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将风格发挥到极致”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云南红—“将风格发挥到极致”0( 大美葡萄园 )

去年春夏交接之时,云南大旱,干旱持续了数月。云南红几乎全部的葡萄产区就在旱情最严重的弥勒地区。那一场旱灾使云南红在去年收获的葡萄产量比以往下降了将近30%。然而在云南红首席品酒师刘薇看来,葡萄产量减少不一定是件坏事——这使得留下的那些果实有了比往年更好的品质。

刘薇向本刊记者解释说,因为葡萄藤的自我保护能力,会把最好的葡萄保留下来,本来可以长10串的藤,今年就长了六七串,剩下的葡萄果实颗粒会更大,肉质更结实,着色更好,糖度也更高——糖度高低直接关系到葡萄酒的颜色、香味和口感。“这个年份放在法国,特别是名庄酒,酒价就会飙升。比如1982年的波尔多酒最好,因为前一年整个波尔多地区没下一滴雨,非常干旱,2000、2005年的酒好也是一样的原因。因为酒的品质好,又减产,按照欧洲行情可以涨到30%,名庄的酒价格翻几番都不为过。”

本地葡萄大量减产,结果往年2元1斤的葡萄今年最高涨到10元甚至12元,“抢葡萄都抢不到”。但是因为坚持原产地保护的原则,云南红只收弥勒当地葡萄,自然就要背负起成本上的损失。“葡萄是上帝的礼物,上帝给我们什么样的葡萄,我们就酿什么样的葡萄酒。”在刘薇看来,对于云南红这样坚持原产地概念的酒庄,遇到这种偶遇的天灾,不能从其他地方收葡萄,也不能涨价,都要自己来承担,甚至还要帮助当地农民减少损失。但是,作为爱酒人士,她仍然相当乐观:“我已经跟好几个朋友建议收几箱今年的水晶干白葡萄酒留着,因为真的品质超好。”

坚持自己种植葡萄,用自己的葡萄酿酒,是云南红最为坚持的“风格感”的来源。“葡萄第一讲究品种,第二讲究产区,有的品种全世界都有,但是某个产区并不一定能种出那种风格来。葡萄酒喝的就是一种风格,甚至可以有千奇百怪的风格。”

在云南,或者说在弥勒产区,种得最好的就是玫瑰蜜和水晶葡萄,这是云南红的两个当家品种,两个品种种植面积差不多,加在一起超过了全部产量的80%。“玫瑰蜜和水晶葡萄已经和这片土地融为一体了,我们也种赤霞珠,但是不可能和法国的赤霞珠相媲美,没有风格感。”

玫瑰蜜是200多年前法国的传教士从欧洲带到云南,从茨中的一根老葡萄树,一直蔓延到沿铁路两边的村庄,从零散的葡萄园和手工作坊,发展成弥勒3万亩的葡萄种植基地。“玫瑰蜜是这样一个品种,它的名字就告诉了你它的特点。”刘薇说,“闻起来像是揉烂或是久掉的玫瑰花瓣,还有一点点蜂蜜的味道。”而水晶葡萄是云南土生土长的品种,现在已经无法考证其来源,这是云南人非常熟悉的一种鲜食葡萄,味道极甜,甜到腻。“每年7月份,开车下到农场那边,把车窗一打开就是扑鼻的葡萄香气和空气里湿热的感觉。我们最初就用这种葡萄试着酿酒,结果效果非常好。”云南红也曾经用过赤霞珠,最后还是坚持用玫瑰蜜和水晶葡萄,“还是觉得要坚持自己的风格感”。

除了葡萄品种,云南红对于风格的追求还来源于地域优势,弥勒地区属于温热河谷地带,弥勒独特的地理环境——海拔最高(1500米)、纬度最低(北纬25度),良好的光照条件以及土壤条件使得弥勒成为“世界上唯一的海拔1500米以上的酿酒葡萄产区”,这里也是全世界最早收获新一年的葡萄、尝到新酒的产区。

“这种低纬度高海拔的特点,让所有的酒都带有强烈的热带水果香气,于是我们就把香发展成酒庄的风格,这也是一种强烈的东方风格。”云南红品牌总监林雨喜欢把酒比作美丽的女人,她有非常细腻独到的形容方式——拉美的酒就像是丰满的桑巴女郎,厚重浓烈;法国酒是进入30岁的风情女性,内敛有层次;而云南红像是18岁的异域少女,有强烈的异域风格。“南美的酒以酒体的厚度为代表,欧洲的酒以和谐度为代表,云南红以香气为代表,云南红的酒体虽然不是那种曲线凹凸的,但在世界范围内,是最具有强烈热带水果香风格的酒。”

