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主动权益基金一季报:股票资产激增四成,AI成为主旋律

作者: 易强

随着一季报的陆续披露,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调仓路径渐渐浮出水面。

从已发布一季报(截至4月16日)的45只主动权益基金的持仓数据来看,期末其股票持仓市值环比增长37.80%,其中原因主要在于增量资金的涌入。

从增量最大的3只产品的持有人结构来看,个人投资者可能是增量资金的主要来源。

资产配置上,AI或者科技成长是大部分基金经理的共识,但在具体方向上各有侧重,有的重仓AI硬件,有的重仓AI应用,比如AI医疗、AI汽车。

不过,在AI成为主旋律的背景下,也有基金经理提醒投资者“不要仅仅因为热度高就跟风购买”,应该从更理性的角度去进行资产配置。布局其他赛道——比如军工——的基金经理也大有人在。

透过一季报披露的持仓数据及投资逻辑,投资者看到的不只是投资策略的分化,更是对中国未来产业方向的深度博弈。

股票持仓市值增近四成,增量来自何处?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4月16日,发布了一季报的主动权益类基金有45只,这些产品主要来自中欧、金信、永赢、朱雀、德邦、长城、平安、华富等8家基金公司。

从资产配置上看,该45只产品在一季度整体上增配了股票资产。数据显示,一季末其所持股票市值合计294.58亿元,环比增长37.80%,占合计基金资产净值的比重由85.23%升至87.73%,提升2.50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产品所持股票市值增幅只是在较小程度上与行情有关,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增量资金的涌入。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中证全指指数一季度涨幅为1.60%。同期,上述45只产品份额规模由244.21亿份增至297.89亿份,增幅为21.98%。

其中,增量最大的3只产品是永赢数字经济智选、中欧互联网及平安先进制造主题,分别为11.19亿份、9.68亿份和7.72亿份。

而且,从上述3只产品的持有人结构来看,增量可能主要来自个人投资者。数据显示,2024年底,个人投资者所持份额占比分别为88.36%、98.94%和76.58%。

从具体产品的资产配置来看,上述45只产品中,一季末股票仓位环比有所提升的有27只,占比正好达到6成。

其中,提升幅度最大的3只产品是永赢医药健康、朱雀碳中和及金信深圳成长,其一季末股票仓位分别为89.56%、80.02%及89.43%,环比分别提升9.23个、8.16个及7.00个百分点。

从具体持仓标的来看,上述45只产品重仓市值排在前五的标的依次是腾讯控股、中芯国际、帝尔激光、理想汽车-W及巨子生物,分别为15.62亿元、11.87亿元、8.56亿元、7.52亿元及6.97亿元。其中,腾讯控股、中芯国际、理想汽车-W被增持,帝尔激光、巨子生物则被减持。

AI是主线,但布局重点有不同

不过,相较于上述资产配置数据,基金经理们的观点可能更值得关注。

从其表述上看,上述45只产品的基金经理有一个鲜明的共识,即他们都认为科技成长是无可争议的主线。不过,在“投什么”和“怎么投”的问题上,他们之间也有不同之处。

中欧智能制造基金经理邵洁在一季报中用一整段文字描述了DeepSeek大模型如何带动全社会C端和B端接入大模型的兴趣。

在邵洁看来,DeepSeek大模型通过MoE架构和大规模强化学习等工程化创新,突破了推理能力,大幅降低了推理成本,科技叙事逻辑也发生了改变。“AI大模型从训练走向推理,这是科技螺旋式创新演绎的常态:训练大模型端突破创新,带来扩大投入增加算力;阶段性训练大模型沉淀,推理端工程化创新奋起直追带领Agent和垂类模型落地,循环往复,市场空间依次展开。”

邵洁认为,2025年或是AI推理落地的元年,推理应用将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推理所需的全新架构的存算运力芯片需求爆发,受益推理成本下降的终端设备、Agent、智驾、医疗和机器人等领域都会迎来产品或者商业模式的创新。”

