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咸菜坛子

作者: 龚婵娟

老咸菜坛子0

岁月之笔画出了整齐的房屋、干净的街道、熙攘的人群、僻静的院落,在外婆家的院落里我看到了一个老朋友—咸菜坛子。它曾承载着旧日岁月的酸甜苦辣,虽破旧,但又是那样“新”。

走进外婆家的院子里,一个深棕色的咸菜坛子正躺在窗底下,它四仰八叉,里面空空的,正等待着秋季的任务。它的表层亮亮的,像涂了一层釉,手可以摸到上面凸起的颗粒,质地类似于瓦片,但它圆圆滚滚的,倒有一种可爱的韵味,每到秋天,外婆都用它来腌制各种蔬菜,适量的盐,再把黄瓜、芹菜、胡萝卜按照它们适合的形状切好,一层层铺上,一腌就是一大坛子,满满登登,足够度过漫长的冬天。在这个青黄不接的日子里,咸菜可是冬日里各种饭食的最佳配菜。

听外婆讲,这个坛子可是老物件了,早在外婆的母亲在的时候,它就存在了,那时家家户户的日子都不好过,它只能成为盛装盐的器具,在那个饥寒交迫的年代,一把萝卜缨子,一勺盐,掺在粥里,一家人不用饿肚子,就算是坛子在那段岁月中做出的最大贡献了。到了外婆的年代,这个坛子不再只是盛装着咸盐的老物件了,它的肚子里开始出现了其他食材。每年秋天,外婆都会从地里挖一堆疙瘩菜。这些圆溜溜、白胖胖的疙瘩菜,被外婆洗净后,切成细条规整地储存到坛子里,再撒上一层层盐粒,坛口封上一层干净的塑料布,绳子一系。这就是日常生活的调味品,到了无菜的时候,一碗白粥,一碟咸菜,喜欢吃辣的,再放上一勺子油辣子,爽口至极。无论刮风下雨,坛子始终屹立在窗下,从未有丝毫的动摇,它果敢、坚毅,装满了就不会吐出来,站稳了就不会跌倒。以前外公常开玩笑:“你看,它像不像一个战士,守卫着我们的家。”是呀,它只是一个菜坛子,人们往往会把最不起眼的食材放在里面,无人关注,无人疼爱,仿佛只有等肚子里所有的东西被掏空,它才会有短暂的休息,可它依然是默默无闻的、无怨无悔的,你用它,它就在,你不用它,它也依旧在,一代代人走过,连时光都会踮着脚偷走旧日的记忆,只有坛子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见证者又或神明,不卑不亢,不朽不坏,承载着岁月的艰辛。

现在,外婆最中意的还是这个坛子,洗刷干净,放上盐,只是里面的食材略有不同,不再是单调的一种,可以是胡萝卜、白菜、黄瓜,装得满满的,安全感十足,青菜下来的时候,坛子再一次经历洗礼,它的里面被装上了鸡蛋、鸭蛋、鹅蛋,时候一到,抠出来的每一个都是蛋黄饱满的,绵密美味,它们是米饭的最佳拍档。外婆总告诉我说:“别看这个坛子不起眼,用处可大着呢!”说罢,又用一块帕子小心翼翼地擦拭它身上的水珠。坛子和外婆似乎是一对亲密无间的朋友,外婆理解它的不易,它理解外婆的疼爱。所以,人生得一真坛子,幸事也。

如今,这个坛子还继续承载着生活的风雨,虽然旧,可是这种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勇敢坚毅的精神却传承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如今,它依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