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齿有洞,可以不治疗吗
作者: 彭震威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可也会被细菌侵蚀形成牙洞。许多人抱着侥幸心理,认为牙洞不会对身体造成大碍,选择拖延治疗。殊不知牙洞就像一个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不及时处理牙洞,可能危及全身。让我们深入了解不治疗牙洞会带来哪些严重后果。
牙洞持续扩大,疼痛难以忍受 牙釉质像坚固的城墙,保护着牙齿内部柔软的组织。当细菌在牙齿表面滋生繁殖,分泌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就会形成牙洞。如果不及时治疗,细菌会继续深入牙齿内部,腐蚀较软的牙本质。牙本质里布满排列规则的牙本质小管,连接着牙腔内的神经末梢。随着牙本质被破坏,冷热刺激可以直达神经末梢,引起剧烈疼痛。疼痛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使人食不知味。牙洞持续扩大,最终会侵蚀牙腔。当牙髓组织受到细菌感染,会出现自发性剧烈疼痛,夜晚尤其明显。疼痛难忍导致失眠,会影响工作学习。不少人选择服用止痛药缓解症状,但这只能暂时缓解疼痛,病情会持续恶化。
全身健康受威胁,感染不断蔓延 牙腔内充满血管和神经,一旦遭受细菌感染,炎症会迅速蔓延。持续的感染导致牙髓组织坏死,这时疼痛反而消失。虽然表面症状缓解,内部病情却更加严重。失去活力的牙腔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细菌通过牙根尖孔进入牙根尖周围的骨组织。牙根尖周围出现脓肿,咬合时产生剧烈疼痛。炎症继续扩散会导致面部肿胀。更严重的是,细菌可以通过血液循环系统扩散到全身。口腔细菌进入血液会增加心脏感染风险,导致心内膜炎。细菌还会在关节处沉积,引发关节炎。口腔感染还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使血糖控制更加困难。免疫力下降的人群更容易受到感染影响,甚至危及生命。口腔细菌与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可能引发支气管炎和肺炎。孕妇口腔感染会增加早产和胎儿体重过低的风险。儿童牙齿感染可能影响恒牙发育,造成牙齿排列不齐。
修复代价高昂,治疗过程漫长 牙洞治疗需根据阶段选择不同的方案。小牙洞可简单补牙,费用低。若细菌侵入牙髓,需根管治疗,过程复杂且费用高。严重感染可能导致牙齿脱落,影响美观和咀嚼功能,增加新蛀牙风险。缺牙还可能导致面部轮廓改变和消化问题。因此,及时治疗小牙洞可避免更多支出和并发症。
总之,每天早晚要认真刷牙,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清洁牙齿各面。牙刷无法清洁到的牙缝需要用牙线辅助清洁。刷牙时间不能太短,建议持续3分钟以上。饮食习惯对预防蛀牙非常重要。糖分是导致蛀牙的主要原因,应该减少甜食摄入。含糖饮料不仅糖分高,其酸性物质还会软化牙釉质。睡前刷牙后不要再进食,避免食物残渣滞留口腔过夜。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治疗。通过口腔内窥镜等设备能观察到早期的牙洞。及时修复牙洞,可避免演变成大问题。选择合适的牙刷和牙膏也很重要,建议每三个月更换一次牙刷。正确的刷牙方法包括刷牙表面、舌面和咬合面,注意刷牙力度不要太大,以免损伤牙龈。漱口时使用温水,避免刺激牙齿。定期使用漱口水能有效清除口腔细菌,预防牙洞形成。
编辑|杨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