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浸润校园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作者: 李兵

为进一步筑牢校园法治防线,强化青少年法治意识,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近日,响水县公安局黄海派出所走进响水县大有中学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宣讲。桑伟哲警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列举了多件发生在学生身边鲜活的典型案例,以案讲法、以案学法,为学生讲解了青少年犯罪的趋势、特点、危害形式等方面的知识,让他们知道哪些行为是违法,哪些行为是犯罪以及违法犯罪行为的恶劣后果,让学生们耳濡目染,吸取到了经验教训,收获到了防范知识。此次普法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推动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为构建平安、和谐、法治校园奠定了坚实基础。

法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文件要求,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学生的纪律教育、法治教育,增强师生的法治观念,努力实现法治教育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不断提高青少年的道德修养,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近年来,响水县大有中学通过法治课、法治教育讲座、法治报告会、法治教育宣传等多种形式,切实培养了学生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和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分辨是非和用法律保护自己的能力。

一、健全制度,加强领导,法治教育规范化

为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有效预防和遏止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学校首先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的学校依法治校领导小组,在依法治校领导小组的亲自统领下,横向由法治办具体实施依法治校的具体工作,纵向由德育处、教务处、少先队、班主任具体落实学校的各项制度。从而形成了学校依法治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互动协作的系统化网络,形成了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全方位推进依法治校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学校坚持学用结合、普治并举的原则,依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规程、方案、制度,在具体实践中,学校加强对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总结和激励工作,在执行制度过程中,坚持有章可循,违章必纠,对遵章守纪者加以肯定表彰,对违法违纪者进行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坚决煞住各种违反法规的现象,真正使学校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步入依法治校的健康轨道。

二、普法学习,人人参与,法治教育常态化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普法教育需要课堂来支撑。学校立足课堂,常态化开展法治教育,把法律常识教育纳入必修课内容,做到大纲、教材、教师、课时“四保证”,以实现法治知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学校的“普法小课堂”注重学生的体验,注重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注重和学生好习惯的培养有机结合,学校从师资的培训、方案的设计、活动的开展三方面不断完善,让学生在体验式的活动中知晓知法守法的重要性,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养。又如开设法治系列课程;举行“模拟法庭”、“法律演讲”,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等,不断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每学期,学校都会根据学校法治教育计划,邀请公安、交警等部门的同志到校给学生作法治教育讲座,围绕学生的切身利益,传授实用法律知识,教育学生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权益;学校充分发挥班会课阵地作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通过师生讨论、辩论、知识回答、演讲等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表看法,再由班主任从中归纳、引导,摆事实、讲道理,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精神,明辨是非。

三、普法活动,内容丰富,法治教育多样化

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普法宣传活动,让法治活动人人参与,法制法规入脑入心。每学期的第一个月,学校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利用校广播和班会,对全校学生开展一日常规、行为规范细则教育;每年3.15是消费者维权日,学校开展“食品安全”、“消费维权”的法治宣传教育。每年的4月份是税法宣传月,学校制定相关的税法宣传活动方案;每年的6月26日是禁毒宣传日,学校开展禁毒宣传。学校每学年都注重交通法规教育,班主任利用班会、午会进行相关教育,还请交通警察教手势操,交通法规意识在学生的心中萌芽;学校还通过召开主题班队会、分析违法案例普及法律常识;通过定期举行读书节、运动会、优秀班级、优秀少年评比等活动,活跃学生生活,加强学生学法知法的宣传、全面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组织学生观看普法教育专题片,举办法治演讲比赛、晨读宪法、法治书法绘画比赛、参加法治宣传体验日活动等,通过开展一系列法治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学法用法积极性,形成全校学生学法竞斗艳,用法齐争鸣的法治文化氛围。在每年的12.4宪法日,由老师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开展普法活动,宣传法律常识。学校还把法律法规印成宣传资料、法律知识问答,让学生带回家,同家长共同答卷,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扩大普法范围,提高了学生、家长的法律意识。

四、家校合作,社会参与,法治教育社会化

加强合作,注意法治教育的社会性。对青少年进行法治宣传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社会各方面应该形成合力,才能保证教育效果。因此,学校积极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邀请当地政法工作者到学校进行法治讲座,请他们结合实际,分析案例,摆事实、讲道理,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治教育;争取当地执法机关和社区的配合,对学生在社会的守法情况进行监督;建立家长委员会,成立家长学校,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和设立家长接待日等形式,加强了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建立与完善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充分利用《家校联系手册》,通过电话联系、家访、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等,做好跟踪教育。学校特别重视后进生的校外表现,让法治副校长和老师配合家长做好有不良行为学生的帮教工作。在学校内部,则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发挥党支部、团委等教育阵地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学校还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社区其他团体开展的普法宣传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把法治教育工作从学校延伸到家庭,拓展到社会,由于校内外结合的法治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增强了学生的法治意识。

法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响水县大有中学始终把这项工作放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注意探索新形势下学校法治宣传教育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新特点、新形式,不断提出新举措,进一步开创学校法治教育新局面,谱写法治教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