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2025年第4期

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

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2025年第4期

月刊 家庭养生

简介

《婚姻与家庭》杂志以深刻而富有哲理的思想、贴心而具有人文关怀的情操、朴实而打动人心的深情、

目录

| 习语家风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

悦读 | 小镇烟火里的生命之光

《皮囊》 蔡崇达 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12月 几年前,我专门去了泉州拜访作家蔡崇达。因为看了他的《皮囊》,我特别想去东石镇,看看他笔下母亲的房子。 海边的东石镇比我想象中还要紧凑拥挤,每家都把自己能利用的面积用到...

悦读 | 新书速递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纸偶剧场版 全8册)》 作者:朱成梁等/图 恩友/文 出版社:海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年1月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适合5~10岁孩子“玩儿”的纸偶剧场书,讲述了八大中国传统节日故事。既有耳熟能详的七夕节的“牛郎织女...

特别关注 | 世界不打小孩日重塑亲子教育的温柔力量

| 策划人小语 | 面对孩子的调皮、倔强或错误行为,身为父母的你有没有产生过打孩子的冲动,甚至直接动过手?其实,如果有这样的冲动或行为也很正常,尤其是在父母束手无策或情绪失控的时候。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践表明,棍棒教育不仅会对孩子的身心...

特别关注 | 世界不打小孩日是认真的

世界不打小孩日原名叫“世界不打屁股日”(International Spank-Out Day),听起来像是一个开玩笑的口号,其实背后有着深刻的意义和严肃的使命。 世界不打小孩日由一家倡导“有效管教”的反体罚组织于1998年发起,定在每年4...

特别关注 | 小孩真的不能打

打孩子似乎是父母在无奈之下的选择,尤其是在孩子调皮、不听话或犯错的时候。但其实,很多父母并不清楚,这种选择究竟会付出怎样的代价。 在漫长的养育中,一顿棍棒对于父母来说可能只是一次不愉快的记忆,过几天就会忘掉。但对于孩子来说,暴力造成的影响却...

特别关注 | 这些方法比打小孩好用多了

既然打孩子不是好办法,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呢?其实,有很多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比如非暴力沟通、正面管教等。这些方法不仅能帮助孩子改正行为,还能让亲子关系更加和谐温暖。 非暴力沟通的核心理念是通过表达感受和需求,而非指责和批评构建人际关系,...

特别关注 | 不慎打了小孩莫慌,这些补救之法快收藏

即使知道打孩子的负面影响,也学习了更好的教育方法,但在实际生活中,父母难免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如果真的没忍住打了孩子,怎么办呢? 打孩子后,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冷静下来,反思自己的行为。问问自己:“我为什么会打孩子?是因为他做错了什么,还是因为...

特别关注 | AI伴学:打破传统,解锁学习新可能

AI带着强大的知识储备与个性化交互能力登场。它会为孩子们开辟学习成长的新路径,还是沦为教育内卷的秘密武器? 希希是个初中生,期末考试物理没有考好。她向自己常用的AI诉说烦恼。AI(人工智能)帮助她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指出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

人物 | 与时间对话:余世存的育儿哲学

允许孩子成为自己,也允许父母拥有自我,其他的便交由时间一一解答。 “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这句蕴含着“人生缓缓、自有答案”的金句,便出自余世存的《时间之书》。这本书在被列入第13届文...

人物 | 李兆良:好的教育是让“爱”和“权威”都不打折

采访对象 李兆良 吉林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妇儿工委儿童工作智库专家,教育部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要观点 父母既不能陷入“无条件的爱就是纵容”的温柔陷阱,也不能重蹈“棍棒底...

婚家剧场 | 镜头下的工人史诗:占有兵与他的150万张照片

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摄影师占有兵用镜头为时代存档。作为工厂变革的亲历者和观察者,他将一张张照片串联成一部“基层工作者的生存实录”,不仅填补了外界对他们日常生活的认知空白,也让世界看到中国工人的执着和梦想。 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有一个背着...

婚家剧场 | 戏精妈妈的奥斯卡之旅

温柔育儿梦破碎后,“戏精妈妈”另辟蹊径,发现了亲子相处的金钥匙。 还没生娃的时候,每次看到有人凶孩子,我都接受不了。孩子多可爱啊,而且是自己血脉的延续,怎么狠得下心呢? 当时我就想,等自己有了孩子,肯定会当一个非常温柔的妈妈,百般宠爱他……...

婚家剧场 | 有一朵云,坐在楼顶

那团胖乎乎的云没有随风飘散,也没有急着飞向天际,只是坐在那里。好像成长路上跌跌撞撞的孩子,短暂休憩,积攒着再次启程的勇气。 我带儿子出门,等红灯的间隙,他望着远处一幢五层高的楼顶出了神。我问他在看什么,他说:“妈妈,你看,那朵云好像我。” ...

