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良好教学伴生学习满意度吗?

作者: 江利 赵春鱼 孙卫红 张洁

在线良好教学伴生学习满意度吗?0

摘 要

借鉴ACSI模型分析框架,构建在线教学情境下大学生学习满意度影响机制模型,实证研究验证了模型对学习满意度的较好解释力。研究发现,良好教学、学习预期、环境、投入和收获五个要素联合解释“学习满意度”85%的变异量;各要素内在作用机制显示在线良好教学并不伴生学习满意度:良好教学对学习满意度直接影响作用较小;学习收获是影响学习满意度的首要直接因素和关键中介因素;学习预期、学习投入和良好教学共同作用于学习收获,且学生因素影响更大;学习环境对学习满意度的作用不显著,亟需转型为内涵建设。研究结果对宏观层面在线教学支持政策完善、微观层面教师有效深化教学改革以及给予学生个性化在线学习指导服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在线教学;学习满意度;影响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25)02-0001-09

学习满意度是学习者切身体验在线教学后对质量感知的主体性表达,能够促进教与学之间形成有效互动和评价。由于在线教学情境下教与学的物理场景孤立,各要素对学习满意度的影响机制区别于其他类型教学场景,而良好教学能否直接伴生学习满意度有待考究,良好教学与学习满意度的作用机理有待廓清。鉴于此,本研究在已有学习满意度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在线教学情境下学习满意度作用模型,深入挖掘高校在线教与学有效联结的关键支点,对于深化在线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1 文献综述

学习满意度研究与调查是在借鉴顾客满意度理念和嵌入教学评估与质量管理实践需要中兴起的。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的福奈尔教授团队提出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American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简称ACSI),将顾客满意度置于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因果互动系统中,认为“预期质量”“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是满意度的原因变量,满意度取决于顾客实际体验与预期质量的比较基础上的感知价值[1]。该模型受到教育领域学者的青睐:戴心来等以其为分析框架探讨MOOC学习者满意度影响因素[2];翟雪松等以其为研究基础构建出翻转课堂满意度模型[3]67;钱晓群对其进行修订后研究网络教育服务质量学生满意度[4]。根据学习过程感知变化,学习满意度可划分为以“心理预期”为主的绸缪阶段、以“活动体验”为主的感知阶段及以“价值判断”为主的内化阶段[5],是一个动态变化、意义生成的感知概念。在线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网际网络平台上所从事的教学活动[6],在线教学情境下的学习满意度是基于教学场景的独特性衍生而来的,核心要义还是学习者通过在线学习的实际感知与预期质量进行差异性比较后所形成的感受与主观评价。已有关于学习满意度研究:一类是紧扣高等教育教学的基本要素,以学理逻辑分析为基础展开研究,如史秋衡等围绕良好教学、环境影响和学生群体三个一级要素进行逐级拆解[7];文静基于学生参与视角,同时借鉴阿斯汀提出的IEO模型,从投入(input)、环境(environment)和结果(result)三大要素对学习过程进行细分并展开研究[8]。另一类是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分析学习满意度内在作用机理,如蒋志辉等发现教师提供过多支持可能会抑制高自我调节能力者的在线学习满意度[9];徐晓青等发现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交互、自我调节学习、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交互是影响大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的重要因素[10];李宝等发现不同学习风格对学习满意度因素影响不同[11]。

已有研究或是全面分解影响学习满意度的要素,或是集中探讨某个维度对学习满意度的影响,反而兼顾学习全过程要素、系统性地探讨多维度对学习满意度影响机制的研究不足。本研究借鉴ACSI模型的概念和分析框架,整合贯穿于高等教育教学过程的教师、学生和环境三大基本要素,基于在线教学场景的独特性探讨学生学习预期质量、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对学习满意度的作用机制,其中感知质量包括对在线教学的学习环境和教学质量的感知,感知价值主要是学生学习收获。此外,教学质量和学习环境再好,如果没有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与之同频共振,学习收获也会大打折扣,从而影响学习满意度。在线学习者的参与度与参与率是在线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12]。因此,本研究认为学生的学习投入是影响学习满意度的一个关键中介变量。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构建了在线教学情境下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影响机制假设模型(如图1),并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实证研究,验证模型的科学性,探讨在线教学情境下教师教学质量与学习预期质量、在线学习环境、学生学习投入、学习收获对学习满意度的具体作用机制。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调查工具为《在线教学情境下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问卷主体测量量表借鉴了陆根书团队关于大学生课程学习经历测量题项[13-14],以及拉姆斯登等人于1991年修订的课堂体验问卷题项[15],再根据在线教学情境特征以及本研究分析框架,结合文献综述、师生访谈、专家咨询等环节生成预试问卷的题项。第一轮试测问卷收回96份,运用极端组比较法进行量表项目分析,并征询部分问卷填写学生意见,删除部分鉴别力低的题项,补充部分题项;第二轮试测问卷收回226份,循环进行项目分析和征询问卷填写意见,以更加精准地反馈在线教学情境下大学生学习情况。

修订后的量表包括学习预期质量、教师良好教学、在线学习环境、学生学习投入、学习收获、学习满意度六个方面测量项。每个项目均采用由“1=完全不同意”到“5=完全同意”共六个等级构成的自评表进行自评。第三轮正式施测问卷使用AMOS21.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见表1):因子载荷系数较高,且呈现显著性,说明因子与测量项之间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各维度验证性因子关键拟合指数均在参考范围内;各因子层面的AVE值均大于0.6且组合信度CR值均大于0.8,说明聚合效度高,模型的内在质量较好[16]。

