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路径

作者: 李晓燕

邢台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路径0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发布后,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邢台市成为乡村旅游民宿发展的热门选择之一。文章探讨了当前邢台市民宿的发展现状和挑战,如经营管理水平偏低、资源配置不合理、行业规则和法律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策略,包括优化规划布局、深挖文化内涵、加强引导与规范、创新经营模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增强要素保障。这些举措致力于提升邢台乡村民宿的整体竞争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自2018年《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发布以来,乡村振兴的蓝图已逐步展开,从初步构建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与政策体系到进一步优化并完善这些制度和政策体系,再到未来展望,即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到2050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在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乡村旅游民宿的发展,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邢台市位于河北省南部,这里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山地、丘陵、平原等多样地貌,还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将军墓镇内阳村、千年古村落黄岔村、南石门镇崔路村、邢台县皇寺镇、鱼林沟村等村落的独特魅力为邢台市发展乡村民宿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邢台市内丘县杏峪村的精品民宿集群依托当地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优势,成功入选《2024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充分展现了邢台乡村民宿产业的广阔前景。此外,邢台市正着力构建“一城两翼”旅游发展格局,其中西部的百里太行旅游产业带已初具规模,为乡村民宿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乡村民宿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推动邢台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其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升邢台乡村民宿的品质和服务水平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乡村的全面振兴。然而,邢台乡村民宿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如缺乏整体规划、资源配置不合理和经营管理水平整体偏低等挑战。因此,探讨邢台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路径,不仅可以解决当前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探索更加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升乡村民宿产业的竞争力和亲和力,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从而实现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现状

邢台市的民宿分布具有地域特色,依托不同的地貌和文化资源。其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涵盖了多个特色村落,如前马场古民居、英谈古寨、渐凹村、王硇村、小戈廖村等。这些村落以景区为依托,以古民居建筑为载体,融入文化与创意元素,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精品民宿村落群。据统计,邢台市目前拥有重点乡村旅游企业200多家,其中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7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0个,精品民宿示范点达90多家。数据显示,民宿市场规模持续攀升,年均增长率超过50%,展现出惊人的增长速度,这表明邢台市在乡村旅游领域的资源储备和发展潜力十分可观,为推动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民宿以其独特的文化韵味、个性化服务体验以及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迅速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成为旅游住宿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邢台乡村民宿市场接受度较高,且有持续增长的趋势。

根据对邢台乡村民宿顾客的调查发现,乡村民宿市场的受众非常广泛,既有追求性价比的“穷游”群体,也有注重品质的高收入“富游”阶层。31~50岁年龄段和月薪8000元以上的中高收入群体成为民宿市场的主力消费群体。乡村民宿顾客趋向于选择民宿作为短途出行的首选,尤其是周边游和乡村游领域,游客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游客不再局限于短暂的一日游,而是更愿意选择以民宿为落脚点,深度融入乡村文化,沉浸式体验乡村的独特魅力。他们对个性化和差异化住宿体验的需求日益增长,民宿以其独特的文化韵味、个性化服务体验以及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面临的挑战

当前邢台市乡村民宿虽然取得了阶段性发展,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挑战。整体而言,邢台市乡村民宿的经营管理水平整体偏低,不少民宿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和标准化服务流程,导致游客体验不好,这种现象直接影响了服务品质和游客的满意度。部分民宿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未能充分进行科学规划,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邢台市西部山区,民宿分布密集,特别是路罗镇和浆水镇,其依托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发展了各具特色的民宿,而邢台中东部地区则缺乏民宿服务,这限制了整体的旅游发展。另外,乡村民宿的发展,给乡村环境带来了压力和安全隐患,这些都影响了邢台乡村民宿的整体形象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提升乡村民宿的整体规划、科学经营、提高管理水平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乡村民宿行业规则和法律制度尚不健全,导致市场监管覆盖面和效率不足,增加了经营风险。乡村民宿在消防安全、卫生标准等方面缺乏明确的规范和监管。同时,乡村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的问题较为明显。山区民宿所在区域在交通、水电、通信、医疗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短板,这种配套不完善的情况直接影响了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此外,民宿在建设用地和房屋产权方面的保障不全面,限制民宿的发展空间和投资吸引力,导致一些乡村民宿经营者难以进行长期投资。

发展策略

邢台乡村民宿的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促进乡村旅游的品质提升和转型升级,同时带动当地群众实现就业与增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提供有力支持和积极助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需优先解决当前邢台乡村民宿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制定和实施一系列高质量发展策略,有效提升邢台乡村民宿的整体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优化规划布局,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为推动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邢台市需将民宿发展纳入整体旅游规划,确保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相衔接,这不仅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益,还能在更广泛的层面上保持乡村民宿与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与可持续性,更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通过科学规划,可以合理利用和优化资源配置,避免无序发展,保护乡村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杏峪村就是一个成功案例,通过整合当地资源,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宿集群,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丰富文化内涵,加强产品建设。乡村民宿不仅仅是住宿的地方,更是体验乡村文化的重要窗口。深入挖掘和丰富乡村文化内涵,加强民宿产品的文化建设是乡村民宿发展的重要抓手。保护与传承乡村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模式,将现代元素融入其中,使乡村民宿产品更加多元化和丰富化。例如,小戈廖村通过发展民宿旅游,不仅激活了当地的自然风光,还提升了乡村的文化价值,为游客提供了深度的文化体验。

引导规范发展,加强品牌引领。在乡村民宿产业的发展进程中,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和规范,避免无序建设和盲目复制,确保民宿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民宿的市场竞争力。文旅部等《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引导规范发展,加强品牌引领”,旨在通过明确标准、强化监管和品牌建设,推动乡村民宿行业实现健康、有序发展,提升民宿的整体形象和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旅游体验的需求。

创新经营模式,提升服务质量。随着旅游消费的升级,游客对民宿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因此,创新经营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是提升民宿竞争力的关键。这包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同时也要注重服务的标准化和专业化,确保服务质量的稳定性。例如,河北省易县西陵镇五道河村的听松书院,它不仅提供住宿服务,还提供国学教育和非遗文化体验,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提升了民宿的附加值。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通达性与便捷度。基础设施是乡村民宿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改善交通条件、提升污水处理能力等,可以提高民宿的通达性和便捷度,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这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还能提升民宿的整体形象和服务质量。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和便捷的住宿环境,同时也有助于保护和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强化要素支撑,创优文旅发展环境。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为乡村旅游重点村和特色民宿建设提供指导和遵循,创建一个良好的文旅发展环境。这包括提供政策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同时也要加强监管,确保民宿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例如,邢台市出台《邢台市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发展旅游业促进乡村振兴的工作方案》,为乡村旅游和民宿发展提供了明确指导和支持,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邢台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策略实施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布局,深度挖掘乡村独特的人文底蕴,引导乡村民宿规范发展,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经营模式,加强乡村道路建设,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强化要素保障等多方面措施,能够显著提升乡村民宿的品质和服务水平,推动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这些措施不仅能够促进村民就业和增收,还能有效改善乡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为邢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进而提升乡村民宿的市场竞争力和服务质量,既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又推动当地经济的增长和乡村的全方位振兴。这些策略的实施不仅能够解决当前邢台乡村民宿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还能够为邢台乡村民宿的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当地各级政府、企业和社区应共同努力,协同推进这些策略的实施,以确保邢台乡村民宿能够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课题项目:2024—2025年度邢台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邢台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究”(XTSKGH2024108)。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