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历史智慧课堂教学细探

作者: 郝义智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要思考如何借助智慧课堂提高教学效率。这是摆在初中历史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在本文将论述以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智慧课堂教学策略,为更多一线教师带去教学、育人方面的启发和帮助。

一、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是初中生学好历史学科必备的素养之一。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与计算机相连接,主要利用投影机将计算机中的内容呈现在屏幕上,构造一个由大屏幕参与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教师可以通过移动鼠标对文件进行编辑。

为了让学生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养成唯物史观并逐步提升素养水平,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很自然地进入情境并备受触动。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4课《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时,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呈现两张图片,一张是张骞出使西域所走的丝绸之路路线图,还有一张是“一带一路”合作路线图,引导学生理性看待丝绸之路的开通,积极探究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尝试从全局视角来归纳、总结丝绸之路的存在价值、发挥的作用。学生在理性探索中,可轻松培养唯物史观。

二、线上绘制思维导图、线下角色扮演,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指的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在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时,初中历史教师要积极发挥智慧课堂线上、线下教学的双重优势。

在线上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内容自行使用电脑中的画图工具或学习平台中的画图功能绘制思维导图,或者以单元内容为基准来绘制思维导图,或者以整本教材内容为基准绘制思维导图,要求绘制的思维导图中包含年份、历史事件及人物等内容,由远及近地推进历史,体现历史的发展特性,由此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在线下教学中,初中历史教师可以组织演绎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通过具象演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不失为较好策略。需要注意的是,演绎所用的道具要逼真且与演绎的历史事件背景相符,为学生时空观念的养成提供助力。

三、多媒体补充史料资源,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和历史解释素养

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和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均需要史料的帮助。为此,初中历史教师要充分运用史料。

历史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补充教材以外的史料,史料类型包含文本、图片、视频等,开阔学生视野。呈现史料资源后,教师要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讨论,如讨论史料的来源、史料对应的背景、史料带来的启示、史料诞生的时期等,让学生实证史料。此外,要对史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解释,实现对史料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尤其要对史料的内容做详尽解读,更要探究其中存在的因果、分析趋向、说明影响等,尝试与当下所学内容串联起来,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四、共享微课,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在智慧课堂共享微课,微课中包含各式各样的与爱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等相关的素材。如在《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课堂共享微课中,包含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影视片段等,使学生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中感知浓郁的家国情怀、高尚的民族气节等,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慧课堂的构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降低教师教学难度、减轻教师育人压力。前提是初中历史教师要善于发挥智慧课堂的各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