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幼儿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作者: 黄卓越 王学强
【摘要】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是学前教育阶段的重要教育目标。文章通过分析大班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表现情况,发现大班幼儿自控力较弱、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较为依赖成人,这和幼儿自身的发展水平、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等密切相关。因此,幼儿园应联合幼儿家庭制订针对性的培养策略,共同培养幼儿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幼儿;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宁市兴宁区2022年教育科研基于大生涯教育观的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专项课题“《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背景下的幼儿一日生活自理能力提升的行动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黄卓越(1976—),女,南宁市兴宁区第一幼儿园。
王学强(1997—),男,南宁市兴宁区第一幼儿园。
本文以南宁市XX幼儿园为例,针对大班幼儿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基于实证分析提出有效培养大班幼儿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对策,以期为幼儿园教育改革提供依据。
一、大班幼儿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背景及现实意义
陶行知提出学校要培植学生的生活力,使学生可以单独或共同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幼儿的生活力主要体现在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教师应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获取知识,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2]。可见,培养幼儿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至关重要。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可以增强幼儿面对困难和挫折的信心,使幼儿可以更好地承受压力,增长生活智慧,为适应社会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3]。
二、大班幼儿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文以南宁市XX幼儿园大班57名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含图片选择题、情景模拟题)及教师访谈法,研究幼儿在生活情境中的自主性表现,获取相关数据后进行相关性和偏相关分析。
(二)数据分析及结论
1.被要求吃自己不喜欢吃的饭菜时,会哭泣或发脾气。调查结果见表1。
结论:大部分幼儿不愿意吃自己不喜欢吃的饭菜,且有些幼儿会发脾气或哭泣。这说明很多幼儿遇到问题时情绪调控能力较弱,缺乏替代性解决策略。
2.能准确地向父母表达自己的需要。调查结果见表2。
结论:大多数幼儿能够准确地向父母表达自己的需要,表现出较强的沟通能力。这说明多数幼儿具备基本沟通能力,但需教师进一步引导他们使用逻辑语言描述问题。
3.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勇敢想办法沟通解决。调查结果见表3。
结论:大部分幼儿对自己社交的表现持不确定态度,或认为自己有时能够解决社交问题。这说明幼儿在社交场景中还是依赖成人干预、自主协商能力不足。
(三)实证结果
实证调查结果显示,大班幼儿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有待提高,影响大班幼儿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发展的因素包括家庭和幼儿园及幼儿自身特点三个因素。而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能够促进幼儿的发展。
三、大班幼儿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实践困境
(一)幼儿的自身特点限制了其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大班幼儿虽然在认知能力上有所发展,但仍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理解抽象问题还是存在困难,如面对数学中的逻辑推理问题、故事中的复杂情感分析问题时,难以独立思考出解决方法。另外,同一个班级的幼儿在认知、语言、社交等能力方面往往水平不一,这导致教师难以兼顾所有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二)幼儿园教学创新不足
部分幼儿园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教学仍以单一的讲授式教学为主,这使得幼儿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思维僵化;课外活动形式和内容缺乏挑战性、开放性,这极大地阻碍了幼儿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究其原因,是幼儿园管理者创新意识不足、教育理念陈旧,以及师资力量有限、教师资质不高,难以实现教学创新。
(三)幼儿家庭教育理念滞后
部分幼儿家长不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孩子遇到问题时,未能给予其适当的引导和启发,而是直接告知其答案。如此一来,孩子会缺乏探索思考的意识,难以自己解决更多的问题。有的家长甚至习惯性忽略孩子提出的问题,认为孩子喜欢胡思乱想,未能抓住孩子提问的契机开展家庭教育,导致孩子逐渐缺乏质疑的勇气。
(四)家园合作不够充分
部分幼儿园与幼儿家庭的沟通较为低效,信息交流不充分,如教师与家长的交流限于接送幼儿时的简短对话或日常的活动通知,双方缺乏深度互动。长此以往,这容易导致幼儿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理念出现不一致,从而影响幼儿能力培养的连贯性。
四、大班幼儿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南宁市XX幼儿园基于对大班幼儿个性的尊重,通过创新教学策略、强化家园合作等方式引导大班幼儿树立独立自主的观念,掌握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所示。
(一)制订针对性培养方案,给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
