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天花板”,“飞鱼”当主席
作者: 董硕 冯璐 刘玉婷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一个小时后,柯丝蒂·考文垂接受了媒体采访。
刚走进采访间时,她还神情严肃。紧接着,她的目光触及台下人群,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甚至挑动着眉毛跟大家打招呼。
“多年前,那个在津巴布韦游泳的年轻女孩做梦也想不到会有这一刻。”考文垂说,“我很自豪成为首位非洲裔和女性国际奥委会主席。‘玻璃天花板’今天被打破了!”
在北京奥林匹克文化促进会会长夏斯均看来,考文垂的当选是现代奥林匹克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她的当选打破了国际奥委会131年来由欧美男性主导的格局,也彰显了国际奥委会长期以来对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承诺与努力。”
候选人“三巨头”
国际奥委会第144次全会上,考文垂在第一轮投票中就获得了97张选票中的49票,超过半数成功当选国际奥委会第十任主席,这一结果出乎现场所有人的预料。候选人“三巨头”中的其他两位,小萨马兰奇和塞巴斯蒂安·科分别只获得了28票和8票。
此前,来自英国的塞巴斯蒂安被认为“拥有最佳履历”。他曾获两枚奥运金牌,领导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和团队组织工作,并自2015年起就担任世界田联主席。然而,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他禁止俄罗斯运动员参加田径比赛。有分析认为,这种激进风格引起了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不满,也让塞巴斯蒂安失去了一些支持者。
一些英国媒体对塞巴斯蒂安的败选感到不满,称巴赫与塞巴斯蒂安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考文垂之所以成功,“靠的只是巴赫的力挺”。此次竞选中,考文垂的宣言基本延续了巴赫的理念,因此她被一些人看作“巴赫选定的继任者”。然而,巴赫并没有使用投票权。事后他也否认自己“参与了考文垂的胜利”:“当你没有赢的时候,不要责怪投票者,也不要责怪程序。”
尽管落败,塞巴斯蒂安还是展现了风度。“由一位运动员来领导组织,这是件好事。考文垂会得到我们的支持。”塞巴斯蒂安对记者说。与此同时,来自西班牙的小萨马兰奇也向考文垂表示了祝贺。小萨马兰奇是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的儿子,目前担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与考文垂和塞巴斯蒂安不同,小萨马兰奇并没有运动员经历。他曾是一名银行家,还在西班牙创立了一家金融公司。


虽然考文垂曾多次强调,不希望靠年龄和性别取胜,但这的确是她的优势。英国《独立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年轻的国际奥委会成员大多支持考文垂,他们觉得很多候选人“都太老派了”。塞巴斯蒂安也在落选后的采访中提到:“许多女性都支持她。”
“考文垂来自非洲,她的当选代表着国际奥委会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另外,相比于其他候选人,考文垂更年轻,这更符合国际奥委会的发展需求。”国际奥委会文化与奥林匹克遗产委员会委员侯琨对《环球人物》记者说。侯琨还表示,优异的体育成就、丰富的国际奥委会参与和管理经验等都是考文垂竞选成功的关键因素。
考文垂接任后,将面临不少挑战。在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前,她需要应对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以及“不按常理出牌”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给奥运会带来的影响。
有记者问她:“如果特朗普试图在洛杉矶奥运会期间禁止某些国家的运动员参赛,你会作何反应?”考文垂露出微笑,坚定地说:“我自20岁起就一直在与那些位高权重又难相处的人打交道,我认为沟通是关键。”
“国家的女英雄”
1983年9月,考文垂出生于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的一个白人家庭,祖父是当地游泳协会的主席。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她在家门口的湖泊里学会了游泳,6岁就加入了当地的游泳俱乐部。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期间,9岁的考文垂聚精会神地观看了游泳比赛的直播,并告诉父母:“我也要参加奥运会,还要赢金牌!”考文垂并不是随口一说,而是坚持每天凌晨4点起床训练。
考文垂很快崭露头角。读高中时,她被选入津巴布韦国家游泳队,参加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这是考文垂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她一口气报名了4项比赛,还在100米仰泳比赛中成为非洲历史上首位游进半决赛的运动员。
赛后,培养出许多世界级游泳明星的美国奥本大学向17岁的考文垂寄出了录取通知书,并承诺提供奖学金。为了实现奥运金牌梦,考文垂选择出国进修。她的耐力和协调性好,爆发力却较弱。在奥本大学游泳教练的建议下,她放弃了一些兼项,专攻混合泳和仰泳。
2004年雅典奥运会,考文垂夺下1金1银1铜,一战成名。这枚金牌不仅是考文垂的第一枚奥运金牌,也是津巴布韦自1980年独立以来获得的第二枚奥运金牌。
这位奥运女将凯旋之际,津巴布韦的部落舞者前往哈拉雷机场迎接。他们身穿网眼裙和兽皮服,边旋转边敲鼓。数百名粉丝挥舞着横幅,称考文垂为“国家的女英雄”。
考文垂先后参加了5届奥运会,共获2金4银1铜7枚奥运奖牌,成为非洲体育圈的现象级人物。“考文垂一人包揽了津巴布韦8枚奥运奖牌中的7枚。在津巴布韦人民眼中,她就是闪闪发光的明星。”来自津巴布韦的中津交流中心副主席米莱告诉《环球人物》记者,“正是因为考文垂,许多津巴布韦人开始关注国际游泳赛事。”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夺得女子200米仰泳银牌后,考文垂回到津巴布韦,于2018年担任国家体育部长至今。同一时期,她还担任国际奥委会委员、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运动员代表、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主席等职务,在另一条道路上继续为体育事业做贡献。
侯琨2019年第一次见到考文垂,并在此后的多个场合与她交流互动。侯琨告诉记者:“考文垂极具亲和力,永远带着标志性笑容,是一位务实坚强、谦虚友善的体育组织领导人,并极具前瞻性。相信在她的领导下,国际奥委会将取得更好的发展。”
“我爱北京”
考文垂曾多次在采访中表示“我爱北京”。这份美好的记忆最初来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
2008年8月16日,考文垂站在“水立方”的领奖台上,激动地向观众挥手致意。“水立方是我运动生涯的圣殿。那里的掌声让我明白,体育不仅能改变个人命运,更能凝聚一个国家的希望。”
退役后,考文垂多次以新身份访问中国。2022年,她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并为获奖运动员颁奖。坐在观众席观看冰壶比赛,眼前的“水立方”变身“冰立方”,考文垂直呼“太酷了”,并称赞“北京冬奥会是让冰雪项目运动员发光的舞台”。
今年2月,第九届亚冬会在中国哈尔滨举行,考文垂再次来到现场。她深刻感受到冬季运动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感叹“这是北京冬奥会的非凡遗产”。
考文垂曾表示,自己将致力于推动津巴布韦与中国的合作,通过学习和借鉴中方的成功经验,提升本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在全球的知名度。此次胜选后,她表示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国际奥委会与中国的友好关系。
“中国必将深化与国际奥委会的合作。”夏斯均说,无论过去还是未来,中国始终是推动全球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力量。侯琨也表示,考文垂在中国有不少好朋友和同事,对北京有独特感情,“我坚信中国和国际奥委会的关系会越来越好”。
编辑 毛予菲/ 美编 徐雪梅 / 编审 张培
柯丝蒂·考文垂
1983年出生于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游泳运动员,奥运冠军,2013年任国际奥委会委员,当地时间2025年3月20日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