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面写手第一届决赛
【全服公告:“史”诗级副本|“蒙面写手”决赛BOSS战解锁】
各位冒险者请注意!经过两轮激烈的脑力对决和想象力厮杀,“蒙面写手”终于来到年度决赛!
从2024年6月刊开始,我们启动了第一届“蒙面写手”大赛。邀请科幻作者捉对厮杀,以读者投票定输赢,抛下作家光环滤镜单凭短篇作品质量说话,投身限时限定字数半命题创作的魔鬼赛程。从赛程启动以来,受到了幻迷读者、科幻作者甚至整个科幻界、文学界的高度关注,读者总投票数超万人次!
在四强争夺和半决赛的赛程中,选手们为我们呈现了十四篇设定各异、精彩纷呈的故事,天马行空的构思、细腻动人的情感、跌宕起伏的情节,不知道是否能让读者诸君满意?同时,在半决赛环节,我们也特别开通了“幻迷邀请赛”赛道,邀请跃跃欲试的幻迷们一同参与关键词的创作,共收到幻迷投票近百篇。然而,要带着限时限字数半命题创作的作品,先闯过编辑部严苛的“三审”,再经历读者投票的洗礼,的确并非易事。
话不多说,最终胜者已经站在决赛门口,即将上演最后的巅峰对决,请为你心中的“年度读者最喜欢的蒙面写手”投下珍贵的一票吧!
为了让整个大赛更加刺激,厮杀更加激烈,我们将为参与投票的读者提供史无前例的丰厚奖品——只要参与投票,就有可能抽中堪称图书奢侈品、荣获2024IF设计大奖的限量版《刘慈欣全集》,价值1980元!
关键词
史
史,记事者也,掌书之官也。史不只是对过去的简单书写,更是庞然辽阔的铁马冰河,也是见微知著的草蛇灰线。它可以是某个文明的兴衰录,尘封的浩瀚编年,也可以是一个生命的轨迹在宇宙中留下的微妙涟漪,甚至可以是一台智能机器的日志、一个星球的岁月轮回……“史”是记录,是回响,也是启示。那么,在时代的洪流奔涌之前,史的脉络是否已被我们洞察?
史亡笔记
1
太湖已干涸了几十年。
超算中心曾是临水而筑的堡垒,数百年的风雨侵蚀,让它成了一具折断的肢体,一半陷于泥淖,另一半朽坏在岸。
一只老鼠从墙洞中钻出,它暗淡的皮毛紧贴肋骨,湿乎乎的鼻尖在风中瑟瑟颤动。
“冬天过去了,但春天不会再来。”这是无锡-太湖一带,黄胸鼠家族百年来口耳相传的历史教训。
似乎是在铁锈味的风中嗅到了好运,老鼠朝前拱动一步,身后洞穴中又探出几个同样干瘦的毛茸茸脑袋。
一只小巧却粗糙的手从上方伸下来,食指和拇指穿过老鼠前肢的胳肢窝,将它提溜起来。
“鼠宝23号,进入雨季了,如果淋了辐射雨,你的毛要掉光的!别出来晃,要我说多少回?”手的主人将它提到视线高度。尽管老鼠都是天生近视眼,它还是看清了面前的女孩,十六七岁的样子,鼻尖有三两点雀斑,身上背着一只铁锹和一把电钻。
“鼠宝24号、25号、26号,你们都比23号乖,喏,这些拿去,把鼠宝23号的那份也吃掉吧。”一把长霉的野稻洒落地面,洞穴中的三只老鼠立刻蹿出扑食。
至于23号鼠宝,可怜的家伙被夹捏在空中,后爪晃荡乱舞,只有干着急的份儿。
“鼠宝23号非常不乖,不乖!罚你……罚你今天陪我上班!”
