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的褒奖(下)
作者: 飞氘编者按:
在上一期刊登的本文上半部分中,作者重点介绍了民国初年,中国官方机构颁发给科幻作品的第一份“奖状”,即柯南·道尔的作品《电影楼台》在通俗教育研究会的调查和审核中获得的小说“甲种褒奖”。然而整体来看,在当时获奖的科幻小说并非只有一篇。本文我们将接续上篇,讲述“通俗教育研究会小说股”的选稿单中的其他几篇影响深远的科幻作品。
通俗教育研究会小说股的工作是对优良小说给予奖励与提倡,对不良小说进行劝导或查禁。所查禁者,均为国人自著作品,多是淫秽小说与黑幕小说。不过,当时大量的图书会选择在上海,尤其是上海租界出版,所以“查禁”的实际效果很有限。
在刘嘉恒所著《通俗教育研究会史》附录《通俗教育研究会审核小说一览表》中,笔者注意到了一些算得上科幻的作品(英文名为笔者据其他学者的研究所补):
上等给奖:
《电影楼台》(The Doings of Raffles Haw,林纾、魏易译)
上等:
《洪荒鸟兽记》(Lost World,李薇香译)
《飞将军》(The Angel of the Revolution: A Tale of the Coming Terror,天游译)
《科学家庭》(法国蒙台氏原著,天笑生编译)
《电妻》(蒋景缄著)
中等:
《身外身》(蒋景缄著)
《梦游二十一世纪》(杨德森译)
《秘密电光艇》(金石、褚嘉猷译)
《新野叟曝言》(陆士谔著)
《英德战争未来记》(东海觉我译)
《环游月球记》(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译)
《八十万年后之世界》(心一译)
《火星与地球之战争》(心一译)
《新旧英雄》(不才子编纂)
《魂游记》(傲骨译)
从相关报告来看,官方对于作品的评等有着比较充分的讨论。下面就以《秘密电光艇》为例,看看它是如何被评为“中等”的。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许多热衷于政治改革的中国精英将迅速崛起的日本视为东亚民族现代化的成功典范以及快速学习西方的中继站。日本作家押川春浪(1876—1914年)的作品,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被介绍到中国的。
1903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的科幻作品《空中飞艇》,译者“海天独啸子”在“弁言”中称赞此书“以高尚之理想,科学之观察,二者合而成之”,“著者为日本小说名家,久为学界所欢迎”。
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的胜利,更是被许多人视作了立宪对专制、黄种人对白种人的胜利。1907年,小说家徐念慈在《余之小说观》一文中以押川春浪为案例,说明小说可以作为“人心趋向之南针”:
日本蕞耳三岛,其国民咸以武侠自命,英雄自期,故博文馆发行之押川春浪各书,若《海底军舰》,则二十二版;若《武侠之日本》,则十九版;若《新造军舰》《武侠舰队》(即本报所译之《新舞台》三)、《新日本岛》等,一书之出,争先快睹,不匝年而重版十余次矣。以少于我十倍之民族,其销书之数,千百倍于我如是,我国民之程度,文野之别,不容讳言矣。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秘密电光艇》(日文名为《海底軍艦: 海島冒険奇譚》)于1906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讲述日本科学家樱木大佐“欲伸张国威,乃侨居海岛,制一秘密电光战艇”(1906年6月19日《中外日报》所载广告)的故事,由金石、褚嘉猷合译。其中,褚嘉猷与王国维等并称“海宁四才子”,曾从事反满革命,当过日本早稻田大学汉学教授,民国时代还曾为全国著名律师(《邑人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14年,商务印书馆再版该书。1917年3月21日,通俗教育研究会小说股召开了第35次会议,讨论《秘密电光艇》的评等即是会议内容之一。
是日午后二时三十分开会,列席会员二十五人,暂代主任戴克让报告谓:“……本日应讨论者,有《秘密电光艇》一书,此书前由本会审核,列为中等。兹会员毕君斗山主张列上等,故将冯君子衡原审批语油印,请就原批及毕君所主张者讨论之,以便决定其应列之等级。”毕君惠康谓:“原审谓是书不合科学原理,故置之中等,然鄙人细阅是书,尚能处处提倡爱国心,反顾我国,足资借镜,故拟改列上等。”冯君承钧谓:“小说之列上等者,虽不必十分优良,而其内容须毫无瑕疵,足资模范。本书于爱国思想,固尽力提倡,然爱国必有方法,必有作用,非徒托空言,岂仅此口头禅即为爱国乎?况其所叙事实,揆之科学原理,诸多未合。此书似不能改列上等。”高君步瀛谓:“此书应列上等、中等,仅系一部分问题,尚无何等关系,惟本会对于小说之列等,能否确定一标准以便审核,而免争议。”戴君克让谓:“此标准似亦难定,以阅小说与衡文无异,上中之间颇多轩轾。”徐君协贞谓:“此书既与科学原理相背,亦只可列中等。”毕君惠康谓:“主张中等者,既占多数,自应仍列中等,未便以本员个人意见遽违众议。”众赞成,遂决定仍定中等。(《通俗教育研究会第三次报告书》)
也就是说,最初的审核者是冯承钧(1887—1946年,字子衡,曾留学欧洲学习法学,后来成为重要的中外交通史家和交通史著作翻译家),他认为《秘密电光艇》“不合科学原理”,因此将其评为“中等”。而毕惠康(1871—1949年,字斗山,清末秀才,曾留学日本学习理化知识)细读后,认为该书能提倡爱国心,对中国读者有益,故主张改为“上等”。冯承钧则坚持认为“不合科学原理”是该书一大缺陷。最终,毕惠康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姿态,同意“中等”的评定。
就此看来,这些小说股的成员在评定工作中还是比较专业认真的。不但能够仔细阅读待评作品,还能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坦诚地提出真实意见,并在会上进行较为充分的集体讨论,最终给出结论。虽然这个组织的活动时间不长,其评审工作总体而言也谈不上有多大影响,但这种认真的评审态度,是很值得今天的科幻奖项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