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勇于创新

作者: 矣勇 陵阳

迎难而上,勇于创新0

【人物简介】 高誉,男,汉族,中共党员,现任云南省玉溪第四中学校长,是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特聘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云南省第一届教育督导评估专家,玉溪市普通初中一级校长。担任校长18年来,5次被评为玉溪市红塔区优秀校长,2020年9月被玉溪市委、市政府评为“玉溪市优秀校长”,2021年8月获红塔区“2021年学科教学质量突出贡献奖”,2022年12月获玉溪市“兴玉教学名师”称号,2023年8月被评为红塔区初中名校(园)长工作室主持人,2023年12月被评为玉溪市首批基础教育名校(园)长工作室主持人。

【人生格言】 对工作的态度,决定着你人生的高度。

初次见高誉校长,是在一场盛大的名为“全民健身助省运 跑出活力新玉溪”的活动现场。高誉站在人群中,身着浅蓝色的队服,显得格外精神,身旁队友高擎的“一路向阳队”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一路向阳,充满活力与激情,是高誉和他所带领的玉溪第四中学团队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在玉溪市的初中教育领域,玉溪第四中学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而校长高誉就是那位精心雕琢这颗明珠的能工巧匠。从教33年、担任校长18年,他将自己的满腔热忱倾注于教育事业,执守初心,迎难而上,勇于创新,着力打造孩子们学习生活的成长乐园、教师实现梦想的精神家园、党和人民满意的优质学校。

从教坛新秀到力挽狂澜的领航者

1991年7月,高誉从云南师范大学体育系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怀揣爱与责任,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他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观摩他们的课堂,汲取教学营养,在不断摸索中成长。他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比赛和活动,不断反思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方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更加关注教学中情感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和价值。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高誉从一名教坛新秀成长为学校能够独当一面的教学能手,因为成绩突出,先后担任副主任、主任、教学副校长等职务。

工作33年来,高誉始终扎根教学一线,连续29年承担初三毕业班教学任务,先后获得“红塔区初中体育教学优胜一等奖”“红塔区体育学科教学质量突出贡献奖”,荣获“红塔区首批新时代骨干教师”“红塔区首批新时代卓越教师”“玉溪市兴玉教学名师”称号。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06年3月,高誉以第一名的全市招考成绩应聘担任了玉溪第六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玉溪六中的生源80%以上为农村、山区孩子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优秀学生流失严重,学校面临发展困境,办学举步维艰。“思想孕育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要改变学校薄弱状况,就必须改革!”到任后,高誉带领学校领导班子认真调研和反思,抱着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确定和出台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学校各项改革工作。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学习借鉴国内先进学校经验,结合玉溪六中的特点,全面推行“分组合作、学案学习、精讲多练、信息反馈,预习交流、展示提升、点拨拓展、达标测评”的“四步四环节”教学模式。

经过几年的改革,玉溪六中校园环境焕然一新,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成效显著,教育质量稳步提升。2007—2019年的12年间,玉溪六中连续12年荣获玉溪市红塔区学校目标管理考评一等奖。12年间,玉溪六中共有336人考入玉溪一中,3000多人考入普通高中,多名学生高中毕业后考入清华北大。

在学校面临重重危机之际,高誉带领团队力挽狂澜,历经十余年的长途跋涉,将一所优质生源流失严重的学校打造成了省内外同行纷纷前来“取经”的改革创新特色校,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2011年7月,玉溪六中被评为“全国特色学校”。

与师生同行,践行教育家精神

2019年8月,高誉调到玉溪第四中学任党总支书记、校长。“玉溪四中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但在时代的浪潮中也面临诸多挑战,随着优质学校、私立学校一所所建成,优质生源大量流失,传统教育理念和模式、课程架构、学校管理等都难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面对挑战,高誉毅然肩负起重塑学校辉煌的使命,又开启了一场教育变革之旅。

高誉十分重视学校文化的培育,认为好的学校文化是滋养师生心灵的源泉。在高誉的带领下,玉溪四中在传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融入创新元素,精心培育“和”文化,秉持“创新发展 和谐教育”理念,确立了打造“环境优美、仪表优雅、品行优秀、校风优良、教育优质”的“五优”名校的目标。校训“和真 和善 和美 和乐”如同一座明亮的灯塔,为师生指引着追求真善美的精神方向;校风“干净利落 生动活泼”则生动地描绘出校园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青春画卷;教风“平等博爱 创新超越”深刻地体现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高尚情怀;学风“快乐快捷 善学善做”犹如激昂的号角,激励着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勇往直前。漫步在玉溪四中校园,你会看到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球场上奋力奔跑的阳光少年,文化长廊里看书下棋的学生,听到教室里传出的琅琅读书声……

“学校领导者,不应该是坐在高位上的指挥官,而是那个愿意走进课堂,与学生共读一本书、与教师共解一道题的‘同行者’。”高誉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高誉的勤勉务实,体现在日常工作的点滴之中,每天清晨7点前在校门口迎接每位师生到校,无数个夜晚10点后才离开校园,这一坚持就是十多年。他深入教育教学和教学研究的前沿,把握教学指挥权,推动教学管理向纵深发展,向管理要质量和效益,主持国家级课题《教师利用网络开展协同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荣获一等奖,还被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评为“全国教育科研杰出校长”。担任校长18年来,他努力践行教育家精神,潜心研究学校管理,成为教师教育和教学的示范者和引路人。在高誉的示范推动下,玉溪四中教学秩序井然,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屡创新高,收获了累累硕果。学校中考成绩始终保持在全市同类学校的前列,2019—2024年,在玉溪市93所初级中学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中,连续六年荣获一等奖。

