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股市2010

作者:谢九

从3277点到2808点,上证指数在2010年下跌14.3%,在全球主要市场中排名倒数第二,仅次于饱受危机困扰的希腊。

2010年的中国股市表现如此之差,多少有些让人难以理解。从基本面看,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复苏,前三季度的GDP增长10.6%,而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净利润更是实现了40%的高增长。从资金面来看,2010年的货币供应量依然宽松,前11个月的银行新增贷款接近7.5万亿元,广义货币M2接近20%。不过,强劲的基本面和宽松的资金面依然没能阻止股指下跌,使得中国股市成为全球表现最差的市场之一。

回头来看,2010年的股市主要有两轮比较大的下跌。第一轮始于4月中旬,当时的导火索是国家开始“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由于担心房地产调控对于实体经济带来严重冲击,股市从4月中旬一直下跌到7月初,上证指数从3100多点下跌到2319点,跌幅接近26%。第二轮下跌始于11月中旬,当时股指从7月底反弹至前期高点3100点,由于通货通胀的形势超出预期,央行在10月20日启动了新一轮的加息,股市又由此开始新一轮下跌,一直延续到年底。

房地产调控和加息只是触发股指下跌的导火索,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如果将上证指数和中小板指数做一个对比,不难发现中国股市呈现出来的结构性分化,在上证指数下跌的背后,中小板指数在2010年上涨了21%。投资者抛弃大盘蓝筹股,转而追捧中小板公司,成为2010年股市最鲜明的特点。

从A股市场几大权重板块来看,在2010年的跌幅都超过20%,极大拖累了股指的整体表现。A股市场最大的权重板块银行股,受到货币政策紧缩预期的影响,银行股的股价和业绩明显背离。比如工商银行年内跌幅25%,建设银行年内跌幅27%,这两大银行股的前三季度业绩都有接近30%的增长,但是市盈率不到10倍,并且和H股的股价长期倒挂,即使如此,银行股还是被投资者抛弃。地产股更是在调控政策之下成为重灾区,万科A年内跌幅25%,保利地产跌幅27%,尽管遭受调控打压,地产公司在2010年的业绩增长依然强劲,万科A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1%,保利地产增长28%。“石化双雄”的表现同样惨不忍睹,中国石油下跌20%,中国石化的跌幅更是超过40%;钢铁股的走势也在A股垫底,宝钢股份年内跌幅35%,鞍钢股份的跌幅超过50%。

大盘蓝筹股在2010年被投资者抛弃,一方面有投资者的合理选择,一方面也有很多被投资者错杀。从合理性来看,大盘蓝筹股在2010年大都面临不利的政策或者市场环境,比如地产股遭遇最严厉的调控措施,虽然2010年的业绩表现还不错,但由于结算周期的因素,地产股的业绩往往存在滞后效应,从2011年乃至更长远的眼光来看,投资者对于地产股的业绩较为悲观,这就使得地产股尽管静态估值较低,但谨慎的投资者依然不敢介入。

更重要的因素在于,由于我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之后加速转型,传统产业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大大下降,战略新兴产业成为投资者的新宠,正是这种风格转换,使得传统蓝筹股的估值大幅下降,而一大批新兴产业开始浮出水面。如果回顾A股市场的历史不难发现,经济转型带来投资风格转换,其实始终是A股市场一条清晰的主线。比如上世纪90年代,家用电器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以四川长虹为代表的消费电子类公司,成为当时的蓝筹股代名词。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工业化速度明显提升,电力、钢铁、石化、汽车和金融成为当时最耀眼的“五朵金花”。2006年之后,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加速发展,房地产股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新蓝筹的代表。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股市上的投资者也随之寻找新的蓝筹股,而那些在今天看起来还是新兴产业的中小公司,可能在明天就成长为新时代的蓝筹股,尤其是国家大力扶持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0年成为一个新旧转折之年,一方面,我国经济转型的大方向已经确定无疑,而另外一方面,传统蓝筹行业还保持着较强的盈利能力,新兴产业的能量还并没有释放出来。但资本市场总是对实体经济提前做出反应,这就使得2010年的股市出现了很奇怪的背离现象——盈利能力很好的蓝筹股连续下跌,而还没有看到盈利的新兴产业则一涨再涨。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对股市而言,将是一个分化之年。在2010年被投资者抛弃的传统蓝筹股中,如果部分行业确实成为夕阳行业,盈利能力出现下滑,这些传统行业将继续被投资者抛弃。如果有些传统蓝筹股的业绩并没有下降,反而继续保持强劲增长,这些蓝筹股将迎来业绩和估值的双重修复。而新兴产业同样面临分化,有些行业如果在2011年开始表现出新兴产业的能量和活力,完成从概念到业绩的转换,则将继续受到投资者追捧,成为取代传统产业的新蓝筹。而有些行业如果没有实际业绩支撑,2011年将面临较大的估值压力。

