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永宁古卫城交互设计对旅游发展的促进
作者: 林锫锋
文章聚焦福建永宁古卫城,深入探究交互设计在其旅游发展中的促进作用。通过剖析游客与古卫城空间、文化展示、服务设施等方面的交互设计元素,指出这些设计从全方位提升了游客体验。例如,传统手工艺制作与智能导览系统让游客从被动观光转为主动参与;强化文化传播效能,借助多媒体展示与文化体验活动生动呈现古卫城深厚历史文化。这些交互设计强劲带动旅游经济增长,吸引大量游客,推动旅游消费增长,引发产业联动,创造众多就业机会。永宁古卫城的交互设计为其旅游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同时为其他历史文化景区的旅游开发与交互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未来古卫城交互设计可借助前沿技术及资源整合实现进一步提升。
福建永宁古卫城作为中国古代海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沉淀着数百年的历史文化记忆。在当今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下,如何让这座古老的卫城在新时代重焕生机,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交互设计作为连接游客与旅游资源的关键纽带,能够有效提升游客对古卫城的感知与参与程度,对旅游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永宁古卫城概述
永宁古卫城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年),是为抵御倭寇侵扰而建的。卫城规模宏大,城墙周长约2500米,配套设有城门、城楼、护城河等完备的防御设施。城内留存众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如气势恢宏的城隍庙、静谧祥和的观音亭、独具特色的杨家大楼等,这些建筑承载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古卫城不仅见证了中国古代海防建设的发展历程,还蕴含着别具一格的闽南地域文化,是研究古代军事防御与闽南民俗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永宁古卫城的交互设计元素
空间与文化融合的交互设计。游览路线与空间布局。永宁古卫城在游览路线规划上独具匠心,巧妙结合卫城的地形地貌与历史文化景点分布。游客从城门进入,便仿佛踏入了历史的长河,沿着蜿蜒的古街前行,依次能参观到城隍庙、古民居等重要建筑。在路线的不同路段,精心设置了观景平台,游客在行走过程中,既能深入感受古卫城的古朴韵味,又能在观景平台上欣赏卫城全景以及周边迷人的海景,这种动静结合的游览路线设计,极大地增加了游览的趣味性与层次感。同时,古卫城内部的公共空间,如广场、街巷等,也经过精心雕琢。广场以传统石材铺设,四周安置休息长椅与文化展示牌,每逢节假日,广场上会举办民俗表演、传统集市等活动,吸引游客积极参与,使广场成为游客与当地文化深度交互的重要场所。街巷则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传统闽南风格,狭窄而曲折,两侧的古建筑与游客近距离接触,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沉浸在浓厚的历史氛围中。
文化展示与体验活动。永宁古卫城博物馆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全方位展示古卫城的历史变迁、海防文化等丰富内容。通过实物陈列、珍贵图片资料展示、震撼的3D投影等多种形式,让游客能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古卫城的文化内涵。例如,在展示古代兵器时,不仅有实物陈列,还配合视频讲解其使用方法与历史背景,极大地增强了游客的学习体验。博物馆还定期举办各类主题展览,如“古卫城的传说”“闽南海防文化溯源”等,吸引游客深入探索古卫城背后的文化故事。此外,古卫城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涵盖闽南传统手工艺制作(如剪纸、彩扎)、传统美食制作(如润饼、肉粽)等多个领域。游客可以亲自参与这些活动,在与当地手工艺人、居民的密切互动中,深入领略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这种亲身体验式的交互设计,使游客对古卫城的文化印象更加深刻,记忆更加持久。
服务设施的交互设计。智能导览与便捷服务。为方便游客游览,永宁古卫城配备了先进的智能导览系统。游客只需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详细的景点介绍、清晰的语音讲解、精准的实时定位等服务。导览系统还具备个性化游览建议功能,能够根据游客的兴趣偏好和时间安排,推荐最适宜的游览路线。例如,对于对历史文化情有独钟的游客,系统会重点推荐与古卫城历史紧密相关的景点,并提供深入、翔实的历史资料;对于亲子家庭游客,系统则会推荐趣味性较强、适合亲子互动的游览路线。
游客服务中心的贴心关怀。游客服务中心作为游客的“温馨港湾”,设置了咨询台、舒适的休息区、医疗救助点等多个功能区域。工作人员以热情饱满的态度接待每一位游客,耐心解答游客的各种疑问,为游客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同时,服务中心还免费提供饮用水、实用的地图等物品,切实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在休息区,设置了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古卫城的宣传片、实时天气等信息,方便游客随时了解相关资讯,合理安排行程。
