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海报绘制中的能手

作者: 张乐 刘慕欣

在现如今的高科技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各领域普遍应用,在辅助新闻生产、呈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当下读图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根据指令进行视觉生成,快速生成多样化风格的海报底图。文章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图像生成带来的变化及其意义,并进一步探讨分析存在的风险和挑战,以期设计更为主题突出、时尚新潮的海报,推动视觉传达设计创新,满足用户更高水平的感官需求。

新媒体时代,用户对于感官上的视觉效果刺激的追求更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为视觉设计提供了更为智能、便捷的途径,人工智能绘画开始频繁在媒体创新海报设计中应用。兵团日报结合自身实际推进前沿技术与媒体业务深度结合,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媒体海报设计等方面的场景应用。人工智能绘画创作的海报设计既“设计新颖”又“高效便捷”,既“现代化”又“智能化”,通过这些特点为编辑带来了许多新的可能性和创意空间。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会存在不可预测性、不准确性和版权归属等问题,如何应用好优点又可以规避风险,处理好守正与创新、高效性与精准性的关系显得至关重要。

便捷的操作可以快速生成海报底图

人工智能绘画技术可以通过文字的内容描述将需要的图像和颜色智能地组合在一起,生成高质量的海报背景,大大节省了设计师的时间和精力,让他们能够更专注于创意构思和优化。通过对比通义万相、百度智能云人工智能作画、科大讯飞的绘画大师等绘画软件,在可视化效果和比例调整等方面,我们选择了一款人工智能绘画软件来制作海报。以兵团日报的“团炬”客户端为例,其刊发的五四青年节和立夏的海报都是通过文字描述、文字描述尽量要有呈现出画面的具体内容,以立夏的海报为例,我们设计思路是、下午池塘里荷叶有露珠,在选择需选择风格后、点击选择需要的比例后,随机生成四张荷叶带有露珠的海报图供用户选择。

多样化风格为海报设计提供了多种选择

人工智能绘画技术可以自动化海报设计的流程,从草图到最终成品,都可以由人工智能完成。在多样化的风格选择方面人工智能提供了更多选择:例如:国画、油画、卡通版、水彩、素描、二次元和自然等风格,用户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喜好,自动调节颜色、风格、图像等元素,实现多样化的风格选择。这使得海报设计更具个性化和创新性,能够吸引更多年龄层次和不同职业的受众。

提高创作效率

人工智能绘画软件通过自动化、个性化、数据驱动等特征,显著提供了设计海报和质量。在制作过程中也在一定范围内节约了设计人员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前设计是需要构思形式、搜集素材、下载素材、软件处理、添加文字五个步骤完成,现在只需要构思描述、人工智能生成、添加文字三个步骤实现了,例如:立夏节气,文字描述为“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一个小男孩在草原上眺望”生成画面,然后通过美术编辑的精细化描述和添加文本就成为一个海报。在节日、节气、或者特定主题海报创作方面,可以节省约四成的时间。人工智能绘画技术可以降低海报设计的人工和时间成本,因为不需要特别专业的设计人员来制作,有一定美术基础的可以轻松设计较高质量的新媒体海报。

可实时迭代升级为创作注入“新活力”。人工智能绘画技术可以实时更新和迭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通过模型升级及其深度学习训练来提高图像的质量和多样性,增加模型人物和场景的训练的数据量和优惠模型结合从而提高图像的构图、分辨率、细节丰富度、创意多样性。第二是功能增强方面,人工智能绘画软件在迭代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增加一些新的功能,例如:更加灵活的参数调整、新的生成风格和模式、更加便捷的界面设计、图片分层和局部位置调整等。这些功能的增加的目的是让编辑更好的控制创作过程,实现更加个性化和精准化的图像生成。第三是关注编辑的使用体验,例如:简化流程、加快生产速度、提供使用指南和对描述的文字的润色和提供一些关键词推荐等方式,有助于降低使用者的门槛,使得没有受过美术设计专业训练的编辑也可以快速上手。迭代升级是通过大模型深度学习和改进算法等手段提供海量的丰富的资源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传播需求和受众喜好。这使得海报设计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综合上述几个方面,人工智能绘画技术的应用使得海报设计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高效化。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我们可以快速生成较高质量的海报设计,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人工智能绘画技术还可以为设计师提供更多的创意灵感和工具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创意和想象力。

存在的风险和挑战

人工智能绘画在新媒体海报中带来了快速使用的便捷性和提高了效率,但是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审美和创造力的限制。人工智能绘画虽然能够自动生成图像,但其审美和创造力仍受限于其训练数据和算法。这可能导致生成的海报设计在某些情况下缺乏独特性和创新性,无法完全满足设计师或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由于人工智能绘画是基于大量数据进行学习和训练的,因此生成的图像可能会表现出一定的风格趋同性,缺乏情感和感性思维。这可能导致生成的海报设计在某些情况下缺乏情感共鸣和吸引力。还会导致海报设计在风格上缺乏多样性,难以在众多新媒体海报中脱颖而出。

二是不可预测性和准确性,人工智能绘画的生成过程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这可能导致生成的海报设计不符合预期或需要多次尝试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这可能会增加设计师的工作量和时间成本。例如文字描述“生成嫦娥六号的探测器降落月球的海报”选择不同风格后出现的画面探测器型号和样式不对、月球地貌和形态也不对,对于这样的海报对照图片反复比对,再通过调整处理才能达到较满意的效果,人工智能海报虽然解放编辑的“体力”,但是这种不可控性也很有可能“埋雷”这就需要编辑和审核人员有专业知识、把关、排查、审核能力,针对不熟悉不了解的领域要咨询专业人士、查阅资料,从而确保海报的刊发安全。

三是版权问题。人工智能绘画生成的海报设计涉及版权问题。虽然人工智能绘画是由计算机程序生成的,但程序本身可能受到版权保护,有的生成的内容也会来自网络或者是资源库,再次从新组装使用可能会存在侵权行为。版权归属也会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编辑用户的指令和关键词及选择生产的参数的版权。另一方面是开发者可能对算法生成结果拥有一定版权。还有一个方面是底层训练数据本身的版权,如果在生产画面中占有一定比例,原数据的作者也有一定的版权。人工智能海报的版权问题复杂且有争议,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法律实践的深入,未来肯定会有指导性的文件和法律出现。现阶段建议标注参考图片的来源和生成的来源从而降低人工智能绘画生成的海报设计面临版权纠纷的风险。

四是需要持续学习和适应。在使用过程中因为描述不精准,以及不同的人工智能绘画平台也会对结果产生不同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需要理解人工智能绘画工具的特性、熟练精准地提出关键词和细节的描述,通过多次尝试和调整从而生成出达到要求的底图。由于人工智能绘画软件擅长的方向和创作能力的不同,用户在描述以后要多次修改和调整描述词语和参数,以达到最佳的创作效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不断优化人工智能绘画的算法和训练数据,提高其审美和创造力。同时,也需要加强版权保护和规范使用人工智能绘画生成的海报设计。此外,设计师在使用人工智能绘画工具时也需要结合自身的创意和审美观念,进行个性化的调整和优化。

(作者系兵团日报社策划部编辑组长、新媒体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