从资金面来看,2010年的流动性虽然相当宽松,但股市大规模的圈钱行为,使得资金面明松暗紧。2010年,共有349家公司在A股IPO,融资规模超过4900亿元,而在过去3年,2009、2008和2007年,A股IPO的公司只有111家、77家和121家,2010年上市的公司数量已经超过过去3年。如果算上IPO和再融资,中国A股在2010年成为全球融资额最大的市场,融资规模接近1万亿元,这一数字超过了2008和2009年的融资总额,也打破了2007年大牛市时创下的8000亿元的最高纪录。在股市基本面向好的背景下,中国A股的跌幅位居全球前列,无节制的圈钱行为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另外,由于房地产调控、通货膨胀等因素对股市造成冲击,很多资金在2010年从股市退出,转战其他行业,从农产品到艺术品都可以看到这些游资的身影。

如果从个股表现来看,2010年涨幅居前的股票主要有广发证券、广晟有色、ST光华、ST威达、东方园林、莱宝高科、精功科技、成飞集成、金螳螂等,其中广发证券涨幅400%,ST光华涨幅350%、ST威达涨幅290%,这3家公司都是属于重大资产重组,股价涨幅虽大,但并没有太多参考价值,而其他几家公司则可以清晰看出2010年市场追逐的热点。园林股在2010年的异军突起让很多人都难以理解,东方园林的涨幅超过200%,并且年内最高股价超过200元,成为第一高价股,市场对东方园林的追捧主要在于“大订单”概念,另外一家涨幅同样超过200%的金螳螂也与之类似。广晟有色年内涨幅超过300%,主要原因是公司的稀土概念,同样类似的公司还有包钢稀土、厦门钨业等,都成为2010年的大牛股。莱宝高科的涨幅超过160%,这家公司体现了市场对于新材料的追捧,公司生产的触摸屏切合了当前电子消费的最新热点。成飞集成走强也代表了投资者对于新兴产业的追逐,公司年内涨幅超过200%,主要原因在于公司的锂电池概念。精功科技在2010年大部分时间内走势平平,从四季度开始突然发力,不到3个月里上涨超过200%,主要原因在于公司的太阳能概念。从上述这些公司不难看出,无论是广晟有色、莱宝高科、精功科技还是成飞集成,其实都可以归于新材料概念,而这正是我国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

如果从跌幅榜来看,其中多是传统产业的身影,尤其是钢铁行业,多家公司跻身跌幅榜前列,比如跌幅超过50%的鞍钢股份、华菱钢铁,跌幅超过40%的武钢股份和河北钢铁等。其次是电力行业,比如跌幅超过30%的华能国际、华电国际等。钢铁股在2010年面临房地产调控带来的需求下降和铁矿石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上升,电力行业则长期面临无法转移成本的压力,这些传统行业的跌幅居前可谓情理之中,但一些业绩良好的大盘蓝筹也被投资者抛弃,其中不排除错杀的可能。比如大秦铁路年内的跌幅达到了25%,作为国内煤炭运输的龙头,在我国长期存在煤炭运输瓶颈的背景下,公司的战略地位毋庸置疑。从业绩来看,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66%,2010年的市盈率仅为10倍。比如中国神华,年内跌幅超过30%,作为国内煤炭行业的龙头企业,2010年的市盈率也只有10倍出头,在煤炭股中估值垫底,公司A股股价比H股折价10%左右。比如上海汽车,年内股价跌幅也接近30%,虽然国内汽车业面临增速放缓的压力,但并不意味着已经成为夕阳产业,市场给予这家汽车龙头仅仅10倍的市盈率,是否也太过悲观?■

(文 / 谢九) 股票股市投资蓝筹股盘点2010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