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与探索

作者: 徐匡学 李建东

【摘要】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以及提高写作教学质量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文章简要论述了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的三个方面特点,并结合教学案例,分析教师如何采取创设教学情境、搭建学习支架、延伸写作教学等策略来构建高效英语写作课堂,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发展。

【关键词】主题意义;小学英语;写作教学

作者简介:徐匡学(1997—),男,苏州工业园区星澄学校。

李建东(1973—),男,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了“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的教学建议。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围绕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教学重点,确定写作主题和写作教学活动的具体内容,布置多样化的探究任务,带领学生先从不同维度思考写作主题、明确写作框架,再开始写作。为了提高小学英语写作教学质量,教师可以设计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围绕写作主题串联写作素材,由此得到有内容、有深度的英语作文。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以合作探究、联系生活、绘制思维导图等方式厘清写作思路,用流畅的语言阐述自己对写作主题的看法,在完善写作内容的同时,形成与发展英语核心素养。

一、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特点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注重思维训练

在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分析写作主题的意义,并通过多角度、深层次的探究学习确定写作的主要内容。由此,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与创造性也会得到锻炼。

(二)强调语言运用

当学生对主题意义形成一定理解后,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介绍相应的语法知识和表达技巧,鼓励学生利用新学到的知识阐述自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活动既可以增强学生作文的可读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在带领学生分析写作主题意义的同时,也会鼓励学生围绕写作主题展开联想与想象,这有利于学生创作出独特而有趣的文章[1]。在联想、想象及创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会逐步发展。

二、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是小学英语教学中较为常用的教学手段,目的在于营造真实的学习场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结合生活经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由此初步掌握课程主要内容[2]。在开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明确写作活动的主题后,利用互联网收集图片、歌曲、视频等形式的教学资源,制作精美的课件,并据此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另外,教师还应当根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分析写作主题的内涵,使学生由此找到丰富的写作思路,并且能够将与写作主题相关的单词、短语串联起来。

以译林版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教材Unit 4 “Hobbies”的教学为例。教师基于这一单元的内容,组织了主题为“兴趣爱好”的写作活动。在课前,教师先利用互联网收集与学生喜欢的课余活动有关的图片、歌曲,并据此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在导入环节,教师展示课件,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纷纷尝试用英语介绍自己喜欢的课余活动,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起来。

由此可见,教师可以先利用课件等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引导学生思考写作主题,使其投入课堂教学活动,认真梳理自己在写作时可能会用到的单词、短语、句子,为创作活动做好准备。

(二)搭建学习支架,奠定写作基础

1.搭建问题支架,明确写作内容

小学生正处在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发展的阶段。在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的具体方向,从而顺利完成写作任务。为此,教师可以给学生搭建问题支架,利用多样化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维度分析写作主题,由此确定写作的具体内容。

以译林版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教材Unit 7 “Chinese festivals”的教学为例。教师基于这一单元的内容,组织了主题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的写作活动。在写作活动开始前,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What do you know about Chinese festivals?”展开讨论。在这个讨论活动中,教师还通过问题“We know there are so many Chinese festivals. Which Chinese festival do you like best? What traditions of this festival are interesting to you?”,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传统节日以及相关习俗。由此,学生复习了自己此前学到的Spring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英文名称,以及get together with families、eat moon cakes、have dragon boat races、climb mountains等短语。此后,教师鼓励学生通过查阅书籍或者在互联网上搜索等方式,收集更多与中国传统节日有关的英语单词、短语以及文化知识,思考自己可以如何介绍喜欢的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意义、影响等,为写作积累素材。

在问题支架的引导下,学生明确了写作主题、写作内容以及自己在写作时需要用到的单词、短语、文化知识。

2.搭建图式支架,厘清写作思路

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搭建图式支架,指的是教师带领学生以思维导图或流程图的方式呈现关键信息,将原本杂乱的元素转化为清晰的图形和文字。由此,学生可以梳理写作思路,明确作文的主要内容和整体结构[3]。小学英语教师要提高对图式支架的重视程度,并尽量鼓励学生根据写作主题自行绘制思维导图、流程图,梳理清楚自己想要讲述的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和想要介绍的人物的多方面特征,以便后续开始写作。此外,教师还可以建议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流程图时,加入一些特别的符号和简笔画,使思维导图、流程图更加美观、更具个性。在学生完成这一任务后,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修改他们思维导图、流程图中不合理的地方,让他们在创作之前做到心中有数。