幼儿园可以根据《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等文件要求,为大班幼儿制订针对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方案。方案应强调培养幼儿在融入集体、人际关系处理和规则意识等方面的能力,鼓励幼儿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学会进行反思和总结,提高抗压力等。在方案的保障下,教师还要为幼儿创造安全、稳定、温馨的学习环境,使幼儿建立对集体和同伴的信任感,能够更好地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创设开放式问题情境,营造自由交流氛围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该给幼儿提供开放式的环境,注重引导式提问,激发幼儿的思考欲望,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此外,教师还应该给予幼儿充分的支持和鼓励,让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怕犯错。例如,教师组织幼儿观看学习《西游记》中孙悟空大战黑熊怪的视频,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挫折、学会独立思考、敢于做出自己的判断[4]。幼儿看完视频后,教师创设开放式问题情境:“如果你是孙悟空,你遇到黑熊怪会选择勇敢地面对还是逃避?为什么?”幼儿自由思考与交流,畅所欲言。有的幼儿表示孙悟空应该勇敢面对黑熊怪,否则下次遇到别的妖怪还是打不过;有的幼儿表示就算孙悟空躲得过黑熊怪,他的师父和师弟也躲不过黑熊怪,他们还是无法渡过这一关;有的幼儿从整部小说的安排来看,认为孙悟空想逃避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他们必须经历的磨难。在轻松的交流氛围中,幼儿自由思考、大胆表达想法,逐渐形成独立思考意识。
(三)运用阶梯式引导策略,助力幼儿能力进阶
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不应该立即介入解决,而是应该给幼儿搭建解决问题的支架,引导幼儿一步步尝试解决问题,从而促使幼儿建立自主解决问题的信心。例如,针对孙悟空大战黑熊怪的故事,教师让幼儿思考如果自己是孙悟空会如何制服黑熊怪。在幼儿不知道从何说起的时候,教师首先提出选择类问题,如“是选择求助别人还是自己迎战?”,让幼儿做出选择,从而培养幼儿的决策意识。接着,教师又提出假设性问题,如“如果选择求助别人,可以选谁呢?”,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通过阶梯式的问题引导,让幼儿一步步自主思考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幼儿学会分解问题、逐个解决的方法。
(四)全程观察监督,支持幼儿独立解决问题
幼儿受认知经验的限制,往往缺乏独立完成探究活动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观察幼儿的具体表现,对幼儿进行具体的指导[5]。例如,在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选择《十万个为什么》作为阅读材料,让幼儿先自由翻阅,了解科学知识,再进行讨论和交流,提出自己的疑问。有的幼儿提出的问题与本次绘本阅读主题无关,教师发现后及时将幼儿的思路引导到绘本主题上;有的幼儿提出的问题太难,教师引导幼儿转化或分解自己的问题,从而保护幼儿提问的信心。这样的交流活动不仅能拓宽幼儿的知识面,还能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幼儿或许能自主完成一些任务,但过程中会存在思路不清晰的问题。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反思,回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具体做法,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进行改进。例如,在拼图游戏中,当幼儿完成拼图作品后,教师可以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拼图思路,耐心倾听幼儿的表达,适时帮助幼儿补充,并注意幼儿的思路是否存在误区,帮助幼儿进一步完善拼图的思路,逐步培养幼儿的自主表达能力。
(五)建立常态化家园协同机制,促使教育有效衔接
培养幼儿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幼儿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幼儿园要建立常态化家园协同机制,将幼儿能力培养延伸到家庭教育中,全方位培养幼儿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幼儿园可以设立“家长工作坊”,安排教师定期给幼儿家长开展有效培养幼儿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训,或者向幼儿家长传授一些提升幼儿心理抗压能力的方法,鼓励家长在家中给予幼儿充分的支持和帮助。同时,教师应切实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活动,如给孩子设计一些周末小任务,记录孩子完成任务的过程并反馈至班级微信群。如此一来,幼儿园与幼儿家庭皆能充分了解幼儿在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方面的情况,从而共同制订培养策略,共同培养幼儿。
结语
培养大班幼儿的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需要幼儿园、教师、幼儿家长的共同努力。幼儿园要提供适宜的环境、相应的方案、支持的平台,做好支持工作;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创新教学方式,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引导幼儿解决问题、帮助幼儿进行反思;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配合幼儿园教育,适当完成一些教育任务。培养大班幼儿的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不仅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还能为幼儿的学习甚至是将来的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王丽.浅谈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167-168.
[4]黄怡芳.让科学探索自由飞舞:浅谈科学活动中幼儿探索能力的培养[J].幼儿100(教师版),2017(11):35-37.
[5]郭怡麟.科学探索中幼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C]//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3年第四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出版地不详]:[出版者不详],2023: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