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茶里春滋味

作者: 文悦

杭州山水人文资源丰富,有一种文化带着清香四溢的味道流传久远,那就是茶文化。杭州的茶叶最有名气的当属“西湖龙井”。但凡到杭州来的人,都想捎回点正宗的龙井茶。究竟什么样的龙井茶才是正宗好茶?去年春天,我到杭州旅游,与一个高中同学相聚,他大学在杭州就读,毕业后留在杭州工作。在杭州待久了,他倒是从一些老茶客那里讨到一鳞半爪识别龙井茶品质的诀窍。

老茶客判定龙井茶的品质,用的是“色、香、味、形”四个字。如果你在逛街时买茶,不妨先泡一杯尝尝。热水倒下去,人工炒制的茶,一分钟左右就会沉下去;机器炒出的茶,漂在面上很久都沉不下去。就外形看,上好的龙井茶,挺直削尖,扁平俊秀,犹如宝剑。从味觉上来说,上好的龙井茶,热水倒进杯里,马上飘来一股浓郁的兰花清香,一口下去,鲜爽通顶,回味甘甜。所有这些,都和炒茶师炒制茶叶的手艺密不可分。

在杭州的几天里,同学带我去了龙井村。龙井村是九溪十八涧的源头,也是狮峰龙井茶的主产区。在那里,我们拜访了一位周师傅,他几十年来一直在制茶这个行当里,对茶有着敏锐、精确的感知。在他亲自操刀下,我们有幸目睹了龙井绿茶的制作手法。

龙井茶炒制的第一道工序是杀青。杀青就是将鲜茶叶放置锅中炒焙,以便于揉捻。一般根据手掌大小,放入三两到四两鲜叶至锅中。杀青开始时,手法以抓、抖为主。随后,根据鲜叶水分多少,在抓的时候逐步加入搭、压的手法,在空中抖甩时略加大力量,将鲜叶压扁、理直成条,进行初步定型。这一阶段,手法讲究由轻而重。到底该用多大的力道,由炒茶师傅根据火候和鲜叶形状判定。杀青炒制的时间约为一刻钟。杀青结束后,锅中茶叶的分量,剩下一两左右。这时,需要把茶叶倒入一面大筛中,摊平置凉备用,接着炒下一锅鲜叶。放置约一小时后,再进入下一道工序——辉锅。

辉锅时,下锅的茶叶增加到八两左右,手的力道比杀青时要加重许多,根据锅温不同而发力不同。待炒至叶尖茸毛脱落、叶形扁平光滑、捻叶轻折即断、茶香溢满四周时,即可起锅。这个过程大约持续二十五分钟。出锅的茶叶分别用有大孔和小孔的两个筛子轻轻筛动,将茶末和不达标的大叶筛出。大叶要继续回锅再辉,直至达标。

在周师傅休息的片刻,他为我们泡了茶,坐在炒锅前聊家常。随着话匣子打开,他介绍了自己的炒茶历程。周师傅十六岁就入了行,在一家茶厂当学徒,炒茶有多道工序、多种手法。真的要炒好茶叶,并不简单,老辈人传下来的龙井茶制作,全凭手工。杀青时火要旺,辉锅时火势要弱一些,柴火必须烧得均匀。对炒茶师来说,炒茶是苦活,他们每年都要遭一次罪。炒茶讲究的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手在高温的炒锅里,从早到晚,无论谁,刚开始,手掌都会被烫起大水泡。泡挨泡,泡叠泡,钻心地疼。不过,扛个十天半月,就成老皮了,再坚持下去,就练成“铁砂掌”了。炒茶有季节性,过了春天就不炒了。一闲下来,铁砂掌又变回“绵砂掌”,来年再遭罪。

“你去看看村头那个宣传栏,把龙井炒茶的手法讲得很清楚了,什么‘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说起炒茶的手法,周师傅一句话带过,但他话锋一转,“可是,哪怕书本上说得清清楚楚,哪怕背得滚瓜烂熟,如果炒茶时没有用心体会,照样炒不出好茶。”

听了周师傅的一番介绍,我也明白了,大自然已赋予杭州龙井茶独特的气质,只要用心制作,每一杯龙井茶里,都有春滋味。

编辑|张辰玥

上一篇: 萝卜豆豉咸菜香
下一篇: 与花生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