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通信类专业“3+2”高本贯通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作者: 赵瑛 肖本文 张龙刚 郭瑞俊 莫淑菁

[摘           要]  “3+2”高本贯通培养是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的重要探索,也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举措。从云南通信产业的发展态势、人才供需现状、职教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期望等多维度分析,云南省通信类专业开展“3+2”高本贯通培养具有现实必要性。从云南省当前高职和本科通信类专业布局,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来看,实施“3+2”高本贯通培养具备可行性。2024 年,云南省通信类专业“3+2”高本贯通培养首次试点取得成功,值得认真总结试点经验,进一步深化探索,以更好地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关    键   词]  云南通信产业;通信类专业;“3+2”高本贯通培养;职业教育;通信工程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5)09-0121-04

云南省试行“3+2”高本贯通培养,是对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的积极探索,也是落实《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完善职业教育体系”[1]以及《云南省职业教育提质增效实施方案》里“由本科学校牵头,在优质高职学校的优质专业试点实施‘3+2’高职和本科贯通培养”[2]的具体行动。从云南通信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分析,通信类专业开展“3+2”高本贯通培养十分必要,并且具备实施基础。

一、云南省通信类专业“3+2”高本贯通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一)云南通信产业发展的要求

2022年11月28日,《中共云南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开创新时代云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决定》公布,提出云南“‘3815’战略发展目标”[3],彰显了云南省大力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坚定决心。根据云南通信管理局发布的消息,截至2024年7月,云南4G、5G移动用户数量达到5253.9万户,其中5G用户数量超出4G用户908万户多;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858.9万户,其中FTTH/O用户数已达1791万户。如此庞大的用户量表明,通信网络的建设维护以及业务的销售服务亟须大量各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经调研发现,在云南昭通、曲靖、大理、楚雄等州市,运营商一线岗位总数均在5000人以上,人才需求十分旺盛。然而,智家工程师、现场综合维护工程师等岗位目前面临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企业难以招聘到专业对口的高素质人才,这就需要供给侧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与输出。

(二)行业人才供需现状的要求

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当前行业对掌握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技术技能人才求贤若渴。与此同时,通信系统原理深奥、结构复杂且更新换代迅速,致使人才培养周期相对较长。目前,行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呈现出显著的层次性:

第一层:熟悉通信基本流程以及网络的边沿层次结构,能够进行网络终端设备安装、处理常见边沿网络故障等操作,并且具备服务意识的一线技能型人才。

第二层:掌握通信基本原理,了解网络控制信息流程,能够进行网络边缘设备调测,对网络进行简单设计和基本优化,读懂一般网络告警信息并进行针对性初步处理的二线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层次的人才需求量极大,因为他们不仅可以承担第一层次的工作,经过3~5年左右的锻炼,还有望成为第三层次的人才。

第三层:深入掌握通信技术原理,熟悉通信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应用,具备通信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维护及工程管理能力,能够处理较大规模通信网络和复杂疑难问题的高层次技术型人才。

从现有的培养体系来看,第一层人才主要对应通信技术专业高职毕业生;第二层人才是既拥有扎实动手能力,又对网络基本运行原理有一定了解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主要对应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第三层人才则对应通信工程专业的优秀本科毕业生以及硕士以上学历人才。由于省内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总体数量较少,且部分毕业生选择考研,还有一些进入大型国企、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导致本应进入省内大量通信服务类企业(如设计、工程、维护等多为民营企业)的第二层次人才供应短缺,人才供给侧出现结构性缺位的状况。在调研中,这类企业表示对高职毕业生的能力不太满意,同时又难以招聘到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这给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了较大困扰。

根据2024年11月云南省专升本专业对接情况,省内几乎没有本科院校招收通信工程专升本学生。因此,将通信类专业“3+2”高本贯通培养定位为培养第二层人才十分必要,需尽快推进,以填补省内通信人才供给侧的结构性缺位。

(三)积极推动云南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要求

《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4],《云南省职业教育提质增效实施方案》也明确提出“开展‘中高本’贯通培养”[2]。基于此,顺应通信产业的实际需求,积极探索高本贯通培养模式,以试点为先导,逐步扩大规模,是推动云南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通信行业人才需求、优化人才供给结构的关键举措。

(四)职业教育服务学生发展的要求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类型,目前尚未被学生和家长广泛接纳,部分学生和家长对其仍存有偏见。高本贯通培养能够打通职业教育学历的纵向上升通道,拓展学生成长成才的路径,为学生多样化的生涯发展提供支持,进而增强职业教育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

