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兰山产区:西部葡萄酒的身世之谜
作者:黑麦( 高源和父亲合影 )
如果不是神山,开国君主李元昊怎能在贺兰山上大兴土木,修建皇家林苑?不然怎会将西夏王陵建在贺兰山东麓的原野上?在当地,关于王陵的神秘传说,一代又一代,当地人对于贺兰山一带仍心存敬畏,又或许是为了保护“心底的净土”,每每问起贺兰山的谜,当地人总说,那是“山神”作祟。
据考证,隋唐前后,当地人修建了大片的园林、果园,曾有“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一说。西夏时期的葡萄,因品质上佳,据说若是使者出使宋朝,定会带些葡萄赠与沿途的州郡官员。然而,葡萄用作大规模酿酒之用,一直未出现,直至上世纪80年代末期,宁夏将葡萄酒作为一项产业重点扶持发展,于是,近25万亩的酿酒葡萄园出现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
贺兰山位于北纬37°43′至39°23′,东经105°45′至106°47′,属大陆性气候,黄河在这一地区的川流不息养育了肥沃的黄土。贺兰山东麓一带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贺兰山冲积层地区是由片岩、卵石沉积,百万年的侵蚀,混合着黄河的泥沙黏粒和蒙古沙漠吹来的沙粒。这种复杂的土壤有良好的透气性,丰富的矿物质,而有机物含量低。
高源是“银色高地”的女主人,古铜色肌肤暴露了她工作在海拔1200米高、年日照3000小时地区的事实。
1999年,在父亲安排下,她学了几个月的法语,陪同宁夏的两位硕士生到法国学习酿酒。几个月下来,一个从不喝酒的女孩,常以微醺结束整天的课程。某天,她在学校附近的教皇新村听到了庄主对一款干白的生动讲解,在众人喜悦的表情、幽雅的氛围里,她的嗅觉与味觉被唤醒了。
次年,在凯隆世家酒庄的实习,她结识了自己的爱人。这个同样从事酿酒行业的丈夫,在某些“味蕾问题”上,竟不能与高源达成共识。他喜欢旧橡木桶,但在高源看来,两人的唯一共同点就是“都喜欢喝酒”。
正是由于高源喜欢100%新橡木桶的酒,银色高地一直采用与波尔多Baron Philippe de Rothschild酒庄相同厂家、同批号的美国桶与法国桶。
2007年,高源回到银川,开始经营自己的酒庄,并用自己的名字,将其命名为“银川高原葡萄酒庄”。半年后,桃乐丝的Alberto Fernandez将酒庄更名为“银色高地”。高源的银色高地选择了石头多的贫瘠地方,既没有农药残留,还能植树防沙,她半开玩笑地说:“我们宁夏人的口号是多植一棵葡萄,北京少一粒沙。”
高源说,她的葡萄是生长在西夏王陵的石板上的,“这些石板碎块可能是自然风化的贺兰石,也可能是西夏国和成吉思汗打仗遗留的”。贺兰山东麓产区是老年山,经过上百万年风化,碎落的石头和黄河沉积的黄土、西北风带来的沙子混合在一起,有些人认为,这样的土壤结构透气性好,却少了些营养。而高源认为,这样的土地才适合葡萄树扎根,找寻地表深处的矿物质。
贺兰山阻挡了从北面吹来的寒流,从而形成小气候。葡萄可以晚采收,充分成熟的葡萄果味会变得浓郁。“海拔高的地方,日夜温差大,中午还穿着T恤,太阳落山后就得穿小棉袄。”高源说这样的温差会刺激葡萄酚类物质的生成,“植物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太阳灼伤,分泌出酚类物质,而这个酚类物质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法兰西悖论’,抗氧化,它使葡萄酒的营养价值相对高一些。”
由于和父亲种植的葡萄都掺到了一起,高源只能看叶子的形状和颜色来区别哪些葡萄是自己亲手种下的。由于年份的原因,葡萄成熟度越来越好,酒精度也越来越高,口感也越来厚重,好像已经转变为新世界风格。所以2010年高源特意提前采收葡萄,试图往银色高地2007年的风格上靠近。
最令高源满意的是2009年份,“相比2007年,更加厚重扎实,有陈酿潜力”。但是有几位法国的酒评家不太喜欢,他们坚信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创立的评分标准所影响的厚重风格已经不再是趋势了。
然而,杰西丝·罗宾逊(Jancis Robinson)对于2008年的阙歌红打出16+/20(目前中国最高分16.5),罗宾逊女士说感觉平衡优雅并且浓郁,酸度适中,这是一支真正的酒。欧洲评酒委员会(Grand Jury European)主席弗朗索瓦·莫斯(Fran?ois Mauss)在品尝过银色高地后拍着高源的肩膀说:“以后接待政要,中国人可以不用拉菲,用‘银色高地’足够好了。”
在银色高地,20%的葡萄汁来自蛇龙珠,高源认为,赤霞蛇龙珠是一个安静的品种。它的气味浓烈,像干玫瑰花一样,但也可以随着成熟时间的增长,变出像蘑菇一样的气味,这都取决于它的成熟度。
同样从法国回来的酿酒师李德美认为,根据推断,从欧洲引入我国的“蛇龙珠”并非一个独立存在的品种,只不过当初因为字母差错。而被误译出蛇龙珠之名,但是,作为一个特殊的、独有的品种,它在贺兰山地区生长表现较好。
李德美自2008年正式成为贺兰晴雪的酒庄顾问,与酒庄技术人员共同制定葡萄种植与葡萄酒酿造方案。他认为,在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目前阶段,比起多雨产区,贺兰山区的葡萄成熟度要好得多,与西北其他内陆地区相比,更靠近主流消费市场。“从酒质上说,出产于贺兰山地区的红葡萄酒色泽深厚,原料成熟度高。”李德美补充道,“尤其是与沿海地区相比较。”
几年前,澳大利亚葡萄酒业发展的先驱人物菲利普·拉夫(Philip Laffer)先生也被吸引到这里,成为了贺兰山品牌的首席酿酒顾问。在一段考察期技术之后,他信心满满地说:“我们不想只是一味地抄袭法国、澳大利亚或者任何其他地方的酿酒套路。‘贺兰山’的目标就是要制造出中国自己的最好的葡萄酒。”目前,“贺兰山”已经改变了很多鉴赏家对于中国葡萄酒的固有印象。葡萄酒大师罗宾逊女士对她曾经品鉴的三款“贺兰山”都给予了15分以上的分数,并评价说:“雷司令比大多数中国葡萄酒都要新鲜纯净;霞多丽非常新鲜、充满果香;赤霞珠则是典型的教科书之作。”■(文 / 黑麦) 身世葡萄酒西部贺兰山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