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菁创业笔记:一路拼搏,一路繁花

作者: 丁香

她人在广州,公司在非洲,远程管理着10名当地员工。2023年,公司营收1000万元,净赚100万元。2024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方菁作为在“一带一路”国家创业的典型代表被央视特别报道。

谁会想到,仅仅两年多的时间,这个25岁的女孩就实现了白手起家做跨境电商、营收过千万元的梦想。

不当北漂白领,

川妹子要做中非贸易

2000年出生的方菁,在四川省内江市的一个小镇长大,从小就向往大城市,梦想成为都市丽人。大学毕业后,她凭借不俗的实力,月薪达到了两万多元,终于在北京站稳了脚跟。

北漂3年,方菁圆了都市丽人梦。然而,她却高兴不起来。她本想在北京买房,接父母来北京安享晚年,但以自己这份几乎拼尽全力拿到的薪水来计算,要想在北京买房,还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不做打工人,自己创业试试? 2023年3 月,方菁再三权衡后,果断辞职。

创业需要资金和人脉。方菁翻遍了通讯录,发现只有表姐在开货运代理公司,专做非洲加纳的物流生意。表姐建议她先兼职做客服,再看看后续有无其他发展机会。

位于非洲西部的加纳共和国,工业不发达,85%的物品靠从中国进口。因交通、物流等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至今没有大品牌电商进驻。方菁接手客服工作后,不时有客户打电话来求购货品。他们多是加纳的小批发商,或是摆摊、开小店的人。

方菁创业笔记:一路拼搏,一路繁花0
本文主人公方菁
方菁创业笔记:一路拼搏,一路繁花1
方菁与公司的同事

“为啥不直接做外贸,把货品售卖给非洲人呢?”相比于货运代理,方菁更看好这条商业赛道。她说动表姐一起前往浙江义乌小商品城考察市场。

义乌人的低调让她大开眼界。一家小店铺虽然只有三四名店员,但年入百万元不在话下。他们看似不及互联网精英光鲜亮丽,但胜在自由自主,这更加坚定了方菁创业的信念。

方菁出入义乌各大批发市场,选品、拍照、录视频,发到国外社交平台上。图片发出后不久,便有人在网上向她询价。刚开始,方菁没有经验,只是在采购价上加了15%的佣金。客人很满意,很快下单打款。第一周,她便成功卖出去一款手机,赚了450元。

在义乌盘货的两个月,方菁和表姐共获利两万多元,客户也反馈称:“中国的货品物美价廉,中国制造就是棒!”毕竟相同的货品,加纳当地卖6000塞地(加纳货币,1塞地约等于人民币0.4元),他们从方菁这里采购只需要2000塞地。

经过一番营收核算,方菁用事实说服了表姐。“做海外团购群主,这事值得做!”表姐欣然同意,便与方菁一起注册了外贸公司。

跨境创业有多难?

靠的是拼尽全力

刚开始,表姐将自己的60多位货运代理客户拉到了一个群里,方菁则往群里发产品图片和视频。不到10分钟,群里的客户就把这些信息转发到了自己的朋友圈和其他社交平台。几个月后,群里的人数从60人增加到800人,月交易额高达20多万元人民币。

对方菁来说,用英语与客户交流是她最大的障碍。每次有加纳客户来电,她都会先挂掉,然后用翻译软件将自己要表达的内容翻译成英文,再发到群里。可是翻译软件一次只支持输入200个字,有时候为了说清楚一件小事,她常常要忙到凌晨一两点。

有一次,方菁接了一位非洲客户的电话,她居然用三言两语就解决了对方的问题,效率比打字高很多。之后,她便试着在剪辑货品视频时,先将文案翻译成英文,然后跟着AI大声读几遍,感觉流畅后,再将自己的声音与视频合成。客户都评价说喜欢她这样真人出镜介绍货品。就这样,方菁突破了开口说英语的心理障碍。

方菁的性格外向开朗,过了语言关后,她很快就与客户成了朋友。

一段时间后,方菁发现越来越多的非洲客户对厨房电器等大件商品十分感兴趣,但要的数量只是几台、十几台。方菁怕找不到工厂接单,便进行了市场调研,她发现如今出口贸易低迷,工厂也转变了思路,愿意承接小批量订单。

业务走上正轨后,方菁做梦都想接到大单。转机出现在2023年10月,她留意到一条电缆询价信息,对方自称是加纳共和国在野党的二把手,计划到中国进行大采购。

几天后,客户到达广州。方菁既当翻译,又做向导,跟随客户看工厂、帮助客户选货品。白天,客人休息时,她在汽车后座恶补与电缆有关的专业知识;晚上,她回到酒店大堂对一天的工作进行复盘、总结,每天都忙到半夜。

一个月后,客人临回国前,给方菁下了一个800万元的订单!

在加纳生死历险三个月

方菁和表姐的生意越做越大,产品线越拓越宽,在加纳开公司势在必行。但是外国人想在加纳开独资公司需要投入巨额资金,方菁和表姐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可行的办法就是与当地人合作注册公司。

为了让加纳本地人对公司更加信任,她们还在当地设立了仓储中心,并招收了本地员工。就在方菁和表姐筹划着要下一盘更大的棋时,加纳的合伙人却扣压着价值200万元人民币的货款不放。

反复打电话交涉无果,2023年12月, 方菁和表姐飞往加纳共和国,找合伙人当面谈判。对方却蛮横地推卸所有的责任,根本谈不拢。姐妹俩前脚刚走出办公室,后脚就被合伙人踢出由方菁一手创立的客户群,甚至还到处造谣生事。

考虑到对方有一定的背景,方菁和表姐便跑到当地政府告状。当地政府竟然派人把姐妹俩扭送到警察局,警察盘问了姐妹俩 4个多小时。

看到荷枪实弹的军警,方菁也很害怕。她给自己打气说:“总不能因为他们有枪,我们就认栽吧。”她先稳住心神,然后向中国大使馆求助,很快就联系上了律师,最后走上了司法程序。

谁料,当地政府办事效率十分低下。方菁每天东奔西跑好几个地方,却什么事都没办成,她急得眼泪直流。

方菁和表姐在加纳待了三个月,慢慢从低谷中走了出来。这里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停水停电是常态,40多摄氏度的高温天气,出租车里也没有空调,全靠自然风降温。

但当地人的乐观、单纯和热情治愈了她们:住在隔壁的大姐,摆了6张塑料凳子便开始做起了美甲生意;公司的老客户纷纷赶来和方菁见面;一个宝妈特意坐了5小时车过来,只为当面向方菁说声“谢谢你提供了物美价廉的中国货”……方菁在“小红书”上记录下这些让她感动的小事,竟然被央视关注到了。

2024年3月初,适逢全国两会,她作为“一带一路”国家创业典型,被央视特别报道。那会儿,方菁正为公司招聘和新仓库选址事宜发愁。央视的节目播出后,这两个大问题相继得到解决。

方菁创业笔记:一路拼搏,一路繁花2
方菁与加纳好友

最令方菁欣慰的是,客户对她的公司忠诚度极高,返单率节节攀升。2024年,她和表姐的公司营业额近4000万元。如今,她正着手建立独立的网站。为方便交易,她还在加纳聘请了10名得力干将,负责售后和后勤工作。

一路走来,方菁坦言很感激表姐。但她更相信,只有不断积累实力和资源,才能脚踏实地走好未来的路。

责编/高爽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