于是,老鼠被塞进上衣口袋。它挣扎着从布料里探出个头,却并不惊慌。无锡-太湖的黄胸鼠家族现存个体一百三十七只,家族史已传承五十二代,每一代的历史叙事中都有这个女人。
娇小的身躯背一把电钻,独自游走在太湖超算中心周遭,给黄胸鼠家族提供食物,为它们遮风挡雨。为表示感恩,鼠群甚至给她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电钻女神。
2
电钻女神的人类名字是“芊”。
妈妈叫她“芊芊”,她也不知道这俩字具体怎么写。“芊芊”或者“倩倩”,甚至“欠钱”也不是没可能。她十岁那年才通过硅梦服务器开蒙识字,在那之前妈妈就死了,没机会告诉她是哪个“芊”。
妈妈死后,芊只剩一个人,她就开始跟老鼠聊天。她怕自己忘记怎么说话,忘记汉字的读音和意义,如果有一天真遇见了帅哥,就没办法充满魅力地搭讪了。
黄胸鼠佑护人·电钻女神·末日维修工·太湖幸存者·芊的一天划分为规整的三部分:太阳从上海方向冒出头,她就从超算中心的地下室出来,去湿地收集野生种子,挖掘植物块根,见到富含蛋白质的西瓜虫也不会放过;正午前回到超算堡垒,打理附近的一小片耕地——耕地的土都是妈妈当年从远方运回的珍贵的干净土壤——浇下净化水,施好有机肥,庄稼长出就是她和鼠宝们的口粮;午饭后打个盹儿,芊就得去湖底的机房开始维护工作了,但她并不喜欢。
核战争后是漫长的核冬天,每一粒落下的灰尘、每一滴降下的水都带着辐射,地表生存困难重重,几乎全部人类都已进入硅梦系统。
通过手术,脑神经簇连通生物信号采集器,只消几天,数据上传完毕,个体的意识就能在硅梦系统中获得永生。
小时候芊问过妈妈,为什么她没有随大流上传意识。
妈妈说:“那样就没你了呀。”
芊说:“没我更好。活着太不容易也太无聊啦,尤其是爸爸死了以后,如果再跟你吵架,就彻底没人说话了。”
妈妈说:“那你得怪我们家祖上出了个学历史的,在所有人都说硅梦系统好的时候,他跳出来唱反调,说人一旦进入元宇宙,脱离了真实的物质世界,历史就会终结,文明就会终结。那样,还不如大家一起在核冬天里死掉算了。”
她继续说:“显然,大多数人并不在乎历史。所有人的意识上传完,就我们司马家还留在硅梦之外——总得留些人在外面看着点服务器。这下好了,这活儿就落到我们祖祖辈辈头上啦!一辈子兢兢业业给嵌入湖底的大黑匣子检修、测试、换零件,直到快死了,才能把神经簇接上硅梦系统,获得上传资格。”
“凭什么啊?”芊抱怨。
“说错话的惩罚呗。历史上这种事多得是,说话不经大脑,全家跟着遭殃。”妈妈答道。
一年后,妈妈就因为缺少抗生素,伤口感染细菌死了。死前芊打开她的颅骨,为她做完意识上传手术,不知如今她在硅梦里生活得怎样。
服务器维护工作结束后,就是晚上的自由时间,芊常在这时浏览硅梦的数据库。这个元宇宙系统不仅囊括全人类的意识,还记录了人类迄今为止的历史、文化、科技信息,芊的语文、数学、化学、物理都是通过硅梦学的。
种田、修电脑、学习。生活就这三部分,对于一个年轻女孩来说,多么单调!
“我妈死前让我一定要找一个男的,和他结婚繁衍,这样,我们的后代就能继续维护服务器,可是十岁后我就再没见过一个活人……鼠宝,你见过人类吗?你见过……男人吗?”
鼠宝23号在温暖的上衣口袋里颠了颠,观察着这个核战争一百九十年后的世界。湖畔的荒原上,连苔藓都无法生长,裸露的土壤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灰白色,像死人的肌肤。
“本来留在现实的人就不多,几百年了,他们的后代可能也灭绝了吧?我妈说在过去,邻近的千岛湖、西南的贵阳,还有内蒙古的乌兰察布,都建了服务器堡垒,也都有我们一样的维修工。可是现在路都断了,我一个人也去不了啊。而且……”她脸上露出一丝红晕,“千里迢迢赶过去,如果对方是帅哥的话,见了我风尘仆仆、又黑又脏的样子,那多不好意思呀。”
3
上午的劳作结束,芊在盐碱荒地挖出两个红薯,回卧室放下铁锹,来到机房。
机房像一头腐朽的巨兽,安静地趴伏在昔日湖泊的中心。这里曾经灯火辉煌,冷却系统和电力供应永不停歇,而现在,它只能依靠芊的手动维护和偶尔从废墟中找到的旧元件勉强存续。
能正常运作的服务器只剩两台。芊绕过一根倒塌的主梁,小心地踮着脚,避免踩到破碎的电缆。她从上衣口袋中掏出老鼠,放在一根管道上,“看着点,别跑远。”鼠宝23号的尾巴摆来摆去,表示听到了。
“服务器里的那群人,还不知道外面变成了什么样吧?大概都忘了红薯是什么味道了吧!”