(五)提升高职学校关键办学能力的要求

提升关键办学能力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高本贯通培养能搭建校际交流平台,在一体化培养过程中,双方从多维度展开交流,这有助于充分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能力、研发能力以及课程教材开发能力。此外,通信行业网络和技术的复杂性,给高职院校在服务行业技术研发、产品和服务升级方面带来了现实困难。以贯通培养项目为依托,整合本科院校的科研能力与高职院校在操作层面的优势,在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建设、行业技术研发中心打造等方面开展合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行业技术升级。所以,高本贯通培养项目能够有效提升高职学校的关键办学能力。

(六)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协同发展的要求

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通常侧重于技能训练,实训设施往往与通信现网设施高度契合;本科院校实训室建设更侧重于复杂通信原理验证,本科学生常常缺乏对现网通信设备的直接认知机会。另外,本科院校一般建有研究性实验室和应用研究中心。贯通培养必然会促进双方资源的共建共享,既可以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实训设施,为本科院校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认知和实践机会,又能借助本科院校的实训资源,为高职院校有能力的学生和专业教师提供更多学习先进技术的机会。

(七)落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任务的要求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一体、两翼、五重点”[4]成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2023年8月,云南省教育厅发布相关通知,推动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明确支持产教融合共同体内高水平高等学校招收具有工作经历的共同体内职业学校毕业生和企业一线优秀职工。因此,实现高职和本科在专业上的有效衔接,推动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也是落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任务的必然之举。

二、云南省通信类专业“3+2”高本贯通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一)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5]。

2020年,《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强调“稳步发展高层次职业教育”[6]。

2021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推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7]。

党的二十大报告着重强调:“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8]。

2022年,《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4]。

2023年,《人民日报》发表《落实职教高考政策,促进职普教育相互融通 职业教育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一文,提出“设置职业院校贯通培养项目、推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职教高考、开展职业启蒙教育、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合”[9]。

由此可见,高本贯通培养试点有着国家职业教育相关政策的坚实支撑。

(二)省级层面的政策支持

2023年,《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完善职业教育体系”[1]。

2024年,《云南省职业教育提质增效实施方案》指出:“开展‘中高本’贯通培养。深化本科学校与高职学校、中职学校合作办学,由本科学校牵头,在优质高职学校的优质专业试点实施‘3+2’高职和本科贯通培养。”[2]

所以,高本贯通培养试点是落实省级职业教育政策的重要举措。

(三)上海、福建等地试点经验成熟,可供借鉴

自《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发布后,上海、辽宁、河北、贵州、广东、广西、浙江、湖北、重庆等地的学校积极开展试点,实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涵盖五年制高职和本科的衔接培养、四年高职与本科联合培养、三年高职和两年本科的衔接培养、两年高职和两年本科的衔接培养等多种模式,为云南的试点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经验,其中包括通信类相关专业的贯通培养经验。因此,云南的试点可以在学习省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云南通信产业发展情况以及高职本科通信类专业的布局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四)云南省内多所本科高校开设通信工程专业,为本科阶段贯通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云南省内如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学院等多所本科院校均开设了通信工程专业,且各院校专业建设特色鲜明。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其通信工程专业自2016年开始招生,属于省内一本专业,目前已有5届毕业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在组织管理、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在2021年到2022年度通信工程专业综合评价中,该校该专业结果为C+,排名全省第3。该专业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通信工程课程体系,拥有实验平台、实训实验室和实习实践基地,通过与华为、中兴、中国电信等企业合作,建立了“5G通信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室”以及实习实训基地,在专业方向上聚焦“高原多山区车联网”和“智能家居”,逐渐形成专业特色,使学生具备在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物联网工程、互联网等领域从事应用设计、技术开发、系统安装调试与维护、信息处理、生产管理和售后服务等岗位工作的能力。

(五)云南省内多所高职院校开设现代通信技术专业,为专科阶段贯通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云南省内的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开设了现代通信技术专业或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以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由原昆明铁路机械学校和云南省邮电学校合并而成,云南省邮电学校始建于1958年,至今已有66年的办学历史,源自云南通信行业,办学底蕴深厚。现代通信技术是该校核心专业,建有覆盖通信全网的5G、光传输、数通、光接入网、通信线缆、通信电源、无线网络优化、通信工程概预算、终端维修等多间实训室,能够满足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同时,该专业与华为合作多年,拥有10余名华为认证的通信技术讲师。因此,省内高职院校良好的办学条件,为贯通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