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蚊声如雷
作者: 梁柱生这天一大早,七爷像往常一样朝村口的大榕树走去,打算活动活动筋骨。那树是村子的象征,在他小时候就如一把墨绿的巨伞,现在更像了。树边立有一牌:文村欢迎您!
远远地,七爷看到树下停着一辆摩托车,一个留平头的青年正打开一只只盒子在放飞什么。
早年当过大队长的七爷一愣,加快步子,想过去看个究竟。快走近时,那人已匆匆收好器具,骑上摩托车走了,看背影似乎有些慌张。
七爷觉得空气有点儿异样,使劲嗅了嗅,又像侦探一样绕树转了几圈,还不时仰头瞧瞧巨大的树冠,终于发现端倪:蚊子比昨天多了,难怪满耳的嗡嗡声!莫非刚才那人在放蚊子?!
七爷愤怒了:村里好不容易才把蚊子的数量降下来,现在竟有人故意搞破坏!这明显是冲驻村工作队来的,得告诉程书记!可他一摸裤兜才发现忘了带手机,于是准备去村委会,走了两步又想起程书记昨天回县里办事了。
因为驻村工作队轮换在即,程书记被评为优秀驻村工作者。肯定是有人不服气,要坍程书记的台!七爷想着想着,也无心锻炼了。
这时呼啦啦冲过来一帮骑行者,他们将自行车往树上一靠就开始说笑:“终于来到了著名的打卡地——文村!”
有人打开手机搞直播:“嘿,家人们!我现在所处的位置是文村的象征大榕树下。这里的蚊子的确比别处多,难怪被戏称为‘蚊子村’,真是名副其实、如假包换!”
有粉丝问:“报上不是说文村的蚊子数量降下来了吗?”
七爷忍不住了,凑过去吼:“的确是降下来了!以前是蚊村,现在是文村,文化的文!我是当地村民,最有发言权。大榕树下蚊子多,是因为刚才有人故意放蚊子!”
“还有这种事?”线上线下的人都惊呆了。
骑行者闻言,纷纷请七爷讲讲。
七爷天天到这儿来,除了锻炼,便是为游客义务指路,宣传村子,也就当仁不让地讲了起来——
文村原名蚊村,就是因为蚊子特别多。这里气候湿热,三面都被大山阻隔,不透风,加上以前环境脏乱差,很容易滋生蚊子。经过脱贫攻坚,村民改善了居住条件,卫生意识也提高了,但蚊子还是不少。为啥?
因为村里种植的农作物以水稻为主,一年两季。水田面积大,加上天气湿热,蚊子就会大量繁殖。
叮人的主要是雌蚊,雌蚊吸血后卵巢发育,到水边产卵。卵在水中两天就能孵化成孑孓。孑孓经历三次蜕皮发育为四龄幼虫,之后变成蛹。蛹不进食但可以在水中游动。两三天后,蛹便羽化成蚊子了。也就是说,从卵到成蚊,只需十天半月。更要命的是,羽化二十四小时后,蚊子即可群舞交配。雌蚊交配一次终生产卵,能活一两个月。这种滋生速度,使人很难彻底消灭它。所以文村的蚊子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不但影响人的正常生活,还会传播多种疾病,特别是登革热,之前不少贫困户都是因病致贫。
“以前大榕树下是蚊子窝儿,人根本就没法儿待。”七爷把话拉了回来。
主播问:“那后来是怎么把蚊子的数量降下来的?不种水稻了吗?”