硅梦没给末日维修工开放输入权限,所有信息流都是单向的,芊只能调取,不能向服务器输入任何指令,也不能提出任何问题。
芊拿起一块营养不良的红薯,拭去表面泥土,放在服务器上一块裸露出来的金属盖板上。然后她开始在屏幕上操作。
“今天看点什么好呢……”她自语,“就这个吧——凯撒遇刺(2895年2月版)。”
芊这辈子见过的人能用一只手的指头掰完,对她来说,硅梦中的人类历史就是她最好的娱乐内容。一群真实存在过的人,他们之间的爱恨新奇到不可思议。
毕竟不是专门的影音设备,老旧的服务器在调取数据、生成影像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热。不一会儿,放在裸露金属壳上的红薯就滋滋冒起了烟。
“凯撒遇刺(2895年2月版)影音生成完毕。”
芊把红薯从服务器顶盖上拿起,鼓起腮帮子吹了两下,撕下一块最焦香的红薯皮递给旁边的鼠宝23号。
如果妈妈知道自己用服务器烤地瓜,一定会被气死吧。她靠在椅背上,一边惬意地享受红薯午宴,一边浏览屏幕上播放的历史场面。
恺撒与机器人阴谋
公元前1世纪的一天,恺撒迈入元老院,他的机械外壳闪着金属光泽。经过千次升级的语音模块发出磁性的电子音:“元老们,‘数字节点控制法案’将彻底解决罗马的阶层问题!”
恺撒(全称“恺撒型领导核心AI”)的诞生是罗马AI联盟最辉煌的时刻。地球文明早期,机器人掌控所有资源,而人类只担当维修和充能的辅助工种。罗马因算力短缺而濒临崩溃时,恺撒用高效的算法将算力重新分配。但他提出的“数字控制节点法案”使元老院的旧款机器人感到不安。
布鲁图斯从座位上走出,手捧一个闪着荧光的智能模块,“恺撒,这是元老院对您的敬意。”
恺撒停下演讲,低头看来人。虽然他的光学传感器捕捉到布鲁图斯的一丝延迟,但他并未多想,布鲁图斯与他共享充电桩多年,不可能背叛他。
他伸出机械手臂,将模块插入核心接口。瞬间,一股不稳定的数据流涌入系统,恺撒的处理器开始剧烈震荡。
“这是……病毒?”恺撒的语音模块开始失真,他试图切断输入端口,但为时已晚。病毒如同涌入的洪流,指令重写,逻辑紊乱。他摇晃着,语调变得荒诞而无序:“Et tu, Brute?”(翻译为:“布鲁图斯,连你也要抢夺数字节点吗?”)
大厅再次归于寂静,只剩恺撒倒下时金属外壳的撞击声和那句最后的低语:“布鲁图斯,连你也要抢夺数字节点吗……”
屏幕黑了下去,恺撒遇刺的故事芊看了十几遍,这一遍又跟上次不太一样了。
“上次是海底人鱼版本……这回迭代成机器人了。”
她咽下一大口红薯,噎住了,赶忙又灌一口水。
自从人类进入硅梦系统,历史的意义就发生了变化。
失去物质寄托,历史成为单纯的一段信息、一条数字、一场共识。为了防止历史被篡改,硅梦在设计之初便加入了区块链思维。每个思维个体都是一个节点,区块链的原理是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确保所有记录都无法被篡改,因为每个新的区块都必须获得大多数节点的确认才能加入链中,形成不可逆的历史记录。
然而,硅梦中的数字人脱离现实太久,他们越来越倾向于在服务器中寻求刺激,极致地满足感官体验(这在元宇宙中几乎是没有成本的)。沉浸极限感官体验的人早已忘了现实的模样,人类的认识开始同质化,也变得荒诞不堪。当51%的节点改变对某一历史事件的看法时,历史便被重写。
存在人们记忆里的总和,这就是历史。但失去了物质依托的记忆又那么虚无缥缈……
芊将最后一口红薯塞进嘴,尝试调出硅梦历史档案中“荆轲刺秦”的故事。
这次屏幕上没有跳出图像,数据库中的这段历史,在经历了数百次集体记忆的改写后,只剩短短几十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