定期报告显示,中欧智能制造一季末十大重仓股全部与AI相关,其前五大重仓股依次是恒玄科技、翱捷科技-U、澜起科技、理想汽车-W及腾讯控股。

长城消费增值基金经理龙宇飞则主要看好AI应用端尤其是AI医疗板块的投资机会。他甚至将北京儿童医院“AI儿科医生”春节后上岗、瑞金医院病理大模型实现百倍效率提升、华为组建医疗卫生军团、多家医院升级智能诊疗体系等事件都被写入一季报。

在龙宇飞看来,随着中国在AI大模型、医药研发创新领域的全球竞争力日渐提升,过去几年持续受压制的医药板块,尤其是其中具备科技成长属性的公司也有望迎来投资机会。

因此,基于人口老龄化的长期趋势和科技创新赋能的逻辑,龙宇飞布局了一些“长期需求刚性、受益于科技趋势、竞争优势突出、股价安全边际高的医药公司,主要聚焦在AI医疗领域。”

定期报告显示,长城消费增值一季末十大重仓股全部都是AI医疗标的,比如华大智造、润达医疗、美年健康、华大基因、卫宁健康等。

中欧内需成长基金经理钟鸣则关注智能驾驶和人形机器人作为AI垂类应用的落地情况。在他看来,这类physical AI(改变物理世界的AI)将实现AI与人类生活的有机融合,“不只是会思考会分析的大脑,将会劳动、会作业;作为人类劳动力的有效替代,他们在未来有极其广阔的市场空间。”

钟鸣认为,在physical AI领域,国内外龙头企业的技术代差并不显著,各有优劣,这些领域诞生的将是全球级别的龙头。

定期报告显示,中欧内需成长一季末前五大重仓股是小鹏汽车-W、塞力斯、双林股份、德赛西威及捷昌驱动,前4只都是汽车标的,因为“汽车是physical AI品种较多的行业”。

如果说龙宇飞、钟鸣代表的是AI应用派,永赢科技智选基金经理任桀代表的则是AI硬件派。

任桀循着AI产业链进行研究后发现,生成式AI推理需求开始带动公有云行业收入、盈利能力加速提升,且国内公有云厂商开始进一步加大对AI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他得出的结论是,随着AI用量持续提升以及对其他云产品用量的带动,公有云行业已经进入较长的持续上行期,且IDC作为重资产、高杠杆行业,在需求驱动下已经进入报表改善阶段,未来可能进入供需紧张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任桀同时在一季报中提醒投资者对AI主题的投资不要过度集中。“不要仅仅因为热度高就跟风购买……希望大家能够适当分散投资,从更理性、更长期的角度做好资产配置,不要把资金全部押注到单一产品。”

定期报告显示,永赢科技智选一季末前五大重仓股依次是奥飞数据、大位科技、阿里巴巴-W、科华数据及润泽科技。

AI光环之下:军工、城投债

在AI的光环下,一些相对低调的布局同样值得投资者注意。

比如,中欧高端装备基金经理李帅坚定看好军工行业的困境反转与未来发展。在他看来,军工的大周期拐点已经到来,经历了三年的行业调整,目前已经全面开始复苏。

“如果说过去三年的主要矛盾是行业内部调整,整顿重于订单,那么从今年以来,行业恢复是主要矛盾……过去三年企业的状况是订单少,现在企业的状况是活多得干不完。”李帅在一季报中写道。

定期报告显示,中欧高端装备一季末前五大重仓股皆为军工标的。

与前述几位基金经理相比,德邦基金副总经理、德邦优化基金经理汪晖则更为保守。他在报告期内采用票息资产与波动资产组合策略,配置了优质高性价比的城投债,辅以利率债、高评级信用债、高评级国股存单等的波段操作。定期报告显示,德邦优化一季末将94.85%的基金资产投向了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