促进专业发展,彰显人文关怀

“教师是提升质量的关键,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校长的重要使命就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高誉介绍说,玉溪四中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坚持行政推动、集体参与、领导带头、制度保障,只有这样,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学术研究水平提升才能有保障。

高誉带头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激发教师思考,用自己的行动带领教师阅读专业书籍,进行课题研究。完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教师成果奖励、教师发展规划等制度,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要求每位教师制定发展规划,从职业道德、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发展规划等方面认识自我,确立适切的发展目标,唤醒专业发展自觉,使自己成为专业发展的主体。精心打造“走出去、请进来”的双向互动培训模式,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开辟了快速通道。同时,强化教师交流与合作,定期举办校内教学研讨活动、教学经验分享会等,营造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实现教师的优势互补、共同进步。为加速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持续开展师徒结对活动,通过教学研讨、课堂观摩、经验传授等多种活动形式,助力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迅速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让教育的火种代代相传。

高誉认为,学校管理是文化的管理,是“心”的管理。一直以来,高誉始终将关心关怀每一位教职工列为学校的重要工作,秉持“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的理念,真真切切地从细节着手,多方面关心教职工生活,把温暖和关爱送到每一位教师心坎上,让教职工时时处处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学校周老师检查出患有癌症,高誉得知后,迅速组织教师轮流前往医院陪护,给予周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他还鼓励周老师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听从医生的嘱咐,放下心理包袱和思想负担,积极配合治疗,全力以赴战胜病魔,早日回到美丽的校园。

在关爱学生方面,同样不乏动人故事。家庭困难学生小李被诊断出患有重大疾病,面对高昂的治疗费用和漫长的康复之路,学生家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高誉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组织全体师生迅速行动起来,发起了一场名为“携手同心,为大病中学生传递温暖”的爱心捐款活动。活动得到了广大师生、家长和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与支持,学校全体师生捐出善款共计6万多元,为小李的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小李的家长感激地说道:“在我们最艰难的时刻,高誉校长组织的师生捐赠与慰问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打造特色,提供多元发展路径

“学校有特色,教育更精彩。打造鲜明的办学特色,是学校走向名校的必由之路。”高誉说,学校通过构建有利于学生潜在优势和兴趣、爱好发展的新的教育构成形态,以“基础性全面发展+较高水平特长发展”思路,为教育难题“破冰”打开了一条新的通道。近些年来,玉溪四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打造出了啦啦操、网球、足球三大特色项目。

玉溪四中的啦啦操队堪称学校的一张亮丽名片,她们在全国的舞台上屡获佳绩。2019年,啦啦操队应邀到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2024年,在七彩云南“勤锻炼”校园健美啦啦操联赛(曲靖站)中,啦啦操队再次惊艳全场,一举斩获六个第一名。大课间操“哈尼宝贝”更是风靡全校,每日课间学生欢快舞动的身姿,彰显出青春学子的蓬勃力量。

网球社团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蓬勃发展,怀着对网球的热爱,社团成员们刻苦训练,代表玉溪市出征云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并荣获17枚金牌,在2023年云南省校园网球四级联赛中,勇夺总决赛男子、女子团体第一名,众多运动员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优秀运动员称号。

作为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玉溪四中的足球运动氛围浓厚,各班、各年级均组建了男女足球队,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足球赛事。学校男子足球队在省、市重大比赛中表现出色,代表玉溪市出征云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荣获男子乙组第四名,在玉溪市青少年(学生)足球联赛市级选拔赛中,连续五年勇夺初中男子组第一名。

这些特色项目不仅强健了学生的体魄,强化了学生的兴趣和技能,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团队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助力他们从特色项目的参与者成长为全面发展的卓越人才。2024届毕业生赵郭泓润就动情地表示:“在高誉校长带领下,学校坚持有教无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优,为成绩一般的同学夯实基础,啦啦操队、篮球队等为有文体特长的同学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我们将带着母校的殷切期望和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以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心砥砺前行,写好属于新时代青春追梦人的华美乐章!”

此次采访前夕,高誉刚刚从昭通市作讲座归来。作为玉溪市优秀校长、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近些年,高誉常常被省内各地教体局和学校邀请前去传经送宝,对当地学校办学工作进行指导,而他也会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办学治校的成功经验和创新举措。

近几年,随着玉溪四中在初中教育领域的影响力与辐射力不断提升,玉溪四中多次举办高规格、深层次的教学研讨活动,吸引了来自云南省内各地近百所学校校长、教师踊跃参与,营造了浓厚的教育教学研究氛围,成为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生动典范。“目前,玉溪四中与省内多所学校建立了校际互访机制,互派教师交流学习,联合开展课题研究,共同攻克教育教学难关,希望通过这些举措,能为推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贡献积极力量。”高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