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精妈妈的奥斯卡之旅

作者: 蔻蔻

温柔育儿梦破碎后,“戏精妈妈”另辟蹊径,发现了亲子相处的金钥匙。

还没生娃的时候,每次看到有人凶孩子,我都接受不了。孩子多可爱啊,而且是自己血脉的延续,怎么狠得下心呢?

当时我就想,等自己有了孩子,肯定会当一个非常温柔的妈妈,百般宠爱他……

猝不及防的暴躁翻车

得知自己怀孕时,我每天都会轻轻抚摸肚子,温柔地跟宝宝说话。说天上的白云千变万化多么神奇,说路边的花朵姹紫嫣红多么美丽,说枝头的麻雀叽叽喳喳多么可爱……

盼望着盼望着,女儿终于呱呱坠地。她那么小,那么惹人怜爱,我心里的柔情满得快要溢出来了。我把她搂在怀里,幸福又满足地给她喂奶。每天光是盯着她看,我就觉得很充实了。

于是,我更加理解不了那些凶孩子的父母,毕竟我连一句重话都舍不得对女儿说。

然而,随着女儿逐渐长大,我被狠狠打脸了。在她乖巧听话的时候,我确实是一位温柔的妈妈,但小孩子怎么可能一直乖巧听话呢?

当我刚把玩具收拾好她又扔得乱七八糟时,当她刚刷完牙又偷偷吃糖时,当她大晚上不睡觉闹着要看动画片时……我根本控制不住体内的洪荒之力,“狮吼功”瞬间爆发。

如果吼不管用,我就会发展到骂。如果还不管用,那就只能打屁股了。

女儿“哇哇”大哭,说我是个“坏妈妈”。我也很挫败,没想到自己成了曾经无法接受的那种人。

我后悔、心疼,下定决心以后不能再冲动。可下一次,我还是会故态复萌。

最让我感到无奈的是,女儿并没有因为我的吼骂吸取教训,还是会乱扔玩具,并且从不收拾;还是会趁我不注意吃糖,甚至哄着爷爷奶奶给自己买糖果;还是会不乖乖睡觉,各种作妖……

我时常感到崩溃,却又不知如何是好。我多想当一个温柔的妈妈,每天笑容满面,轻声细语和女儿说话,可臣妾真的做不到啊!

灵感乍现的身份转换

有一天因为疏忽,我在工作时犯了个小错误,老板狠狠骂了我。我表面道了歉,心里却很不服气。

我干了那么多活儿,犯个小错怎么了,又没造成什么损失,她至于骂得那么狠吗?我每天那么忙、那么辛苦,她难道都看不到吗?就冲她对我这种态度,我还真不想好好干了!

心里抱怨着,我突然想到了女儿。我凶她的时候,她是不是也这么想的呢?她是不是也会觉得,那么点儿小事妈妈却揪着不放,实在太烦人了?

我以为责骂和惩罚能让女儿吸取教训,改正错误。我以为她都哭了,一定会反省。但事实上,她哭可能只是觉得委屈,并非认识到了错误。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她索性破罐子破摔,形成了恶性循环。

我迫切地感到:必须换种方式育儿!到底该用什么方式呢?

午休时刷朋友圈,我看到大学室友感叹,说奥斯卡欠她一个小金人。

原来,她儿子第一次做菜,味道一言难尽。但她戏精上身,假装很爱吃,一脸享受。儿子大受鼓舞,说以后要经常给她做。

最后,她总结道:孩子都喜欢表扬和鼓励,这样才会有动力变得越来越优秀。

我看了好几遍,感觉有了点儿头绪。当女儿再一次把玩具扔满地时,我没有骂她,也没有去收拾。我捂着头,装出一副很痛苦的样子说:“妈妈头好疼,感觉要爆炸了。”

女儿飞快地跑过来,一脸关心地说:“妈妈,你躺下休息一会儿吧!”我有气无力地说:“妈妈也想休息呀!可是你看,地上都是玩具,乱糟糟的,要是有客人来,都没处下脚。”说着,我一边喊疼一边假装要去收拾玩具。

女儿见状,主动请缨:“妈妈,我来收拾吧,你躺下。”“好,好。”我的声音无比虚弱。

说完,我躺在沙发上假寐,偶尔偷偷睁眼看看女儿。她真的在收拾玩具,我心中一阵窃喜。

收拾完后,女儿过来问我好点儿没。我点点头说:“好多了。蕾蕾真能干,收拾得真干净。你知道吗?每个玩具都有自己的家,就像你有自己的家一样。以后你把它们从家里带出来,用完之后要记得把它们送回去。要不然,它们会很难过的。”

“妈妈,我知道了,以后我会把它们送回家的。”女儿向我保证。

果然,那之后女儿再也不乱扔玩具了。真没想到,吼骂都没解决的问题,竟然就这么轻松搞定了。

大获成功的戏精育儿

有了这次的成功“演出”,我信心大增,开启了戏精之旅。

晚上女儿不肯睡觉,我不再吼她,而是一遍遍地打哈欠,说:“忙了一天,妈妈好累好困呀,好想美美地睡一觉,蕾蕾可以陪妈妈一起睡吗?”

“妈妈,我睡不着呀,我想看会儿动画片。”女儿精神百倍。

若是从前,我肯定要发火了。但改变策略后,我心平气和地说:“咱们玩游戏好不好?我当宝宝,你当妈妈,你躺在我身边,哄我睡觉。”

女儿高兴地答应了,和我一起钻进了被窝。

见女儿如此入戏,我也被带动了起来,“演技”飙升。“妈妈,开着灯太亮,我眼睛难受。”说着,我还煞有介事地揉了揉眼睛。女儿立刻关了灯,还用手帮我捂上了眼睛,很有妈妈范儿地说:“乖宝宝,快睡吧。”

起初,女儿还轻轻拍我的背,没过多久便响起了均匀的呼吸声。

女儿做数学题总是很粗心,会做的题也经常错。我苦口婆心讲了一堆道理,甚至惩罚过她,但她依旧我行我素。看来,戏精妈妈还得加把劲儿啊。

那天回到家,我不停地唉声叹气。女儿关切地问我怎么了,我说:“今天在路边买东西,人家多收了我的钱。但我小时候数学没学好,当时没算出来,回到家才反应过来。20多元啊,我好难过!”

“妈妈,别难过了,以后我帮你算账,肯定不会错。”女儿一脸自信。

“可是,你好像有些粗心,简单的题都会错……你真的可以帮我算账吗?”我担忧地问。“

放心吧,妈妈,我会改的。”女儿信誓旦旦。

别说,从那以后,她还真仔细了不少,几乎没有再因为粗心做错过。

女儿读英语时,我会虚心请教:“这句话怎么读呀?妈妈小时候没学过英语,蕾蕾可以教我吗?”女儿兴致勃勃地读起来。

听了一遍,我假装没学会。女儿比我有耐心多了,为我多读了几遍。为了给足女儿成就感,我经常叫她“蕾蕾老师”,她可高兴了……

也许,随着女儿慢慢长大,我的演技将面临极大的挑战。但没关系,因为在不断磨炼演技的过程中,我的观念也悄悄发生了变化:在教育上,表扬和鼓励比吼叫和责骂更有效。

有这项演员的基本素养作指导,在亲子教育的舞台上,我这个戏精妈妈的奥斯卡之旅一定会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