以译林版英语(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上册教材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的教学为例。教师基于这一单元的内容,组织了主题为“保护环境”的写作活动,指导学生利用所学内容写一篇倡议书,旨在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首先,教师鼓励学生围绕“保护环境”这一主题绘制思维导图,梳理城市环境问题,并在一旁记下自己认为可行的处理环境问题的措施。其次,教师向学生介绍倡议书的特点,提醒学生注意倡议书的基本结构,鼓励他们补充完整思维导图,并开始创作。最后,教师认真阅读学生的作文,指出其中的闪光点和存在语法错误的句子,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改进方案。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会在写作前明确写作思路和作文的大体框架,教师则可以更顺利地指导学生讲清楚观点。在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流程图及时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3.搭建合作支架,完善写作流程

小学生系统地学习英语的时间相对较短,知识储备不够丰富。在面对抽象、复杂的写作主题时,学生可能很难快速厘清写作思路[4]。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可以适时搭建合作支架,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用英语阐述自己的见解、讨论写作主题的深层含义,并由此确定作文框架。

以译林版英语(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下册教材Unit 3 “A healthy diet”的教学为例。教师基于这一单元的内容,组织了主题为“健康饮食”的写作活动,指导学生运用“There are/is...”句式以及a lot of、some、a little、a few等单词和短语介绍自己的饮食习惯,讨论自己可以怎么吃得更加健康。教师先组织小组讨论活动,鼓励学生使用“Are/Is there...?”的句式和小组成员对话,询问对方的饮食习惯,并用“Yes/No.... Because...”句式回答问题。在这一讨论活动中,学生会接触大量与写作主题有关的单词、短语,并形成大致的写作思路。之后,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例句,如“I usually have many bread...” “I often eat much vegetables...” “I only eat a few rice...” “I have a few junk food.”等,并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画线单词的用法是否正确。由此,学生会对这部分语法知识形成更深入的理解。

在合作支架的帮助下,学生可以顺利掌握与相对复杂的写作主题相关的语言知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完成写作任务,还会使他们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推动他们形成合作意识。

(三)延伸写作教学,提高写作水平

1.拓展写作主题,尝试写出新意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要求学生根据教材中的语篇完成续写、仿写、改写训练,那么学生很容易因为写作活动相对单调、无趣,逐渐丧失学习积极性。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还应根据《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求,挖掘其他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写作主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创作观点新颖、内容丰富的作文[5]。

以译林版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教材Unit 6 “My e-friend”的教学为例。教师基于这一单元的内容,组织了主题为“我的网友”的写作活动,让学生采取第三人称介绍自己的网友。在教学时,教师鼓励学生结合这一册教材Unit 4 “Hobbies”的内容进行写作,在作文中简要介绍网友的兴趣爱好。教师还给出如下范文:“Wang Fang is my e-friend.She is 13 years old. She lives in Beijing. Her mother and father are teachers. Wang Fang likes music, she can sing and dance very well. She likes playing table tennis too.”。

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驱使学生从多个角度深层次地分析写作主题,并调动现有的知识储备展开创作,从而写出更高质量的作文。

2.拓展生活话题,鼓励真实表达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依赖教材中的信息,没有深入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元素,导致学生对写作主题的理解比较片面,创作出来的作文缺乏真实性。在开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写作教学时,教师需要明确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根据《新课标》的建议,积极引入生活话题,指引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完成写作任务,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为此,教师需要利用课余时间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并在设计写作主题时选择学生熟悉的人物、事件,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写作建议。

以译林版英语(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上册教材Unit 3 “Holiday fun”的教学为例。教师基于这一单元的内容,组织了主题为“愉快的假期”的写作活动,要求学生介绍自己的假期活动,分享自己度过假期的感受。首先,教师提出问题“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in winter holiday?”,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出写作主题。其次,教师拿出在假期拍摄的照片,用新单词、短语和句子简单介绍照片中的景色、美食、习俗等,为学生提供写作思路。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回忆自己的假期生活,使用新学到的单词、短语、句子介绍自己的假期生活,并从where、what、how三个角度搭建作文框架。

将写作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而且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愿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表达实际感受。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认知特点、兴趣爱好设计写作主题,并通过教学情境、学习支架引导学生围绕写作主题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厘清写作思路、完成创作大纲。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适时组织拓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创作情感真挚、内容丰富的文章,促进其思维品质和语言运用能力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马艳青.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小学英语单元写作教学实践[J].中学生英语,2023(34):25-26.

[2]缪张蓉.基于主题意义指导下小学英语写作创新教学探析[J].小学生(上旬刊),2022(7):58-60.

[3]蒋雅.主题意义探究视角下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研究[J].智力,2022(15):138-141.

[4]李敏,李会会.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小学英语单元写作教学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2,45(2):40-46.

[5]邝惠春.主题意义阅读下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与研究[J].校园英语,2022(1):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