”史上最大的禁忌,战后花了很长时间才洗刷掉耻辱,因此法国制定了世界上最严厉的针对反犹言行的法律。
加利阿诺所服务的迪奥品牌在法国被占领期间曾有污点。那时,迪奥的创始人克里斯汀·迪奥先生还在当时法国女装协会主席、设计师吕西安·勒龙的时装店工作,他们没有转移,留在了巴黎,为纳粹军官的妻子、法国通敌分子做过服装。今天,迪奥隶属奢侈品集团LVMH,该集团旗下的娇兰化妆品也惹出了种族歧视的麻烦。去年底,娇兰创始人的第五代传人、调香师、73岁的让-保罗·娇兰在法国国家电视台谈到研发圣莎拉新香水时说:“我像个黑鬼样卖力,我不知道黑鬼们干活有没有这么卖力,可能都没有。”结果有数百名示威者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的娇兰专卖店外示威,号召全球抵制娇兰化妆品和它的母公司LVMH。
“二战”几乎摧毁了法国时装业,战后是迪奥先生发布的“新风貌”系列让法国时装工业重生。迪奥成了法国时装的象征,法国式优雅的代名词,法国第一夫人们在官方场合穿得最多的服装。迪奥总裁说加利阿诺的言论违背了迪奥一直以来捍卫的核心价值观,解雇他,也就不奇怪了。
加利阿诺被解雇其实早在几个月前就有谣传。在LVMH老板伯纳德·阿诺特眼中,加利阿诺已失去创新能力,不能为他赚钱了。1996年正是阿诺特拼命扩张LVMH的关键时期,需要加利阿诺疯狂的作品攫取媒体的头条位置。1999年,加利阿诺开始要求掌管迪奥的广告、配饰、珠宝、专卖店、销售等大权,此时迪奥的销售额在上升,最多的一年增加了41%。于是阿诺特暂时容忍了他的胡闹。到2010年2月,参加奥斯卡典礼的女星们拒绝了迪奥的礼服,阿诺特开始考虑换掉加利阿诺。今年2月24日加利阿诺被拘留后,早就和迪奥签好协议的娜塔莉·波特曼立刻声明,作为犹太人,她不想再和加利阿诺有任何联系,穿迪奥礼服出席奥斯卡典礼很不合适。最后波特曼穿了美国品牌罗达特(Rodarte)的紫色丝绸礼服上台领了最佳女主角“小金人”,波特曼还担任了迪奥“花漾甜心”香水代言人。■ 法国时尚犯忌克里斯汀·迪奥出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