交互设计对永宁古卫城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
全方位提升游客体验。在永宁古卫城,各类精心设计的交互元素,如同为游客开启了一扇扇通往深度体验的大门,彻底颠覆了往昔游客被动观光的模式,促使游客积极投身旅游进程,成为深度体验的主体。
以传统手工艺制作体验为例,游客踏入专门设置的手工艺制作区域,便能感受到浓厚的闽南文化氛围。例如,剪纸体验,手工艺人会先为游客详细讲解闽南剪纸的历史渊源、独特风格与制作技巧。游客们手持剪刀,略显生疏地开始尝试裁剪纸张,起初,他们剪出的线条或许歪歪扭扭,形状也不尽如人意,但在手工艺人的耐心指导下,游客们逐渐掌握了技巧,每一次裁剪都更加熟练、自信。随着作品轮廓逐渐清晰,从最初简单的形状拼接,到最终完成一幅精美的闽南风格剪纸作品,如寓意吉祥的花鸟图案或展现古卫城风貌的场景剪纸,游客们内心的成就感如潮水般涌起。这种成就感并非仅仅源于完成了一件手工艺品,而是在制作过程中,游客们深入了解了闽南剪纸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这份独特的体验让他们将对永宁古卫城的记忆深深烙印在心底。
强化文化传播效能。在永宁古卫城,文化展示交互设计宛如一座搭建在历史与游客之间的桥梁,成功地将古卫城深厚的历史文化以一种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全方位地呈现在游客面前。踏入永宁古卫城博物馆,游客仿佛瞬间穿越时空,步入了一个展示古卫城历史文化的奇幻世界。馆内运用了前沿的多媒体展示技术,打造出令人震撼的展示效果。例如,在海防文化展示区域,通过大型的3D全息投影技术,逼真地再现了古代海战的激烈场景。只见战船林立,硝烟弥漫,士兵们奋勇厮杀,伴随着激昂的音效,游客仿佛身临其境,深切感受到当年古卫城在抵御外敌入侵时的紧张气氛与壮烈场景。同时,在展示古卫城城墙建筑结构时,利用互动式触摸屏幕,游客可以通过滑动、缩放等操作,详细了解城墙的每一处构造细节,从基石的铺设方式到城砖的烧制工艺,都有图文并茂的介绍与动画演示,让原本晦涩难懂的建筑知识变得直观易懂。
而精彩纷呈的文化体验活动更是为游客开启了深入了解闽南地域文化的大门。在闽南传统服饰体验活动中,游客们身着绚丽多彩的闽南传统服饰,跟随专业舞者学习当地独特的舞蹈。从轻盈的舞步到灵动的手势,游客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闽南服饰的精美与独特,更体会到了闽南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在闽南茶文化体验区,游客们围坐在古朴的茶桌旁,茶艺师身着传统服饰,优雅地展示着闽南茶艺。从茶叶的甄选、茶具的摆放,到泡茶的每一个步骤,如高冲低斟、关公巡城等,茶艺师都进行了细致讲解与示范。游客们亲自参与泡茶过程,品味着茶香四溢的茶汤,在茶香袅袅中感受闽南茶文化的深厚底蕴。
强劲带动旅游经济增长。永宁古卫城旅游的蓬勃发展,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引发了一系列产业联动效应,对当地经济产生了广泛的辐射作用。首先,古卫城的开发与维护带动了建筑、修缮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为了保护和修复古卫城的古建筑,当地政府与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吸引了众多专业的古建筑修复团队和建筑材料供应商参与其中。这些团队在修复过程中,不仅保留了古建筑的原有风貌,还融入了现代的建筑技术与理念,使得古卫城在焕发新活力的同时,也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其次,文化体验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随着古卫城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文化创意企业将目光投向这里。他们以古卫城的历史文化为素材,开发出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如动漫、影视、游戏等。例如,一款以古卫城为背景的手机游戏,将古卫城的建筑、文化元素巧妙融入游戏场景与剧情中,上线后迅速获得了大量玩家的喜爱,不仅提升了古卫城的知名度,还为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此外,旅游业的发展还带动了交通运输、教育培训等行业的发展。为了满足游客的出行需求,当地的公共交通线路不断优化,增加了通往古卫城的旅游专线,出租车、网约车等服务也更加便捷。一些当地居民还购置了旅游观光车,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游览服务,同时增加了自身收入。在教育培训方面,随着古卫城文化教育价值的不断凸显,许多学校与教育机构将其作为课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历史文化、传统手工艺等方面的教育活动,这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也带动了相关教育培训产业的发展。
基金项目:2024年度福建省教育系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三大卫城之一福建永宁古卫城交互设计对旅游与教育发展的促进研究”(JAS24167)。
(作者单位:闽南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