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森眼光

作者: btr

托马森眼光0
西岸的无用阶梯吉尼斯

“托马森”是日本艺术家赤濑川原平发明的概念,意指“附着于建筑物且被保存得很美的无用之物”。在日本,托马森种类繁多:四谷并不通向任何地方的纯粹楼梯、江古田站被弃用的售票窗口、御茶水三乐医院的无用门、并未遮挡任何东西的庇檐、如同“空中版画”般的原爆型(原子弹爆炸的核裂变瞬间)旧建筑痕迹、被“阿部定”(拦腰截断)的电线杆……它们都像巨人队的棒球手托马森一样,挥棒出击却落了个空。托马森是都市的息肉,是从混凝土中诞生的亡灵,是城市新旧更替时悄悄喘息的尸体,是无用的不动产。

托马森眼光1
鲁迅公园里助人为乐的路灯
托马森眼光2
上海老城厢里的无用窗
托马森眼光3
淮海中路上的二维码
托马森眼光4
新的明天
托马森眼光5
桃江路上的上海气
托马森眼光6
蓬莱公园里的无字碑
托马森眼光7
番禺路上的替补维纳斯
托马森眼光8
五原路弄堂里的迷你佛
托马森眼光9
离垃圾箱一步之遥的小丑托马森

受赤濑川原平的《上街!寻找超艺术托马森》鼓舞,我带着“托马森眼光”重新走上了上海街头。新的视觉维度让人兴奋,且在这新旧交替更为迅速的大都市里,寻找托马森因难度更高而充满乐趣;同时,托马森的某些地域性变种让人惊奇。在西岸,我找到一处并不通向哪里的螺旋形豪华楼梯,堪称无用楼梯的吉尼斯;在鲁迅公园,我找到一根被“阿部定”的电线杆,它的顶端转而支撑倾颓的树木,而让灯泡部分在低处发光;在文庙街区的无用窗上,我发现梦的编号;在淮海中路的大理石墙上,我发现了最新的二维码托马森。至于拆迁街区的黑板报上留下的一部分“新的明天”,以及信箱上的“上海气”,应该属于文字托马森的范畴了,它们都仅离无用的垃圾一步之遥却依旧让人眼前一亮,就像那位躺平的小丑。

(责编:常凯)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