婚家剧场 | 红屑飞舞时,古诗有了形状

被动画驯化的想象力,终须用风中的柳丝、掌心的红叶来唤醒。 前段时间,7岁的儿子因为背古诗大哭了一场,原因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两句怎么也背不会,刚刚记下了“水光潋滟”,转眼又忘了“山色空蒙”。我反复为他讲解这两句诗的意境,企...

婚家剧场 | 点亮星星,爱不孤单

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关注日,许多人再次将目光投向这群“星星的孩子”。他们的世界或许与我们不同,但同样值得被爱、被看见。爱与陪伴,是照亮他们的最温柔的光。 每个孤独症儿童的背后,都曾有过一个在黑暗中摸索的家庭。他们的父母用无尽的爱与耐心,陪...

婚家剧场 | 从“被照顾”到“做主人”:宜昌儿童友好治理新实践

从城市空间的优化到社区治理的创新,湖北省宜昌市正以儿童为中心,打造一个充满爱与活力的成长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城市建设的“小小主人翁”。 湖北省宜昌市,是屈原、昭君故里、三峡生态名城和世界水电之都。作为第二批入选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的城市...

婚家剧场 | “北疆爱心妈妈”: 精准守护,为儿童成长赋能

从精准帮扶到广聚资源,内蒙古自治区妇联汇聚各方爱心力量,为孩子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 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启动的“北疆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打造了众多“爱心妈妈”品牌,包含呼和浩特市的“敕勒川爱心妈妈”、巴彦淖尔市的“周末妈妈”、包头市的“鹿城...

家庭家风 | 周公家训的修身与齐家之道

刘余莉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伦理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委员会主任。代表作:《领导干部读〈群书治要〉》《平治天下》《〈群书治要〉十讲》《刘余莉传统文化十二讲》等。 《金人铭》以“慎...

家庭家风 | 阅读是这个家庭的星辰与大海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这个家庭让更多人知道了书香浸染时光的美好。 “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它们应该扔到哪个垃圾桶里呢?”讲台上,一位“小老师”正举着手里的绘本,展示给听讲的小朋友们看。 这是一场在四川省成...

家庭家风 | 火遍全网的独臂少年:用信念跨越身体的边界

当孩子先天缺少一只手臂时,父母该怎么办?蔡秀梅说:“只要勇敢地走出去,孩子依然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2025年2月,一则《独臂少年贲悦宸:2024,逐梦路上的向阳生长》的新闻,让更多网友走近了贲悦宸(小名悠悠)的生活,了解他逐梦前行、...

优生优育 | 一个网文作者的孕期奇遇

作为网文作者,她在虚拟世界中肆意驰骋,而在现实中,孕期的种种经历却比小说更加跌宕起伏。 我和老公是青梅竹马,从青春懵懂到步入婚姻,我们相伴走过11个春秋。恋爱最艰难那一年,我选择了一份自由职业—网文作者,背着电脑四处旅行。而他已经有一份比较...

优生优育 | “国考日”生宝宝,我顺利通关

在考场上“发动”的神奇宝宝赐予我一段终生难忘的孕产经历,如今,回忆起惊险一幕,仍心有余悸。 三年前,因为对工作不满意,我辞职了,每天精神抖擞地投简历、面试,一门心思找一份更好的工作。忙碌间,经期推迟了10多天,我才发觉不对劲儿。看着验孕棒上...

优生优育 | 多孩养育智慧: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多孩家庭中,孩子间的过度竞争不仅会引发自卑和关系紧张,还可能影响孩子一生。因此,如何将这种潜在的危机转化为积极的相处模式,是每一位多孩家庭的父母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多孩家庭中,兄弟姐妹间的竞争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这种竞争不仅体现在物质资源...

优生优育 | 走出“代劳式育儿”困局

外婆严防死守,奶奶以泪洗面,父母沉默回避,孩子成了受害者。看小茱园长如何成为修复三代人关系的“缝合线”。 别时容易见时难 春日的风格外轻柔,我们组织去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探秘用高分子材料替代泥土种植。 “爸爸,种子太可爱了,我要把它种在这里!...

优生优育 | 解锁概率思维,优化育儿决策

育儿决策难题频出?概率思维助力父母理性抉择,直面未知。 该不该给孩子报兴趣班,该不该允许孩子玩网游……如同投资一样,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要不断作出决策。而要作出理性、科学和有效的决策,概率思维不可或缺。 概率思维指的是运用数学和逻辑工具...

优生优育 | 逃离标签陷阱,重塑育儿新视角

祝卓宏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认知科学与心理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国家公务员心理健康应用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主任;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公职人员心理健康管理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译有《正念生活...

