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林
作者: 原上秋老林和老富合伙在内黄县一带贩杏。内黄是黄河故道,多沙,适合种杏。杏大,还甜。有时候他们能跑到开封。开封那一带富裕,不种杏,能卖个好价。老林和老富有一辆架子车,人拉。五更走,隔一天踏黑回。回来后从村民手中购了杏,车一满,又上路。他们俩在一起合作了多少年,彼此信任。
这天,卖完杏,他们兴高采烈地往回走。正午时间,过一片树林,遇到一伙劫匪。劫匪要他们把钱掏出来。老林和老富走这条道好些年,只听说有匪,没遇到过。冷不丁看到这架势,有点蒙。老富胆小,不等劫匪动粗,他就老老实实解开大裤腰,要掏钱。老林给老富使个眼色,制止了他。老林上前一步,双手抱拳,说:“都不容易,行个方便。”说着,把自己的钱袋子掏出来,扔过去。他认为劫匪也有仁匪,说不定会手下留情。
—个头目捡了钱袋,在手中掂了掂。看表情是不满足,他的眼睛盯着老富。老富早在那里筛糠。头目说:“少一份。”老林说:“就这些了。
几个劫匪上来把老富放倒,老富发出杀猪一般的哀号。老林上前阻止,说:“不兴这样,他家一个老娘瘫在炕上,一家全指望他呢。”老富的老娘死多少年了,老林编了个瞎话,期望换取同情。劫匪头目不吃这一套。老林手握一根木杠,劫匪手里是铁棍、刀,有两个端着鸟枪。三两个回合,老林被打倒,但依然挥舞着棍棒,劫匪不能靠近。这时候恰巧有一群人路过。劫匪再厉害,也怕人多,加上老林拼命抵抗,他们顾不得老富的钱袋,打了声口哨便逃了。
老富把老林拉起来,拍拍土,小心放到板车上拉回了家,养了三个多月才好。老林伤好后留下后遗症,瘸了。村里有人喊他瘸子,他不在乎。老富要把那一趟的份子钱分一半给老林。老林说:“我能接吗?”
老富还想和老林一起跑生意,又担心老林不能走长路,就试探着问:“还能不能去送杏?”
老林说:“能。”
老富问:“三里五村的还是远道?”
老林说:“远道。”
自从那次出事之后,胆小的都不敢走这条道了。老林不怕,他继续走。就算运气不好又碰上了,大不了一拼。上次遭劫使他有了经验——坏人也怕不要命的。货奇生意好。他们又跑几次,挣得明显多了,便合伙买了一头毛驴。老富很乐意和老林合伙,老林是个值得信赖的人。每次分钱,老富都提出让老林多分点,老林不干。老林心想,真多分两回,老富一定远他而去。
一天夜里老林做了个奇怪的梦,一处房角塌了。解梦的说,再挣的钱都不是他的了。老林吓出一身冷汗,他找到老富,说不干了。老林把驴和车都给了老富。老富就信老林,老林不干,他也决定不干了。老富的儿子不是个正干的人,跑了几趟连驴带车就在开封卖了,据说和当地一个女戏子鬼混在一起,再看不到他的人影。老富气出一场大病,病好以后心灰意冷,时常进赌场解闷。
老林用贩杏挣到的钱,开了一家叫客来顺的客栈,不图挣钱,只想方便过客。这下,他的名声借着客栈传开了,都说内黄有个林老板,仁义。
老富走到另一条道上,天天混迹赌场。老林劝他,说这样子会把家败了。老富哭着说:“我还有家吗?”
老林五十一岁那年,日本兵占领了汤阴县。汤阴离内黄近,鬼子经常过来骚扰。日本兵和游击队在内黄形成拉锯战,你来我往。客来顺有时候接待日本兵,有时候接待游击队。老林感觉自己成了阿庆嫂。接待游击队他是真心的,那是一群为自己的民族解放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他敬仰。接待小鬼子呢,是无奈。几次他想放弃生意,一走了之。游击队长告诉他,他的工作对未来的抗敌有大作用,他才勉强留下。
老富隔三岔五找老林借钱。一开始老林念旧情,都借给他。后来感觉是一个无底洞,加之又不想他这样堕落下去,就不想接济他了。老富最后一次来借钱,说是看病。这下,老林慌忙拿钱,说不够再来取。
老富没去看病,他拿着钱去赌场捞本了。没多久,老富死了。他儿子没有回来,老林托人买了一口好棺材,把他埋了。朋友一场,他不能不管老富。
后来,客来顺被一场大火吞噬。那天夜晚客栈里住着很多鬼子兵,他们第二天要去执行扫荡任务。大火扑灭之后,拉出十多具鬼子尸体,却没见老林,活不见人,死没见尸。
据《豫北县区志》记载,豫湘桂会战期间,敌后豫北地区活跃着一支威震敌胆的游击队。领头的是个瘸子,爱吃杏配酒。
不知道是不是老林。
[责任编辑 王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