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封信(外一篇)
作者: 陶沙岸教导主任冯广发来电话,唐升在父亲的橘园忙着装袋。
挂断电话,唐升依然不慌不忙,灌袋、锁口、搬上平板车,一袋又一袋。父亲说少装点,多跑两趟便是,急甚。唐升回道,学校有事,拉完这车得走。
让你不要牵挂家里,这点活我和你妈做得来,半年前,你从冇插过手,我们不也过得蛮好。父亲要拨开唐升捏车把的手,你去,我来。唐升不松手,不靠这一会儿。父亲绕到车尾,那你快些拉着走,也不容唐升分说,顾自低了头,半推半扶地跟车走起。回家吃夜饭啊!母亲在橘林深处喊话,声音穿过枝叶透出来。唐升回头,柑橘的馨香蜂拥而至,心底的笑不由漫上来,好。
冯广发挡在唐升进校园的必经之路,离学校足有数百米远。
校长,我得向您坦白一件事。唐升骑在摩托车上,盯着冯广发混沌的表情,满脸疑惑。半个多月前,背着您,我们学校的十名老师联名向县局写了一封信。冯广发忽地有点不好意思,一封表扬信,也可以说是请愿信吧。我看您在湖滨小学工作一十二年,年年先进,还是全县十佳校长。您跟嫂子一个镇上,一个村里,两头跑了十多年,您打那么多次报告请调镇上的中心小学,泥牛入海。大家气不过,鸣不平。唐升的眼光抛向学校,组织有组织的考虑。冯广发叉开腿,拦在摩托车前。校长,您知道,中心小学王校长下个月退休,是机会。我们推举您调往镇中心小学任校长,资历、能力、德行,您哪点不配?
天真。唐升苦笑着摇摇头,绕开冯广发径直驰往湖滨小学大门。
县教体局一高一矮两个领导跟唐升在会议室见面,相互简单做了介绍。高个子领导说是由下而上,先谈完教职工,再与校长交换意见。临出门,他问唐升上午去干啥了?回老家收柑橘。唐升脱口而出。远吗?高个子定定地看着唐升,问。就是镇边上的鹿角村,七八里地。唐升迎着探究的目光。
在学校食堂午饭后,县局领导不休息,一个个老师连轴谈话。尚未轮到教导主任,冯广发莫名着急,悄然拉上谈完话的张老师。张老师左顾右盼,期期艾艾地开口:局领导宣布了纪律,谈话内容保密,不得对外泄露,否则要追责。反正,他们这次不是来总结唐校长的先进事迹。
一见面,带队的高个子领导介绍自己是派驻教体局的纪检组副组长,领导临时安排的工作,局里未提前发通知。唐升知道他们主打猝不及防,哪会预通知?可他很淡定,甚至有点小期待,如同看见锈蚀十多年的齿轮终于松动。管他呢,与其一潭死水,倒不如起点波澜。半下午,桌上的手机嘀了一声,唐升瞟一眼,继续改完手头的作业。是冯广发的信息:情况有变,需冷静应对。唐升抬头望向窗外,神态平和。两棵高大的银杏树立在操场边,那是十二年前唐升栽下的。现在,它们每一片叶子都变得金黄,开始三三两两在风里飘落。
太阳快落山,唐升进了会议室。副组长坐在平常本属于他的专座上,招手让他坐到对面。副组长不动声色地说,这次来主要是核实一封举报信反映的问题。稍事停顿,副组长并没有询问他任何问题,笑着说老师们对他这个校长反映挺不错,不愧是全县十佳校长。唐升淡然一笑,仰仗大家看得起。收尾,副组长轻描淡写地问冯广发这人如何?唐升回道,不错啊,要不是我一直占着这位子,他早该做校长了。
冯广发硬是让唐升推着摩托走了三四百米才收住脚。唐升说自己绝对相信他,可他依旧一路絮絮叨叨解释,还从口袋掏出草稿,指指点点。您看看,就是表扬信,我们呼吁应该提拔重用您这样的十佳校长。起先,我们还猜测县局今天是来考察您,满以为表扬信起作用了。谁知来人居然是纪检干部,莫名其妙,难道我们好心办坏事了?他们反复问您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问您是不是经常回老家,是不是让学生去帮家里干农活。不就是这学期五六年级的学生去您老家果园搞了两次研学活动吗?他们居然都了如指掌!
