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拦截“航母杀手”的噱头
作者:宋晓军( 2月4日,一架X-47B型无人机在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完成首次试飞 )
对于媒体将2月8日由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签署的《国家军事战略》报告是指向中国的说法,还没有走出J-20首飞兴奋的中国军事迷并不觉得奇怪。他们所关心的是在这个报告出台一天前,美国《时代》周刊网站的一篇题为《未来战争》的博客文章。记者马克·汤普森(Mark Thompson)在这篇不足千字的文章中,不仅大肆称赞2月4日首飞的美国海军无人战斗机演示机X-47B改变了未来海军作战模式,而且还可以使价值100亿美元的航母避免“航母杀手”的威胁。很显然,汤普森在这里所指的“航母杀手”就是最近被美国军方反复炒作的中国“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那么汤普森在文章中所称的X-47B可以拦截“航母杀手”的根据是什么呢?
用飞机发射拦截武器对处于助推阶段的弹道导弹进行拦截,在美国整个导弹防御计划发展过程中,始终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2010年9月1日,美国导弹防御局继2月11日利用波音747-400用机载激光器拦截失败再次试验失败后,美国很多专家对这项1996年启动、养机研制费最初确定为11亿美元而最终上涨到51亿美元的项目大加批评,加之削减军费的呼声逐渐增高,可以说用飞机在助推段拦截弹道导弹的项目基本被判处了极刑。从理论上讲,无论是早期F-15的动能拦截弹还是波音747-400激光束,对目标可探测性强及体积大处于助推段的弹道导弹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从技术上看,却有一些技术瓶颈难以突破。比如美国仍在坚持的机载激光拦截方式,由于使用体积庞大的化学能激光发生器,就必须用波音747-400这样无法隐身的大型空中平台搭载,且不说这种很容易暴露作战意图的拦截方式是否可行,仅要使化学能激光器达到设计600公里的射程,恐怕还要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然而,就在用飞机在助推段拦截弹道导弹的项目前景十分黯淡和美国由于债台高筑要大砍军费之时,经常发表质疑美国现行导弹防御计划的《原子能科学家公报》在2011年第一季度的刊物中发表了一篇文章。
这篇由科学家刘易斯和波斯特(George N.Lewis & Theodore A. Postol)撰写的文章题为《美国战略反导防御系统能否发挥作用?》。文章中,两位科学家采用了示意图,从技术上列举了目前服役的地基中段和海基中、末段拦截反导系统的种种问题,并称“这是两种基本没有什么价值的防御系统,基本的物理学原理决定其脆弱性”。同时,这两位科学家在文章中详细论证了隐形无人机携带高速拦截导弹在助推段对弹道导弹拦截的可行性。“这种无人机外形类似B-2隐形轰炸机……从这些无人机上发射的高速拦截导弹将在助推段就锁定和摧毁体积大、速度慢且不够结实的远程弹道导弹。”值得注意的是,这篇力挺隐形无人机反导的文章虽然只提到了伊朗和朝鲜而并没有提到中国的“航母杀手”,但由于其对部署在美国本土的地基中段拦截和正在建设的部署在宙斯盾舰上的“标准-3”价值的否定,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外形类似B-2、即将在2013年被搬上航母的X-47B。虽然有着30年军事记者生涯的汤普森在《时代》网站上的博客文章里没有提到《原子能科学家公报》杂志上的文章,但是他的博客文章与那篇杂志上的文章对于美国而言都有一个共同的“政治正确”落点——省钱。
说到省钱,X-47B就是“冷战”后美国一个省钱的产物。2007年8月美国海军之所以选中X-47B作为无人舰载机验证机,除了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是航母和B-2隐形轰炸机的主承包商,以及X-47B的隐身性能可与未来上航母隐身战斗机F-35C配合作战外,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省钱。根据美国海军预算文件显示,该项目总成本预计为15亿美元。如果按照《原子能科学家公报》文章的说法,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把数千亿美元反导投资的一部分都集中在开发隐形无人机反导上,那么常年在伊朗和朝鲜外海部署的航母的威慑力无疑会倍增。按照美国海军未来一艘航母上可搭载12架F-18E/F和72~84架X-47B的预测,如果埃及、土耳其等国“变天”,效仿伊朗发展伊斯兰版的“两弹一星”模式走自主工业化道路,那么美国海军未来的10艘航母维持其印钱的“海军本位制”也完全够用。至于X-47B拦截“航母杀手”的说法,无非是在美国军方最近大炒“中国军事威胁论”背景下的一个噱头。顺便提一下,当下很多军事迷受围观J-20首飞的激励,正在大连造船厂周围等着围观中国的航母首次试航呢。■ 航母杀手拦截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