也正因为如此,林雨说:“100种酒,一定能喝出哪种是云南红,因为风格太强烈,香气太独特,它代表着香气达到极致。而且云南红也很容易区分好坏,因为每一种都很香,所以喝哪种酒最厚,那一种就一定是最贵最好的。”

林雨坦言说,云南红强调酒要有特色,每一款酒都在追求强烈风格,这样的酒庄也不一定会做的很大,但是真正欣赏的人会非常喜欢。葡萄酒就是个特色概念,云南红在小圈子里广受好评的另一个原因是,葡萄只来自弥勒4万亩的这一个产区,也只有这个产区才能出这种酒。“为了保证质量,法国波尔多地区每公顷葡萄只能收880公斤,多1公斤都不让收,多出来的葡萄会剪枝,整棵树只有6株葡萄。而在中国,对葡萄每公顷的产量没有一个限产的概念。”刘薇解释说,云南地处高原,由于氧气和紫外线的关系,天然就限制了产量,不用去剪枝,整棵树就只产那么多,产量由此会有限定的保证,每公顷就产1000公斤左右。

“通常那些有财力、有物力、有时间、有耐心去等待葡萄酒成熟的酒庄,比如几大名庄,他们就是用最普通的葡萄品种比如赤霞珠,酿造风格独特的酒。挑最好的葡萄、最好的橡木桶、最好的酿酒师,要喝这瓶酒得等上20多年。而对于没有那么多财力和时间的酒庄来说,就用当地的葡萄品种,用自己最独特的品种,酿造风格感最强烈的,最能代表地区特色的酒。云南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这个地区的特色就是奔放、视觉感冲击力很强,就像我们的玫瑰蜜和水晶葡萄一样,拿过来就能感觉到香气强烈。”刘薇说。

“我有时候在想,会不会水晶葡萄把它所有的精力都用去生产香气了,也因此在糖分、酒体结构、枝叶结构上就会有一点点欠缺。”刘薇介绍说,云南红的“2002年水晶干白葡萄酒”曾在2006年“第二届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中被评为大赛金奖,当时评委在第一次尝到的时候,根本不相信这是天然香气,他觉得葡萄本身不可能有这种香气,一定是加了什么东西。“之后他专门来到云南红酒庄见到了水晶葡萄,说没有办法,这个品种真的太独特了。”

“世界上的几百种白葡萄,都没有这种香味。一般说,白葡萄在寒冷的地区会长得比较好,比如法国北部和德国很少种红葡萄。白葡萄一般是具温带水果的香气,比如说梨,是一种寒冷一点的香气。”在云南,特别是弥勒这种干热河谷地区,由于是低纬度,日夜温差大,有时可以达到20摄氏度,“所以长出了这么好的白葡萄,香味物质会打开,又奔放又细腻,还具有热带水果的香气,像香蕉和菠萝,很热,很开放”。

现在云南红的产品系列包括水晶干白葡萄酒、玫瑰蜜、老树葡萄干红葡萄酒、法国野、高原樽葡萄烈酒等。高原樽葡萄烈酒是国内第一款用葡萄酿制的烈酒,拥有华丽的淡黄色光泽,结合了酒精香和葡萄果香,具有清冽的口感。而老树葡萄干红葡萄酒这个“老树”的概念在国内是首次提出,分15年、20年、30年等不同等级的老树葡萄酒,老树葡萄系列从15年算起,是个树龄的概念,基本是指树龄在15年以上的葡萄树。

云南红酒庄拥有3000亩树龄在30年以上的葡萄老树,因为酒庄所在的东风农场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专门种植葡萄,到现在已经长成拥有几十年树龄的葡萄,之后也在不断地嫁接、播种新的葡萄。“30~60年是葡萄的高峰期,产量大、品质好,60~80岁的时候吸收能力变差,结出的果会慢慢变少。”刘薇解释说,“树龄不够的葡萄酿酒,虽然后期可以加工,但是酒体青涩、单薄、没有持续感。而树龄到了的葡萄,就能供应葡萄的颜色、香味、糖分、营养物质,整个葡萄的结构就很好,酒也会很好,无论是颜色还是香味。”

目前国内整个葡萄酒行业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而葡萄产地数量是有限的,坚持自己种葡萄酿酒特别是坚持“老树”的概念并不容易。“云南红现在还太年轻,是个只有14年历史的私营企业,如果要做百年企业,要做品牌,就一定要坚持特色,将风格发挥到极致。”刘薇说。■(文 / 陆晴) 云南发展风格葡萄刘薇云南红发挥极致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