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节数学复习课上的“小花招”
作者: 宫春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如何找到合适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领学生进入数学知识的大门呢?对于不同的课型,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做法。在上数学复习课时,大多数还是以教师讲解为主,以总结概念(性质、定理)、精心讲解例题的方式完成,不像新授课那样,教师用制作精美的课件、有声有色的操作演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造成了学生一上复习课就抱怨:“上复习课太枯燥了、太乏味了,一点激情都没有。”教师也感叹:“唉,这些学生,怎么回事,这样的题都讲N遍了,还是错!”其实,复习课上也不防玩点“小花招”,尤其是在学生缺少兴趣的时候。
一天,下午的太阳暖洋洋地照着,我带领着学生正在复习“二次根式”这一章。在集体构建网络后,我让学生对照网络再记忆一下定义、性质或做诊断性练习都可以。可是经我扫描一番后,情况不妙:有三人不顾我在讲台上居高临下,张开“血盆大口”在直打呵欠,并且连掩饰也不掩饰;还有二人作“苦思冥想”状,实则在“闭目养神”;还有……怎么办?于是我说:“同学们,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好吗?”一听讲故事,这帮家伙,还真来了精神,每个人都瞪大了双眼。
“老师讲的故事是《蚊子与牛一样重》。从前有一只骄傲的蚊子,总认为自己的体重和牛是一样的。有一天,它找到了牛,并说出了体重一样的理由。”讲到这里,我故意卖了卖关子,停顿了一会不说话。“老师,快讲呀——”心急的小君说出了其他同学的心声。呵呵,这个小君,刚才“闭目养神”的不就有你吗?于是,我盯着一双双睁大了的眼睛,接着说:“蚊子认为,可以设自己的体重为a,牛的体重为b,则有a2-2ab+b2=b2-2ab+ a2,等式可化为(a-b)2=(b-a)2,从而有a-b=b-a,移项得2a=2b,即a=b,蚊子骄傲地把自己的理由说完,牛瞪大的眼睛,听傻了。你说蚊子说得对吗?”学生真的像可爱的“傻牛牛”一样:蚊子怎么可能与牛一样重呢?可是,蚊子讲得好像有道理,怎么回事呢?
学生马上自觉地分组讨论起来。那积极性,就不是以前老师一让讨论,就是小组内交流废话。谁还不知道牛的体重和蚊子的体重不在一个档次?可时,如何驳倒老师的谬论呢?过了一会儿,几个学生争先恐后地说:“老师,这就是你讲的开方时应注意正负数的问题……”其他学生也若有所思地或点头或恍然大悟。看着学生的情绪被带动起来,机不可失,马上进行其它内容。再扫描一下,呵呵,都进入了学习状态,“小花招”起作用啦。
这是复习课上的一个小插曲,如果教师能想一些“小花招”融入日常复习中,让数学复习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乐趣与成就感,学生乐学、善学、爱学,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