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教融合视域下小学高年级体育作业的设计策略研究
作者: 张红艳【摘要】在推进体教融合的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体育作业的设计逐渐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体育作业是体育教学的延伸,对于提升学生运动能力、培养学生运动习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体教融合视域下设计小学高年级体育作业的意义,并具体讨论了设计家庭运动作业、挑战作业、训练作业、合作作业的策略,旨在帮助广大体育教师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助力学生提高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关键词】体教融合;小学体育;高年级;作业设计
作者简介:张红艳(1981—),女,甘肃省兰州市第三十六中学。
2020年,体育总局、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倡“面向全体学生,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实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并呼吁学校及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训练、竞赛活动”。为实现上述目标,小学教师应该认真设计体育作业,以丰富学校体育活动,让学生在课后得到充分锻炼[1]。然而,部分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师在设计体育作业时,没有采取科学的策略,导致体育作业出现内容单一、形式枯燥、缺乏针对性等问题,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要使体育作业真正发挥作用,教师需要正确认识体育作业的意义,找到科学的路径设计体育作业,使体育与教育充分融合,形成合力,发挥育人功效。
一、体教融合视域下小学高年级体育作业的设计意义
(一)深化体教融合
教师可以通过体育作业这一形式将体育教学延伸到课外,实现体育与教育的有机结合,深化体教融合。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会提升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形成自信心和创新精神。
(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可以利用体育作业,引导他们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能,逐步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2]。除此之外,在参与体育运动时,学生需要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这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也会使学生更加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三)培养学生健康运动习惯
为了完成体育作业,学生需要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这有助于他们形成自律意识和责任感,养成健康的运动习惯。而且在定期完成体育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会明白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且逐渐将运动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为未来的学习和健康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缓解学生课业学习压力
小学高年级学生面临着一定的升学考试压力,适度的体育锻炼能够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调整身心状态,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利用体育作业推动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体育活动,帮助学生释放紧张情绪、舒缓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有精力和体力应对学习上的挑战。
二、体教融合视域下小学高年级体育作业的设计策略
(一)设计家庭运动作业,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
家庭运动作业有利于学生养成日常运动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设计家庭运动作业,让家长陪伴学生完成运动任务,不仅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除此之外,家庭运动作业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他们逐步提升身体素质[3]。
例如,教学生练习花样跳绳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在家完成一定量的跳绳运动并记录自己的运动过程。接下来,教师可以建议家长协助学生完成这一作业。在这一过程中的亲子互动,可以提升家庭运动作业的趣味性,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1.跳绳打卡作业
教师可以先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体发展情况,设计跳绳打卡作业,如要求学生“每天在家跳绳100到200次”。随着学生体能提升,教师可以逐步提高对跳绳次数的要求。而在学生完成这一作业的过程中,家长需要协助学生用手机等工具记录学生的运动表现。除此之外,教师还鼓励学生尝试花样跳绳动作,如交叉跳、双摇跳、车轮跳等,由此找到跳绳这一运动的乐趣。
2.亲子跳绳作业
教师还可以设计亲子跳绳作业,帮助家长通过体育运动增进亲子关系、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和学生玩“你来我往”接力跳绳游戏,轮流进行单人跳绳,或者两人一起合作跳长绳。这样的游戏作业不仅可以让家长和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趣味,而且可以提高家庭成员之间的默契度。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家长利用周末时间举行“家庭跳绳挑战赛”,比拼一分钟内完成的花样跳绳动作数量或者动作连贯度。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竞争与合作享受跳绳带来的乐趣,这有利于他们养成运动的习惯。
(二)设计挑战作业,培养学生的良好心态
挑战作业旨在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挑战精神。在完成挑战作业时,学生往往需要挑战自我,以实现自我超越。由此,他们既可以充分挖掘身体机能,又可以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在设计挑战作业时,教师需要选择一些略有难度或者竞技性较强的活动,然后设置一定的运动目标,如连续一周每天完成一定数量的仰卧起坐,或者花几周时间学习一项新的运动等。这样的作业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能锻炼他们的意志力和毅力,培养他们的挑战精神和创新能力。
例如,教学生练习短跑时,教师可以顺势设计挑战作业,设置一些符合学生身体发展情况的挑战目标。在学生完成挑战作业前,教师建议学生先反复练习起跑、加速跑、维持速度跑等短跑技巧。在确定学生基本掌握短跑技巧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短跑能力进行评估,并给学生划分类型,布置不同的挑战作业。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以下挑战目标:不擅长短跑的学生,应当努力通过完成挑战作业掌握短跑的技巧,感受到短跑运动的乐趣;短跑成绩还不错的学生,应当尝试通过完成挑战作业挑战自我,锻炼意志力和毅力,提升短跑能力;明显擅长短跑的学生,应当努力从挑战作业中找到进一步提升的方向,实现自我超越。在具体布置挑战作业时,教师可以先布置基础类挑战作业,再布置创新类挑战作业,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升短跑能力。