“恰恰相反,生态稻米现在成了村里的特产!”七爷自豪地往下讲。
以前,为了杀死稻田中的蚊子幼虫,村民们不停地打农药,致使稻米品质下降,卖不上价钱。甚至有谣言说,文村生产的是毒大米,弄得文村的稻米无人问津,使得一些脱贫户有返贫的迹象。这时,驻村第一书记程博率工作队来到了村里。程书记把稻田里的泥土取样化验,发现泥土富含硒,就决定发展生态富硒稻米,不施化肥、不打农药。
“那蚊子等害虫不是更多了吗?”旁边有人忍不住插话。
“‘多了好呀,越多越好!’这是程书记当时的原话。”七爷说。见众人不解,他拧开水杯喝口茶,继续讲。
程书记在村里推行稻鳅共生模式,也就是在稻田中养殖生长较快的台湾泥鳅,每亩可放两万尾泥鳅苗。全村两千五百亩水田,就是五千万尾。泥鳅食性杂,生命力、繁殖力都很强,一次产卵可达数千枚。这么多泥鳅日夜不停地在稻田里穿梭觅食,既松了土,又吃了杂草和害虫,排出来的粪便还能肥田。蚊子繁殖的速度远远没有大小泥鳅吃的速度快。两年下来,村里的蚊子就明显少了下来,降到了正常值。
“稻田养泥鳅,可水稻分蘖后要排水晒田,那时泥鳅怎么办?”主播问。
“田里开有十字水沟,晒田时泥鳅就游到水沟里。”七爷说,插秧后放泥鳅苗,历时三个多月,水稻成熟后,泥鳅也长大上市了。每亩田的泥鳅和生态米两项纯收入在两万元左右,比以前只种稻谷划算多了,还省了买农药的钱。现在,蚊子变少了,文村也成了著名的鱼米之乡,民宿、农家乐、乡村旅游都发展起来了。
“遗憾的是,驻村工作队两年一换,程书记要回原单位上班了,村民们都舍不得他。”七爷说道。
这时,一辆摩托车从村外驶经大榕树,朝村里冲去。猎人出身的七爷眼尖,指着摩托车道:“那个人就是放蚊子的人!刚才在这儿放,现在可能要去村里放!截住他!哼,胆敢‘二进宫’,自投罗网!”
骑行者听后,纷纷跨上自行车猛追。主播蹬得最快,冲在最前面。但人力车哪能跟机动车比?等追上了,平头已在村中那个小土岗上快“作案”完毕了。
主播眼力好,看到平头放的就是蚊子,便大吼一声:“住手——”
平头可能是做贼心虚,真的停了下来。主播把车一丢,喘着粗气箭步上前,看到其他透明盒子都空了,只有平头手中还有半盒蚊子,蚊子爬成恶心的一团。
主播上气不接下气,语不成句:“你……为啥……程博……”
“程博是我情敌。你认识他?”平头面无表情道。
“所以,你就放蚊子……想破坏他的……灭蚊成果……”
“瞧你说的,我还不至于那么狭隘,情敌是情敌,业务是业务,我们是同一单位的。”
“那你为啥要放蚊子?”主播的呼吸终于顺畅了。
“我这是帮他,也是帮我自己。”平头说。见对方不解,平头便把那半盒蚊子递给主播看。主播瞪大眼睛,也瞅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时,其他骑行者陆续赶到,问是怎么回事。平头接过那半盒蚊子说:“全世界有超过三千种蚊子,每年因蚊子叮咬感染疾病死亡的人数达七十二万多,蚊子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害虫中的头号致命杀手。登革热主要是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我们单位就放出五十万只蚊子来防控。”平头说着揭开盒盖,里面的蚊子纷纷飞出。
主播厌恶道:“你这是什么逻辑?放蚊子明明是添乱!还嫌文村的蚊子不够多吗?”
平头笑着说:“我们放的蚊子,是感染了沃尔巴克氏体的雄性伊蚊,也叫绝育雄蚊或益蚊。这些雄蚊跟村里的雌蚊交配后,雌蚊所产的卵将无法孵化。这样,蚊子就会一代代减少。这便是我们单位最新的灭蚊黑科技——以蚊治蚊!”
“好!”一辆小轿车开了过来。车门打开,是程博和七爷。七爷是走到半道被程博捎上的。程博已在车上向他解释清楚。
程博见围观的村民越来越多,就说:“上一轮驻村工作已顺利结束,我昨天到县委组织部作了汇报。新一轮驻村从明天开始,第一书记梁斌,就是放蚊子这位,他是我同事,以蚊治蚊的专家。相信在梁书记的带领下,文村的明天会更好!”
七爷赞叹:“那是肯定的,还没报到就治起蚊子来了,效率第一!”
梁斌谦逊道:“可我跑了两趟,才放了十万只益蚊,摩托车装不了许多。”
“剩下的四十万只,我给你带来了!”程博说着打开后备箱,里面塞满了益蚊盒。
众人各拿几盒到不同的地方放飞。
益蚊飞过的天空,格外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