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1年7月20日
作者: 周海亮士兵们将最后几名游击队员赶出树林,困进村子。游击队员们试图突围,几次之后,死伤过半。终于,他们放下武器,举起两手,依次从屋子走出。放下武器的他们不再是战士,他们变回牙医、农夫、律师、小商贩、橄榄球队员……甚至,变成待宰的牛羊,或者早已死去的狗。
所以,等待他们的,必将是被处死。
在被射杀之前,他们无比安静。只有一名队员试图反抗,他说:“根据《日内瓦公约》,你们不能杀死战俘。”长官说:“你说得没错。”抬手一枪,队员的脑袋就被射穿。长官命令其余游击队员跪成一排,面向落日。然后,长官将手枪顶上他们的后脑勺,从第一个人开始,一枪一个地打。
那个戴眼镜的士兵静静地目睹了这一切。他对这场战争,突然充满了怀疑。
长官说:“把村民都喊出来。”
士兵们喊出所有的村民。男人、女人、老人、孩子……没有人敢藏起来,甚至没有人敢走慢一步。十七个村民极其配合地在一个干草垛前排成一排,他们的目光在绝望中颤抖。
长官命令士兵们端起枪,将他们全部射杀。
可是他们是无辜的。戴眼镜的士兵突然说:“他们只是平民。”
长官皱了皱眉:“他们看到了不该看到的……”
“不,我们什么也没有看到。”一个老人说。
长官抬手一枪,子弹射中老人的胸口。老人倒在地上,挣扎着,试图站起。长官上前,枪口对准老人的眉心。老人说:“求你……”
枪响。老人的眉心多出一个散着淡蓝色青烟的小洞。
“我最讨厌我说话时别人插嘴。”长官扭头,盯着那名士兵。
士兵们纷纷端起枪,瞄准干草垛前的村民。唯那名士兵没有动。
“我不能杀死他们。”士兵小声说,“他们只是平民。’
“你说什么?”
“他们只是平民。他们不应该被杀死……”
“出列!’
士兵往前一步。
“端起你的枪!”长官大声说。
士兵没有动。“对不起,”他说,“我不能杀死平民,他们是无辜的。”
“那好吧!”长官沉默片刻,“交出你的枪。”
士兵将枪小心地放到地上。
“脱掉你的军装。”
士兵摘下钢盔,摘下子弹带,摘下水壶。士兵解着军装上的纽扣,他的动作很慢,却很坚定。他看着面前的村民,村民们静静地看着他,既无人求饶,也无人反抗。一切如同排演过多次的默剧。他们温顺地走出屋子,温顺地排好队,温顺地等待被射杀……他们绝不会得到拯救,也绝不会出现奇迹。
他的死去,注定毫无意义。
“现在,过去,跟他们站到一起。”长官冲士兵指了指站在干草垛前的村民们。
士兵慢慢走过去。
村民们看着越来越近的士兵,没有动。
士兵站到村民们面前,努力挤出笑。
“请给我一个位置。”他小声说。
村民们为他挤出一条缝隙。
士兵站定,转过身,看着面前举枪向他瞄准的战友们。半个小时以前,他还与战友们并肩作战,但现在,他们已经变成了敌人;半个小时以前,面对游击队员们射过来的子弹,战友们没有害怕,但现在,他看到战友们因极度恐惧而扭曲的脸。
士兵看看身边的男人,伸出手。男人将他的手握紧。
“你还有最后一次机会。”长官说,“杀死他们,还是变成他们?”
“我不会改变决定。”士兵说,“我是战士,不是屠夫。”
长官举起手,冲端枪的士兵们示意。士兵们的手指勾上扳机。他看到,几个枪口在轻微地颤抖。
士兵深吸一口气。“我叫舒尔茨。”他突然说,“约瑟夫,舒尔茨!”
然后,他闭上眼睛。
枪当然会响。在那个黄昏,没有拯救,也没有奇迹。
[责任编辑 王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