沉寂一个月后,县局终于又来人了。这次来的是县教体局纪检组组长带队的调查组,一行四人,其中两人是会计。与上次一样,事先没有任何消息。
这回该做结论,为您挽回影响了。冯广发觉出校长这半年来的变化,劝他:这几天就不要回老家吧,您万一早上迟到了,不好。
唐升不以为然。
调查组刚进校门即通知将近五年的账簿都搬到会议室。接下来便是查账、谈话、走访。组长带人下午便赶到鹿角村唐升父母家,走访了周边农户,看到了坐在轮椅上正为果树剪枝的唐升母亲。
在学期行将结束的最后一周,县教体局通知唐升去谈话。
小会议室里,陈局长特意与唐升并坐在一排沙发上,政工科长在一旁记录。寒暄过后,陈局长切入正题。调查组认为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湖滨小学的工作总体不错。你有不足,也是细枝末节,无伤大雅。作为全县十佳校长,你是实至名归的,也间接说明了我们评优工作的公平公正。那个前后写了两封匿名举报信的人别有用心,局党组当然不会被他蒙蔽。但考虑到这个风波毕竟产生了负面影响,不利于你在湖滨小学继续工作。党组慎重研究后,决定调你到镇中心小学——局长端起杯子,也示意唐升喝茶——担任副校长,与一位年轻校长搭班子,帮帮他。望着平静的唐升,局长蓦地觉得他有点不可捉摸,不觉停滞了片刻,这也是考虑到你一直以来的要求,让你们夫妻团聚。
唐升含蓄地笑笑,不语。
你在湖滨小学做一把手这么多年,辛苦,年龄也快到坎,当个副校长,轻松轻松吧。
唐升含蓄地笑笑,依然不语。
中心小学比其他村小学高半级,副科级,副校长是正股级,等职安排,正常调动,旁人不会胡乱揣测。毕竟从最基层的村小学上调到城镇了。陈局长侧过身子,满面笑容。你还有什么意见要向组织提吗?
感谢组织关心。唐升似乎长舒了一口气,神色又不失谦恭。
没有了?陈局长扭正身子,审视唐升,直至他点了点头。局长似乎松了一口气,神色却不失关切。
唐升与冯广发的任职通知是同一份文件。唐升在第一时间收到冯广发的祝贺信息,他回了六个字:各得其所,同贺!外加三个烟花表情。
晚饭唐升喝了点,趁着酒劲夸老婆有智慧。老婆不解。唐升说,暑假调动没有成功,你说工作搞好了调不动,那就表现差一点,只要回镇里上班,一家人在一起,离父母也近,当个副校长都行。老婆哼一声,我当时是气急了,谁知还真有人告你状,举报你。唐升诡秘一笑,抬手招呼老婆靠近,我知道那两封举报信是谁写的。谁写的?老婆高度紧张,死死盯着唐升。
天机不可泄露。唐升往后一仰,酣然入睡。
三人行
你去叫胡紫涵来。陈局长吩咐。
小杨领来胡紫涵转身欲退出,被局长喊住。今天我随机看几所学校,“四不两直”,小胡开上你的私家车,就我们仨。局长抬头,看两位部下还有点发蒙,接着说,城乡结合,中小学兼顾,半小时后出发。
我先去加油,今天我只开车,其他一概不管。胡紫涵在局办公室门口跟小杨申明。办公室主任提拔走了,暂时空缺,本该副主任陪同局长调研,局长点了将,小杨不敢推辞。招录到教体局办公室才半年,但小杨知道“四不两直”就是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小杨在脑壳里迅速捋了捋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既是“四不两直”,自然可以略过与调研单位的对接,只需酝酿一下调研点、带上本和笔。备好茶水后,小杨静静凝视着窗台上的小绿萝,等待光与阴由左至右缓缓漫过它柔嫩的叶片。
第一站去哪?陈局长在后排坐定,眯起眼。胡紫涵头侧转,看向小杨,意思明显不过,局长未交代基教股安排行程,这当然是局办的职责范围。小杨扭头征询地望局长,按您的要求,一天时间大概能跑三四个点,是不是中小学各看两所?先去县一中,再……陈局长用手势止住小杨后面的话,按你说的,先去县一中,接着去哪等会再说,随机。
胡紫涵连着嘀了几声喇叭,县一中传达室的玻璃窗方拉开,伸出保安的半截脑壳与一只手。那只手指了下道闸上的“学校重地,闲人免入”,旋即缩回,啪地拉上窗户。胡紫涵描成一线的眉毛挤了挤,侧过头,小杨会意,立即下车去同保安交涉。胡紫涵从后视镜瞅见局长还在假寐,而车外小杨仍在跟保安解说,她只好下车去帮几句腔。
保安铁面无私。
你没有告诉李校长局长要来调研?胡紫涵问小杨。
局长说了是“四不两直”,我怎么能告诉他!小杨理直气壮,转眼看出胡紫涵稍显复杂的眼神,心又有点发虚。我知道一扇小门,进去就是学生食堂,真正可以直插现场。
插个屁。胡紫涵心里哼一声。
三人来到洗刷间,几个妇女拿着塑胶水管,正朝地上一溜装满碗碟的塑料盆泚水冲洗。你们都是这样洗碗吗?局长笑问。滋——滋——无人理睬局长。三人转入备餐间,各类菜蔬摊一地,地面水淋淋的,他们只得在菜与水的缝隙中艰难前行。一路举着手机拍照的小杨差点摔倒在进灶间的过道。胡紫涵轻声问小杨怎么知道这个小门。小杨压低声音,我在一中做过校务代过课,在这吃了一年的学生食堂。原来是这样。小杨又看到了胡紫涵眼里的复杂神色。
进学生宿舍倒是畅通无阻。可局长到了三楼不想再上去,楼梯间的公共厕所实在太熏人。小杨,你把这些照片全部发到校长群。局长指着污水横流的厕所,现在就发,标明是县一中哪栋学生宿舍第几楼。
刚来到一栋教学楼前,王副校长匆匆赶来躬身作揖,陈局长,得罪得罪,不知道您来了,有失远迎啊!又转头对胡紫涵说,胡股长,你这就见外了,怎么不预先来个电话?胡紫涵做委屈状,冤枉,局长这次是“四不两直”,办公室小杨安排的,我是司机兼随从。王副校长俨然此时才关注到小杨,哦,这样啊,小杨从我们这考走了,今天是衣锦荣归呀。语气里似乎有所包涵。怯怯的感觉在小杨脸上转瞬即逝,他不卑不亢地问候了王副校长。
经文同志不在?局长扫一眼不远处的办公楼,漫不经心。
李校长今天去找县长汇报工作,一时赶不回来,他从群里知道您亲临我们学校了,立马打电话让我来接待您。
哦。好啦,不看也罢。局长掉转身,胡股长,你把车开到一中大门口来,他们不让我从这里进来,应该不会也不让我从这里出去吧!