幸福成长 | 高三女儿每周都请一天假等

高三女儿每周都请一天假 Q:女儿从进入高三后,每周都要请一天假。请假那天,她上午会上网课,有针对性地学习科目,下午则弹琴、刷剧,我能不时听到她的笑声。女儿成绩没有因此下降,但老师已经找了我好几次。我该怎么办? A:孩子能安排出时间,有针对性...

幸福成长 | 别让家校“分工”变“合谋”

詹大年 现任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丑小鸭中学校长,华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2011年创办昆明丑小鸭中学,专门招收“问题学生”。截至2023年,詹大年带领老师们帮助近3000 名“问题孩子”重新回到了正常的生命状态。著有《丑小鸭校长与白天鹅孩子》《...

幸福成长 | AI浪潮下, 别让孩子的独立思考“溺水”

张娜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美国杨百翰大学教育学院联合培养博士,曾任美国杨百翰大学积极情绪和人格促进中心研究助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访问学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孩子笑着讲述如何发现AI错误的...

幸福成长 | 用财商教育终结“跟风式购物”

曹葵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师,高级教师。2002年起开始讲授经济学、金融学、经济史和管理学等课程。出版有《依柯的经济学故事》《儿童财商故事系列》等图书。 与其跟风消费,不如借机教会孩子理性消费与价值创造。 小区广场上,5岁的小雨正在用标准...

幸福成长 | 当孩子表白被拒

白璐 北京大学医学心理学硕士,性心理&性教育专家,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中国青爱工程学术委员会专家,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青少年健康关爱课堂”专家成员。 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知道,与其用“禁止恋爱”来阻断风险,还不如教会青春期孩子如...

幸福成长 | 彩虹桥的另一端:写给可爱的羊羊

爱从未因离去而消逝,你的爪印深深印在我的生命中。 翻开相册,里面的照片定格着珍贵的回忆:三月的风总裹着玉兰香,脚边有一团蓬松如云的白色身影,正在小路上期待地回身望着我。它像是随时会朝镜头欢快地“汪”一声,两只毛茸茸的白耳朵仿佛还在扑棱着。 ...

幸福成长 | 从控制到放手,一位妈妈的蜕变之旅

很多人不想重复父母的教育方式,却总在不自觉中重蹈覆辙。我们该如何打破这个困局呢? “尤老师,对不起,我们迟到了!”陈碧青一边拽着女儿李华的手,一边教育着,“快跟老师道歉!昨晚我说了多少次,让你一定要定好闹钟,你偏不听。早上我催你,你又拖拖拉...

幸福成长 | “抢孩子”争抚养权, 越抢越争不到

此前,离婚时抢夺孩子的一方有时反而因“维持现状”获得抚养权;如今,最高法新规彻底扭转这类状况。 熊辉与梁莉是一对年轻的夫妻,婚后因琐事矛盾不断。2021年,梁莉带着年幼的女儿小熊搬回娘家,两人开始分居。当年,梁莉向法院提起第一次离婚诉讼,熊...

幸福成长 | 不善言谈,亲子沟通如何跨越时空

父母常年在外,维系亲子关系的方式只能是电话或者微信,可偏偏孩子“不善言谈”,怎么办? Q:一位妈妈来信称:“我们在外打工好多年,十分挂念孩子,多数时候通过电话或者微信跟孩子沟通,但孩子不善言谈,我们应该怎么做?” A:我想告诉这位妈妈的是,...

幸福成长 | 孩子自控力差怎么办

自控力是一个孩子应该具备的能力,也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 最近和朋友聊天,她一个劲儿地向我吐苦水:“真是愁死人了,自从孩子上学后,成绩一天不如一天。每天晚上都要陪着写作业,哪怕我出去一会儿,他就能扔下作业去玩手机。只要说他两句,他就发脾...

幸福成长 | 家庭教育指导(积极心理指导)高级班4期精彩回顾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开展了家庭教育指导(积极心理指导)(以下简称家庭教育指导)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原为家庭教育咨询服务),北京幸福力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负责承办了此课程。本文为大家分...

幸福成长 | 铅字飞过山坳:四十年,一梦生根

转眼间,这本杂志已经走过40年。我想把自己的故事写下来,献给《婚姻与家庭》,献给我的奶奶。 1996年,我出生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一个被群山包裹的小山村。春日的山风裹着杏花香,夏夜的蛙鸣与溪水声交织,秋收的玉米堆成金色小山,冬日的雪把山坳染成一...

幸福成长 | 我常常想起这些满面阳光的人

我与她的友谊大概持续了30年。在我的眼里,她是一位大家闺秀,庄重而典雅。 我时常会翻开自己珍藏的《婚姻与家庭》杂志,也浏览我与编辑们的合影。于是,那些清晰的编采生活片断和可爱的面孔,就一一浮现在眼前。 这样令人心动的仪式特别适合在夜晚,在橘...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