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中的“精读”与“跳读”
作者: 刘英前段时间,我听了一节语文公开课,老师讲的是名著《西游记》里的“精读”和“跳读”。他说:“精读就是要细读、精思,还要鉴赏。就像走路一样,要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细看精彩部分,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名著的魅力。而跳读就是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的,或者自己不感兴趣的,也可以是某些不甚精彩的章节,像驾云,云来云去。”不知为何,听到这时,我不由得想到了史铁生。
史铁生21岁的时候因腿疾坐上轮椅,30岁时患了肾病,41岁时得了尿毒症,然后靠透析活到59岁。他曾调侃说自己的职业是生病,业余爱好才是写作。他跟病魔斗争了38年,却用文字给我们留下了一束光。他说,苦难和命运把他推下悬崖边缘,他却选择就地坐下,唱支歌给大家听。
他母亲的突然离去,让他开始“跳读”自己病魔缠身的人生。他尝试用手中的笔,以“精读”的方式,记录着与母亲生活的点点滴滴。他在《秋天的怀念》中写道:“当母亲走了之后,我才真正怀念那个美丽的秋天。原来,秋天依然有菊花绽放,有秋蝉的鸣声,还有触手可及的爱与亲情。”但对于他的病痛,他却轻描淡写。他用“精读”的方式回忆美好,用“跳读”的方式避开苦难。
我的一个邻居,也在用“精读”与“跳读”的方式诠释着另一种人生状态。年轻时候的他不可一世,总感觉现实虚伪,努力抗拒逃避。他总是不屑成为别人那样,却又无力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一身债务的他,后来决定去流浪。他搭乘了一辆长途客车。中途,车子停在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中休息,他无意间看到一株野花在夹缝里惊艳地盛开着。那一刻,他突然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回家后,他贷款买了一辆货车,开始跑长途。从此,他风餐露宿,与车为伴。在漫漫黑夜里,货车曾半路抛锚,他拿着工具下车去检修车子,一切静得可怕,唯有满天的星星眨着眼睛。
一次,去西藏的路上,突下暴雨,车子又爆胎了。如果不及时交货,不仅拿不到货款,还会赔上一大笔违约金。那时的他,坐在驾驶室里,绝望地看着前方。幸好,没多久雨就停了。一位路过这里的货车司机伸出了援手,帮助他修好了车子,两个人一起继续前行。
8年时间,他跑了20多万公里。路途中,车子出现过很多意想不到的故障,给他带来了许多麻烦,可是在这辆车报废时,他却很不舍。他十分感谢这辆车不仅帮他还清了债务,还让他学会平静地接受世事无常、面对挫折孤独,然后心平气和地与世界相处。
自始至终,他都“精读”着车子给他带来的快乐与美好,“跳读”着车子曾给他带去的麻烦。
有些时候,我们喜欢“精读”曾经的苦难,“精读”过去的不幸,“精读”别人对自己的不好,“精读”失败,“精读”所有负面的东西。而这些往往会把我们推向痛苦的深渊,也让我们的人生苦不堪言。面对自己拥有的幸福时,我们却视而不见,直接“跳读”,直到失去,才幡然醒悟、抱憾终身。
所以,我们应该“精读”人生中的一切美好,“跳读”不幸与苦难。如此,我们将拥有完全不一样的人生,更好地去感受四季的更迭,享受生命的芬芳。
责编/高爽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