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财股份合并大智慧:中小券商差异化突围新模式
作者: 方斐3月16日,湘财股份与大智慧同步公告重大资产重组计划,并于3月28日同步公告具体预案,即湘财股份换股吸收合并大智慧并募集配套资金,完成后大智慧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湘财股份为存续公司。
换股实施后湘财股份控股股东新湖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22.4%(其中,新湖控股、衢州发展分别持股13.39%、9.01%),张长虹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17.28%(其中,张长虹持股13.93%,并出具了不谋求控制权的承诺)。
湘财股份与大智慧的资本关联始于2014年大智慧拟以85亿元收购湘财证券,后因大智慧信披违规导致重组终止;2020年6月,哈高科通过收购湘财证券99.7273%股权实现其曲线上市,并于同年8月正式更名为湘财股份,转型为证券主业,随后通过收购新湖集团持有的大智慧15%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推动金融科技协同。
2025年2月,湘财股份宣布减持大智慧不超过1%的股份,但仅一个月后转而公告拟换股吸收合并大智慧,形成“券商+金融科技”跨界整合。与传统券商间并购相比,此次合并创新性地探索了金融科技公司与券商的深度协同新路径,为中小券商差异化突围提供了新范式。
传统券商和金融科技企业在用户基础、获客方式、牌照经营、业务创新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化,根据东海证券的分析,吸收合并有望带来以下三方面的互补:
第一,庞大的用户基础带来较大的获客空间: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湘财证券仅有67家证券营业部、4家业务分公司、4家区域分公司、2家全资子公司,客户触达能力相对有限;而大智慧作为金融信息服务商,拥有显著的流量入口优势,吸收合并后可通过流量入口直接提升获客能力,进而赋能经纪与财富管理业务,形成“金融数据+证券交易”的闭环生态。
从历史案例看,金融科技公司与券商合并对收入增厚效果显著,例如指南针2022年收购网信证券(现更名为麦高证券)后于2022年三季度在指南针股票APP提供麦高证券开户入口,麦高证券2023-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分别大幅增长161.32%、162.83%,客户引流效应显著。东方财富2015年收购西藏同信证券(现更名为东方财富证券),东方财富证券2016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速高达757.11%,爆发式增长验证了“流量+牌照”模式的可行性。
第二,金融数据与资讯服务优势助力数字化转型和机构客户维系:虽然湘财股份与万得信息、益盟股份、九方财富等金融科技企业有业务合作,但相互合作更多建立在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品质上,其自身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布局仍显薄弱,难以独立实现大规模用户转化和业务创新。而大智慧在金融数据、资讯服务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合并后能够为湘财股份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赋能,助力其业务和系统的数字化转型。
此外,大智慧机构客户覆盖金融市场各层次参与主体,包括所有具有托管业务资格的托管行、所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内的90%以上的保险机构、95%以上的基金公司,70%以上的证券公司以及众多的信托公司、投资公司、金融高校等,业务协同深化有望进一步提升湘财股份对机构客户的维系力度。
第三,互联网基因与品牌效应助力创新业务拓展:大智慧作为老牌金融信息服务商,拥有较强的市场认知度和用户黏性,其互联网基因与湘财股份的传统券商业务形成互补,有望提升整体品牌影响力。此外,借鉴东方财富通过金融科技不断拓展业务边界(如基金代销、投顾服务等),湘财股份亦可探索基于大智慧数据的智能化投顾、量化交易等创新业务,进而实现业务协同和收益增厚,但成功的关键仍在于用户转化效率与生态整合能力。
(作者系资深投资人士。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