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循千年中医之道,依十二时辰养生
作者: 韩旭 王鑫跟着十二时辰走,解锁养生新姿势,健康生活就是这么简单!
在中医理论的深邃智慧中,人体与自然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而时辰的流转则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通往健康养生的大门。
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与十二时辰相互对应,每个时辰都有特定的脏腑当令。遵循这些时辰规律进行养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子时(23:00 ~1:00)是胆经当令之时。此时,万籁俱寂,正是胆经进行新陈代谢的黄金时刻。胆气在这个宁静的时段得以生发,如同种子在黑暗中积蓄力量,准备破土而出。若是我们在子时还未入睡,就如同阻碍了种子的萌芽,胆汁无法正常排泄和更新,口苦、头晕等不适症状便可能接踵而至。因此,让身体在子时进入深度睡眠,是养护胆气的关键。
现代医学亦有研究表明,人体脑电图一天内会有三段睡眠脉冲,其中最后一段,绝大多数人都会出现在晚11点之前。在睡眠脉冲对应的时段入睡,有助于增强睡眠效率。在同等睡眠时间的情况下,11点前入睡往往能使人第二天更有精神。
丑时(1:00 ~3:00)是肝经在值班。肝血在此时回流肝脏,肝脏就像一位勤劳的清洁工,开始对血液进行解毒和净化,为新一天的气血运行做好准备。长期熬夜,错过这个养肝血的重要时机,就如同让清洁工在黑暗中工作,效率会大打折扣。肝脏无法充分发挥其功能,眼睛干涩、视物模糊等问题便会找上门来。所以,保证丑时的睡眠就是在呵护我们的肝脏。
当然,如果因为客观条件受限,比如从事某些特定行业或者家中有新生儿、老年病患要照顾,必须熬夜,那么,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滋补肝肾效果的药食同源食物代茶饮,比如少量的枸杞子、桑椹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寅时(3:00 ~5:00)肺经开始活跃。肺朝百脉,如同一个气血调配站,将气血有条不紊地输送到全身各处。在这个时候,深度睡眠是对肺脏工作的最好支持。老年人和肺功能较弱的人群,往往会在寅时出现咳嗽等症状。如果经常在这个时间醒来,很可能是肺气不足发出的信号,需要格外关注。肺主气,司呼吸,如果出现肺气不足,可以适当增加心肺功能的锻炼。
这里要提醒各位读者,如果您从没有运动的习惯,千万不要一开始就进行高强度的锻炼,否则,身体极大概率会吃不消。可以选择强度温和的慢有氧练习,比如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
卯时(5:00 ~7:00),大肠经当令。这是身体排出毒素的关键时刻。经过一夜的代谢,身体积累了不少废物。起床后喝一杯温水,就像给大肠注入了一股清泉,推动肠道蠕动,让大便顺利排出。长期便秘会使毒素在体内堆积,不仅影响肠道健康,还可能反映在皮肤上,出现痘痘、暗沉等问题。如果儿童出现便秘、腹泻等病症,要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明确诊断后,部分患儿可以选择小儿推拿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辰时(7:00 ~9:00),胃经开始忙碌。此时,胃的消化能力最强,一顿营养丰富的早餐是对胃经最好的滋养。早餐就像给汽车加满油,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长期不吃早餐,胃在饥饿中等待,胃酸可能会侵蚀胃黏膜,引发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不论在中医还是西医的理论体系内,早餐都是不可替代的。哪怕是正在通过饮食减脂增肌塑形,也不应该放弃早餐的摄入。
巳时(9:00 ~11:00),脾经开始发挥作用。脾主运化,负责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气血,并输送到全身。在这个时段,适当活动身体,能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
若是脾虚,营养无法正常吸收和运输,就会出现腹胀、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中医说思虑伤脾,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思想负担难免会重,所以,脾虚的人很多。
相比于药物健脾,增强运动无疑更便于操作,也更容易坚持。希望大家都能建立起适合自己的运动类型与运动习惯。
午时(11:00 ~13:00),心经当令。心主神明,此时,心气最为旺盛。即使工作再繁忙,也别忘了抽出15~30分钟的时间,让自己放松下来,闭目养神或者小憩片刻。这短暂的休息就像给心脏充电,能让下午的精力更加充沛。否则,长期劳累,易耗伤心血,出现心悸、失眠等问题。切记,午睡时间不宜过长。
未时(13:00 ~15:00),小肠经开始工作。小肠就像一个精密的过滤器,将经过胃初步消化的食物进一步细化,吸收其中的营养,将糟粕排出体外。
如果小肠功能失调,食物无法充分消化,可能会出现腹泻、腹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申时(15:00 ~17:00),膀胱经当令。膀胱是人体的“下水道”,负责排泄尿液,清除体内的水液代谢废物。
在这个时段,适当饮水,多去几次厕所,就能帮助膀胱顺利排毒。同时,进行一些如散步、慢跑等运动,还能增强膀胱的功能,让身体代谢更加顺畅。
酉时(17:00 ~19:00),肾经活跃起来。肾藏精,是人体的先天之本,此时,肾的功能最为活跃。可以吃一些补肾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核桃等,为肾脏补充营养。同时,避免过度劳累,让肾脏在这个时段得到充分休息。否则,长期损耗肾精,会出现腰膝酸软、耳鸣、脱发等症状,影响身体健康。
戌时(19:00 ~21:00),心包经值班。心包是心脏的保护屏障。在这个时段,我们可以通过散步、聊天、听音乐等方式放松心情,让心包经的气血畅通无阻。如果心包经气血不畅,会出现胸闷、心慌等症状,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亥时(21:00 ~23:00),三焦经当令。三焦是人体元气和水液运行的通道,就像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连接着身体的各个脏腑。此时,我们应该准备入睡,让身体在睡眠中得到全面的放松和修复,使三焦经通利,气血运行顺畅。若是亥时还不休息,就会扰乱三焦的正常功能,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
中医养生与时辰的紧密联系,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遵循时辰规律,调整生活作息,让身体与自然的节奏同步,我们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轻松收获健康,拥抱更加美好的生活。
最后,特别要强调的是,如果您已出现明显的身体不适,或确诊某些疾病,应及时就医,按时复诊,切莫图省事、走捷径。养生与医疗虽有重叠,但不能混为一谈,应当各司其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