2.2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浙江省某大学学生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836份,样本具体分布情况见表2。性别层面男女生分别占37.32%、62.68%;学科专业层面分人文社科类和理工科类,分别占48.56%、51.44%;年级层面由于大四下学期课程较少,样本主要集中在大一至大三,分别占41.27%、32.06%、22.61%。

3 数据分析

3.1 描述统计与相关分析

学习预期、学习环境、良好教学、学习投入、学习收获以及学习满意度的均值分别为3.55、3.87、3.92、3.61、3.70、3.63,平均得分均高于理论中值(3分)。其中,对良好教学的评价最高,其次是学习环境,再次是学习收获,而学习预期、学习投入和学习满意度评分相对居后。从相关性来看,所有变量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其中学习满意度与学习收获的相关系数最高,学习环境与学习满意度相关性最低(见表3)。

3.2 学习满意度作用模型检验结果

将学习预期、良好教学、学习环境作为自变量,学习投入、学习收获作为中介变量,学习满意度作为因变量,同时纳入本研究的大学生学习满意度分析模型来探讨在线教学情景下学习满意度的作用机制(见图1)。采用AMOS21.0对假设模型进行检验,修正后的模型删除了学习环境对学习收获和学习投入的作用路径(见图2),模型拟合参数如下:CMIN=3.780,DF=2,CMIN/DF=1.890,p=0.151,NFI、RFI、TLI分别为0.999、0.991、0.996,RMSEA=0.033。显著性概率值未达到0.05显著水平,接受虚无假设,表示理论模型图与样本数据可以适配。模型的其他参数均较好地达到了模型适配标准,表示模型的拟合优度良好。学习满意度的R2值为0.85,表明学习预期、学习环境、良好教学、学习投入和学习收获五个变量,可以联合解释“学习满意度”变量85%的变异量;学习收获的R2值为0.74,表明学习预期、良好教学、学习投入三个变量,可以联合解释“学习收获”变量74%的变异量;学习投入的R2值为0.60,表明学习预期、良好教学两个变量,可以联合解释“学习投入”变量60%的变异量。模型图中十条路径的标准化回归系数(Beta系数)均为正数,表示其对因变量的影响均为正向。分析本研究模型验证结果,可发现解释学习满意度、学习收获、学习投入的主要变异量,该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学习满意度、学习收获和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这对于学校和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3.3 学习满意度影响作用路径分析

3.3.1  学习预期、学习环境、良好教学、学习收获、学习投入与学习满意度之间的影响关系

学习收获、学习预期、学习环境、良好教学和学习投入分别对学习满意度的直接效果值为0.69、0.16、0.01、0.07、0.05,学习预期、良好教学和学习投入分别对学习收获的直接效果值为0.36、0.24、0.37,学习预期、良好教学对学习投入的直接效果值分别为0.48、0.40,其中学习环境对学习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p=0.45,大于0.05),其他影响作用均显著。除学习收获外,学习预期对学习满意度的影响直接效应高于学习投入和良好教学。学习收获对学习满意度的直接影响最大,其次是学生学习预期,学习环境、良好教学和学习投入对学习满意度的直接影响较小。学习收获对学习满意度的直接效应值,与其他自变量对学习满意度的直接效应值差别甚大。

3.3.2 学习收获、学习投入分别在学习预期、良好教学与学习满意度之间的中介效应

a表示X对M时的回归系数,b表示M对Y时的回归系数,ab为a与b的乘积即加入M后X、Y之间的中介效应;c’表示模型中有中介M时,X对Y时的直接效应;c表示X对Y的总效应,等于所有中介效应加上直接效应即c=ab+c’[17]。表4中的a、b、c’值均显著,且ab与c’同号,说明学习收获、学习投入分别在学习预期、良好教学与学习满意度之间的中介效应类型为部分中介[18]。学习收获在学习预期与学习满意度之[HJ59x]间、良好教学与学习满意度之间、学习投入与学习满意度之间的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60.82%、70.29%、83.62%;学习投入在学习预期和学习满意度之间、良好教学和学习满意度之间的中介效应占比为13.04%、22.22%;学习投入分别在学习预期与学习收获之间、良好教学与学习收获之间的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33.04%、38.14%。可见,学习收获在自变量与学习满意度之间的中介效应占比居高,学习投入在自变量与学习满意度之间的中介效应占比不高,但是学习投入在自变量与学生收获之间的中介效应作用明显。

4 结果讨论与对策建议

4.1 结果讨论

4.1.1 良好教学对学习满意度的直接影响作用较小,良好教学并不伴生学习满意度

良好教学对学习满意度的直接效应只有0.07,远低于学习收获对学习满意度的影响效应值0.69。学生对良好教学的评价得分是各因子中最高的(M=3.92分),明显高于对学习满意度的评价(M=3.63分)。以上研究表明,学生对教师在线教学本身较为满意,但是教学满意与学习满意之间存在差距,良好教学并未伴生学习满意度。

分析认为广大教师投入在线教学活动上的努力获得学生认可,但是学生反馈的学习投入和学习收获均值都偏低。可见,深化在线教育教学改革仅在良好教学上下功夫,显然成效有限。张蓓等研究发现课堂教学质量对教学满意度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其路径系数为0.63,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学满意度最重要的影响因素[19]64。教学之所以在两种满意度评价中呈现出不同的作用效应,主要是学习满意度评价的重心在于“学”的满意度,教学满意度评价的重心在于“教”的满意度。尤其是在线教学情境下教与学的物理场景孤立,即使再高质量的教,缺乏学生学习投入,没有转化为有效的学,学习收获不明显,对学习满意度的作用也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