这个县一中,规格比我们低半级,架子倒比我们高万丈啊。局长在车里发一声感叹,下一站去哪?小杨回复,城关镇中学?局长未置可否,胡紫涵你说说看?胡紫涵边发车边说,局长,我们去镇中心小学如何?行,就按我们胡紫涵股长的意思办。胡紫涵放下手刹,回头笑嗔,局长,您挖苦我呗。
出城不远,胡紫涵说,局长,不好意思,我到前面加油站上个厕所。局长眯起眼,嗐,人都有三急,准了。胡紫涵停车,把手机塞入坤包,开门,拎包,下车,疾步走进女厕所。
中心小学没有高大的门楼,小杨下车跟门卫大爷说找成校长,大爷笑眯眯的,并不多话,竖起了道闸。
校园阒静,时有鸟雀鸣叫,老师讲课的片言只语在隐约飘荡。一楼是低年级教室,透过窗户一个个看过去,老师望见走廊里巡视的三人,不为所动,依旧讲着自己的课,学生亦是全神贯注。老师提问,学生唰地举手,如突然拱起的满地春笋。在二楼最里边的六年级教室,三人看到成钢校长带着两个老师坐在后面听课。成钢欲起身与局长一行打招呼,局长一手朝下压压,他半起的身子只好重新归位。
陈局长与中心小学的中层负责人集中见了个面。成钢校长客套几句后,恳请局长要么做指示要么留下墨宝。陈局长笑着摆手,今天只是来看看大家。成钢是我们局办主任,提拔来基层做一把手,唐升同志由湖滨小学校长转岗到中心小学做副校长,调整你们领导班子,我是下了决心的。对成钢个人而言是进步,于我却是断了一只臂膀。不过,今天看到中心小学新班子新气象,我由衷高兴。会议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午饭在食堂吃,塘鲜鱼、土鸡汤、镇上的豆腐、农户的蔬菜,地道家常味道。局长接过成钢校长递过来的牙签,我们局里的食堂偏就弄不出这么好的味道。起身时,局长让小杨去把伙食费交了。
出校门,拐弯,胡紫涵靠边停了车。局长,接下来去哪?
还是身边的人知根知底哪。局长习惯性眯着眼,感喟。他沉吟一会,上午两所学校是你们定的,下午我自选一个。去偏远一些的湖滨小学吧,冯广发也是这个学期上任的新校长。
到达湖滨小学的时候,冯广发在给六年级上数学课,他赓续传统,既做校长,又当老师。
县局局长来湖滨小学,史无前例。冯广发校长的诚惶诚恐哗哗地从骨子里涌出来,尤其在局长翻阅他的备课本时,简直令人窒息。陈局长微笑着颔首,轻轻合上备课本,冯广发得以松开喉管里险些把自己憋没了的那口气。局长貌似无意碰碰冯广发的手臂,向旁边走去,冯广发自觉跟上。小杨举起手机想靠拢去拍下局长与基层校长谈心的亲昵照片,胡紫涵拉住他,摇头示意他不要去打扰。
去年那两封举报信究竟是谁的杰作,你知道吗?局长的眼光飘忽又执着。刚松下一口气,心上又悬起一块石头,冯广发急得愣怔了好一阵。局长,表扬信是我打的头,可举报信真与我没丁点关系,我至今搞不清白是谁这么缺德。
嗯,我也觉得不可能是你。局长的目光投向半空,一群排成“人”形的大雁缓缓飞过头顶,只是那一捺后面的几只雁松散弯曲,便显得不规整。他朝空中挥挥手,像要赶走什么,难道我还是被蒙蔽了?
责任编辑 张 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