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学生的生命变得更美好
作者: 吴秋红摘要:笔者结合自身经历在本文阐述了师德的重要性,并说明师德最核心的是以身作则精神。
关键词:师德 以身作则
相信不少人看过张桂梅老师的纪录片,你是否被那这位平凡却又不平庸的农村老师所感动?虽然我成不了她,但是从她的身上我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今年是我教书的第十年,我深刻地明白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责任感、有爱心、有耐心。
一、以下是我在工作中以身作则获得成功的案例:
案例:
2008年我带的是数控班,刚开始有部分学生不服从我的管理。当时分配给我班的包干区是实训楼后面的小路,水泥地上到处都是石子和工人做工时留下来的烟头。第一次我去看的时候,发现真是惨不忍睹。我安排学生去打扫时,发现学生都走光了。但我没有说学生一句重话,因为我知道一节课的时间是不可能完成的。后来我带上全班男生将整片区域进行了一次大整理,什么事都自己先示范一次,这次没有一个学生临阵逃跑。当我们将所有垃圾处理完后,听学生嘴上念叨着“累”时,我却觉得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二、案例分析:
《师德与教师职业生成》一书中有这么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如果一个医生在公共道德或者在私人生活中品行不良,一般不影响他向病人提供的医疗服务,只要他具有高明的医术和起码的医德;可是一个教师在社会生活和私人生活中的道德缺陷一旦暴露给学生,他就部分或全部丧失了职业生活所需要的教育力量,其原因就在于教育服务的道德性。因此,师德最核心的是以身作则精神,教师就需要做到:
⑴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教师要成为学生道德的引路人,必须做到言行一致。如案例中,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用他们的话来说:“老师,教室能扫干净已经不错了。在家连被子都没叠过。”因此,我没在时他们也就觉得扫得差不多就走了。等我自己亲自带他们去打扫时,手把手的教会他们才能使包干区彻底清理,我相信:通过这次大扫除,能让他们明白劳作的艰辛。从而才能体会父母的艰辛。
⑵教师要有民主作风。教师要在班级中发扬民主作风,在师生之间形成民主平等关系。只有“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才能在班级管理中收到良好的效果。“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不要怕学生犯错影响到班级荣誉,而应该让他们在错误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提升他们的人格魅力。民主管理和允许学生犯错,并不是对学生进行放任自流,而是在严格要求、一视同仁的前提下才能进行。
⑶要向模范教师学习。教师工作是通过教师的言传和身教两种途径进行的。无论是电影中、生活中或者是身边的许多老教师都在默默地通过自身的行为给我们年轻一代演示做人的道理。与他们相比,我的条件要好得多;与他们相比,我的付出要少得多。他们的事迹让我感觉到,教师岗位是一种责任、一种付出。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用我们的优良的言行给我们的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让他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构筑好自己的人格长城。让我们积极努力,培养自己的优良品德,做一名具有高尚师德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由此,我说:师德,不是长篇大论的大道理,它是教师生涯中的一点一滴,折射出每个教师人生的光辉,同时也使得学生的生命变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王荣德.《新世纪教师道德教育论》.科学出版社
2、陈爱芯.《师德与教师职业生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