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热爱”到“产业”:电竞粉丝机遇来了
作者: 唐悦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与互联网技术深度普及的时代浪潮下,电子竞技从早期小众的游戏竞技活动,迅速演变为全球瞩目的新兴产业。其中,电竞粉丝产业作为电竞生态中极具活力与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从赛事现场的应援呐喊,到线上社交媒体的话题热议,再到围绕电竞衍生出的多元消费场景,电竞粉丝产业不仅推动着电竞文化的广泛传播,更在商业变现、产业协同等方面为电竞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市场规模与增长轨迹
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电竞产业发展,为电竞粉丝产业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明确提出,要鼓励电子竞技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内容创作生产,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消费模式。
依据《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数据,2024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迎来里程碑式跨越,市场规模至275.68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自2018年以来,该产业规模始终保持稳定增长,复合年增长率(CAGR)高达20.8%。这一增长趋势背后,是电竞产业整体的蓬勃发展以及粉丝群体规模与消费能力的同步提升。
从细分领域看,板块增长亮点纷呈。
电竞周边产品市场规模增速快,战队队服、选手玩偶及游戏主题文具、饰品等,满足粉丝对偶像与电竞文化的情感寄托需求。赛事票务市场规模逐步扩大,线下赛事复苏,门票紧俏。直播平台推动下,线上虚拟礼物与打赏发展迅猛。电竞游戏直播平台在2014年迎来爆发期,包括虎牙、斗鱼、哔哩哔哩、快手直播等直播平台兴起,粉丝社区与平台运营领域成果显著,其中虎牙、斗鱼等平台优化社区功能、举办粉丝活动,提升用户黏性,成功将自身的商业价值转化为实际收益。
虎牙2024年财报发布后,公司联席CEO兼高级副总裁黄俊洪在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表示:“虎牙抓住了战略转型和新游戏带来的发展机遇,在2024年取得了积极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游戏相关服务、广告和其他业务在2024年的收入达到13.3亿元,同比增长145.4%,该板块占总收入的比例由上一年的7.8%显著提升至21.9%。”
粉丝用户规模与特征剖析
截至2024年年末,中国电子竞技用户规模4.90亿,同比增长0.42%。近五年来,国内电竞用户规模基本保持稳定。庞大的用户群体为电竞粉丝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且用户特征呈现出鲜明特点。
在年龄分布上,15-30岁的年轻群体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超过70%。这一年龄段人群成长于互联网时代,对电子游戏接受度高,追求新鲜事物与个性化表达,电竞所蕴含的竞技精神、团队协作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他们的价值观高度契合。
在地域分布上,一二线城市由于互联网基础设施完善、文化娱乐氛围浓厚,电竞粉丝密度较大,但随着电竞文化在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的渗透,这些地区的粉丝规模增速更为显著,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从消费行为来看,电竞粉丝消费意愿强烈且消费形式多样。2024年,中国电竞粉丝人均年消费支出高达1070元。同时,粉丝消费呈现出明显的圈层化特征。
电竞周边产品、赛事票务与现场体验
电竞周边产品作为电竞粉丝产业重要支柱,近年市场活力强劲,产品涵盖实体与虚拟两大领域。实体周边中,服饰因鲜明品牌标识与时尚设计,是粉丝日常穿搭与线下应援热门;手办模型工艺精致、高度还原角色,受收藏爱好者喜爱;文具、饰品等小周边价格亲民又实用,满足不同消费层次需求。虚拟周边里,数字藏品兴起,如王者荣耀英雄皮肤,将游戏虚拟资产限定数字化、赋予收藏价值,吸引众多粉丝购买。
在设计与生产上,品牌方和授权商持续创新,引入前沿理念与技术。部分周边运用3D打印精准还原复杂造型,材质选取注重环保与舒适度,以提升品质。销售渠道上,淘宝、京东等线上电商平台是主力,汇聚众多官方及第三方店铺,便于粉丝选购。线下专卖店与展会活动,也为粉丝带来沉浸式购物体验。
赛事票务与现场体验是电竞粉丝产业连接线上线下的关键环节。2023年以来,随着全球电竞赛事的全面复苏,线下赛事热度爆棚。顶级电竞赛事吸引大量粉丝购票观赛。
产业生态构成
电竞粉丝产业生态是一个复杂多元、相互依存的体系,涵盖内容创作、赛事运营、粉丝服务、商业合作等多个核心环节,各环节紧密协作,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在内容创作端,创作者群体丰富多样,包括专业电竞媒体人、自媒体博主、粉丝创作者等。其中粉丝创作者凭借对电竞的热爱,创作同人作品,包括小说、漫画、音乐、视频等,进一步丰富电竞文化内涵。
赛事运营是产业生态核心驱动力。像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S赛)、绝地求生全球邀请赛(PGI)等顶级电竞赛事,吸引全球顶尖战队、选手参赛,引发粉丝热议。
粉丝服务贯穿产业生态始终。粉丝社区、平台为粉丝提供交流互动、获取信息的平台;票务公司、活动策划公司为粉丝提供赛事门票购买、线下活动组织等服务;周边产品制造商、销售商为粉丝提供丰富多样的周边产品。各服务主体通过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与用户体验,满足粉丝多样化需求,增强粉丝粘性与忠诚度。
商业合作是产业生态发展的重要支撑。品牌商通过赞助赛事、战队、主播,在电竞领域进行品牌推广与营销。如耐克与英雄联盟职业战队合作,推出联名运动装备,借助电竞粉丝群体实现品牌年轻化转型。游戏厂商通过与周边产品制造商、内容创作者合作,拓展游戏IP价值,实现多元变现。
产业链协同机制
电竞粉丝产业链各环节通过多种协同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产业整体发展。
内容创作与赛事运营相互协同。赛事为创作提供素材,创作者通过报道、解读、二次创作等提升赛事传播效果与影响力,如电竞媒体推出专题报道,自媒体博主制作精彩瞬间集锦视频,吸引潜在粉丝。赛事主办方依据创作者反馈和粉丝需求,优化赛事内容与体验,增加选手幕后花絮、举办粉丝投票活动,增强与粉丝的互动。
赛事运营与粉丝服务的协同是提升粉丝体验的关键。赛事主办方与票务公司合作,优化票务销售与配送服务,确保粉丝顺利购票观赛;与活动策划公司合作,举办线下粉丝见面会等活动,丰富粉丝赛事体验。粉丝社区、平台则通过与赛事主办方合作,同步赛事信息、开展线上互动活动,引导粉丝参与赛事讨论与传播。
粉丝服务与商业合作的协同实现了商业价值的有效转化。周边产品制造商、销售商与品牌商合作,推出联名周边产品,借助品牌影响力提升产品销量。粉丝社区、平台通过与品牌商合作,开展广告投放、品牌推广活动,为品牌商精准触达目标用户群体,实现商业变现。
内容创作与商业合作的协同拓展了产业盈利空间。创作者通过与品牌商合作,制作品牌推广内容,实现创作变现。如自媒体博主与游戏手机品牌合作,制作手机评测视频,既为品牌商进行产品宣传,又获得商业收益。品牌商则借助创作者的影响力与粉丝基础,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
随着国内电竞市场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关注电竞粉丝产业,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同时,消费者对电竞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升级,这为企业提供了创新和发展的空间。企业可以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粉丝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未来,电竞粉丝产业有望成为电竞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要实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各方共同努力,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品牌建设能力,强化版权保护意识,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才能在这个充满潜力的市场中实现规模和利润的双重提升,真正打造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竞粉丝产业生态。
(作者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