1.基础类挑战作业
首先,教师可以设计定时挑战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跑到一定位置,比如要求学生在10秒内完成50米短跑。如果学生未能达标,教师需要帮助他们寻找问题出现的缘由并帮助他们调整跑步动作、跑步策略,鼓励他们再次挑战。其次,教师可以设计长距离挑战作业,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尽可能地用短跑的方式往前跑,帮助学生训练爆发力,提升短跑能力。最后,教师可以设计障碍挑战作业,提前在校园内的短跑跑道放置一些障碍物,如小垫子、标志杆等,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这些跑道上练习短跑,并尽量准确、快速地通过障碍。这一挑战作业既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短跑能力,又可以锻炼他们的反应能力。
2.创新类挑战作业
首先,教师可以组织“短跑接力挑战活动”,要求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接力比赛。这类作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激发他们的竞技热情。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创意短跑动作挑战活动”,鼓励学生设计并展示独特的短跑动作或起跑姿势,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最后,教师可以组织“短跑知识问答活动”,设计一些关于短跑规则、技巧、历史的题目,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查询资料,以完成题目。当然,在布置作业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挑战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以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够且愿意完成短跑作业,并逐渐取得进步。
(三)设计训练作业,夯实学生的运动技能基础
训练作业注重引导学生完成某一项或几项体育技能的训练,比如球类控制技巧的练习、体能专项训练等。通过完成训练作业,学生能够内化一部分体育技能,提升运动水平[4]。教师可以利用训练作业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和动作要领,提高运动表现。
例如,教学生练习篮球时,教师可以布置训练作业,指导学生掌握基础的篮球动作,为将来参与篮球比赛奠定坚实基础。
1.基础技能训练作业
首先,教师布置运球训练作业,要求学生每天在家进行至少10分钟的基础运球训练,完成单手运球、双手交替运球、变换节奏运球等动作。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可以掌握正确的运球姿势,形成良好的手感,提高控球能力。其次,教师布置投篮训练作业,要求学生反复练习投篮动作,由此习惯正确的投篮姿势和用力技巧,提高投篮命中率。在训练初期,学生可以选择距离相对较近的投篮点,随着能力提升,学生应该自主增加投篮距离,提高投篮难度。最后,教师布置接球与传球训练作业,要求学生与家长或伙伴进行原地传球、跑动中接球与传球练习,以培养学生的传球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在比赛中的传球效率和准确性。
2.技能组合训练作业
篮球方面的技能组合训练指的是包含运球、投篮、传球等一系列动作的训练。教师可以在学生掌握基础篮球动作后,布置技能组合训练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些相对复杂的篮球动作,如运球后投篮、接球后突破再传球等。通过技能组合训练,学生打篮球的能力会获得明显提升。
3.实战模拟训练作业
在学生完成技能组合训练作业后,教师可以顺势布置实战模拟训练作业,鼓励学生组织家庭内部的篮球比赛,或参与社区、学校组织的小型篮球比赛。在比赛中,学生不仅可以检验自己此前练习的成果、积累比赛经验,还可以提高体能和心理素质。
(四)设计合作作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合作作业强调团队协作和交流互动,在完成合作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倾听、表达、协作和分享,这有利于他们融入集体,形成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能够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5]。教师可以围绕需要多人合作完成的体育项目设计合作作业,并鼓励学生和家长、同学一起完成合作作业。
例如,教学生练习足球时,教师布置了技能类合作作业、竞技类合作作业。这样的作业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足球技巧,还可以让学生明白团队合作在足球运动中的价值,从而逐步形成团队协作精神。
1.技能类合作作业
教师先布置战术分析作业,要求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共同观看足球比赛录像,分析比赛中的团队配合、战术布局,并据此讨论足球比赛中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此后,教师布置了战术实践作业,鼓励学生一同练习利用角球进攻、快速防守反击等战术,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战术。这样的作业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战术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又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教师还布置了一系列足球技能挑战作业,让学生分组练习射门、控球、盘带等技术动作,由此学会与队友共同面对挑战、完成任务。
2.竞技类合作作业
在学生基本掌握足球技巧后,教师组织了一场小型足球赛,让学生以参加比赛的方式完成合作作业。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技术特点,担任前锋、后卫、守门员等角色,与队友配合完成进球和防守任务。这样的作业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领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结语
在体教融合视域下,设计科学、高效的小学高年级体育作业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教师可以通过家庭运动作业、挑战作业、训练作业、合作作业,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运动能力、实现健康成长。在具体设计作业时,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身体发展情况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确保作业具有层次性、趣味性和创新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赵科伟.新时代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价值及实施策略[J].田径,2023(12):74-76.
[2]张鸿涛.“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作业的实施困境与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2023(11):82-84.
[3]石宇.体教融合视域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风尚,2023(3):53-55.
[4]王小霞.“体教融合”背景下小学体育体能训练方法研究[J].体育视野,2023(5):140-142.
[5]赵伟康.“体教融合”背景下小学体育社团的开展策略[J].教师博览,2022(3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