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滇派内画艺术的题材类型
作者: 吴庆秋
内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形式,起源于鼻烟壶技艺。在鲁派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滇派内画技艺已承继绵延百年之久。其立足于滇文化,以形、色、意为本,是京、冀、鲁、粤、滇等内画流派中较有特色的流派。文章从滇派内画艺术的题材着手,结合鼻烟壶的表现技法,对其题材进行分类整理和细致阐述,并深入探讨其艺术特征,以便增加大众对滇派内画艺术的了解。
云南滇派内画艺术的题材类型
在题材方面,滇派内画艺术主要涵盖国画、油画以及云南重彩画三种类型。
国画题材。传统内画创作多选择国画题材,借助墨汁与国画颜料开展绘制工作。其题材类型主要包括人物、花鸟、山水三类。笔者借助鼻烟壶作品和绘画技巧,针对这三种截然不同的题材展开详细阐述。
第一,人物题材。滇派内画在人物题材的呈现上极为讲究,对人物的描绘细致入微且生动鲜活。人物题材具体划分为工笔人物与写意人物两类,这二者在绘画技巧层面存在显著差异。工笔人物的线条工整精巧,整体风格追求精致写实。创作者在下笔时需全神贯注、心无旁骛,确保笔尖平稳不抖动,运笔流畅顺遂,从而勾勒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且涂色不能来回反复,需快准狠一气呵成;写意人物讲究形神气质,要求绘画者不仅拥有高超的笔墨使用技巧,还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将心境、意境融入画面中。
第二,花鸟题材。花鸟题材在滇派内画中也比较常见,其整体画面清雅别致,突出文人感。花鸟题材的内画绘制技法繁杂又多样。例如,要注意勾勒线条的粗细和力度,根据花叶质地不同,线条运用也各有变化,既不显得纤细无力,又不显得笨重粗糙。因此,创作者在绘制花鸟题材的内画过程中不能一味使用细且毫无力量变化的线条,比如枝干、叶脉需要线条有力且有顿挫感。其中,花的绘制尤其讲究,在完成线稿后,需要用分染法快速且均匀地表现出花的层次感。由于水晶瓶内壁不吸水也不容易干透,无法像在纸上画工笔花鸟那样可以来回多次上色,因此工笔花鸟上色一遍即可,多涂只会导致画面越来越黏糊。
第三,山水题材。在滇派内画艺术中,山水题材出现的频率极高,是最为常见的类型。其对山水的呈现,处处流溢着意境之美。滇派内画艺术家在创作山水作品时,除运用皴法来展现云南山水独特的风貌、营造意境与韵味外,还尤为注重通过重彩泼墨的方式,或是巧妙利用色彩变化,精准勾勒出富有层次感的山形,让画面极具立体感与空间感,以显现出云南高低起伏、色彩丰富的山水景象。例如,在滇派内画艺术作品《山水》(如图1所示)中,重彩泼墨技法的施展可谓精妙绝伦。整幅画作气势恢宏且韵味悠长,画面层次清晰,景物的布局安排合理有序,从前景到后景过渡自然,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满含民族特色的山水意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艺术享受。
油画题材。近代以来,中西方文化交融,滇派内画巧妙融合西方油画题材,主要涵盖名画以及人物肖像两大类别。笔者通过剖析具体的滇派内画作品,阐述这两类题材在创作中的独特呈现。
第一,名画题材。西洋名画大多展现的是宏大场景,其构图极为繁复。与其他风格的画作不同,西洋名画尤其强调构图在协调性与整体性上的表现,画家们通过巧妙布局画面元素,让各个部分相互呼应、彼此衬托,从而构建出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画家将西方名画与鼻烟壶内壁造型相结合因壶制宜地绘制到鼻烟壶内壁中,名画题材的绘画正是油画与鼻烟壶内画融合的实践。例如,滇派内画作品《抱陶女》,该作品堪称滇派内画中以油画风格呈现人物肖像题材的典型代表。在作品中,怀抱陶罐的女子形象刻画得细腻入微,仿佛下一秒就要从画面中走出来,其逼真程度令人称奇。内画与油画的初步碰撞,让滇派内画踏上了内画与其他绘画表现形式融合的探索之路。
第二,人物肖像题材。鼻烟壶内画与人物肖像题材油画的结合,促使鼻烟壶内画从国画的传统高雅迈向了西方丰富多彩的写实主义,这个创新使鼻烟壶内画从素雅色彩时代,跃入多元丰富的崭新时代。创作人物肖像题材的内画,绘画者不但需要拥有精湛的内壁塑形本领,精准勾勒人物轮廓与体态,还需要具备出色的色彩驾驭能力,借色彩凸显人物神韵、渲染氛围。
云南重彩画题材。滇派内画艺术与重彩画的结合,使内画艺术的表现从题材到内容都是巨大的创新,云南重彩画题材主要有民族文化、人民生活场景、山水花鸟和历史文化四种,笔者结合具体滇派内画作品,对这四种题材类型进行阐述。
第一,民族文化题材。鼻烟壶内画渗入民族文化题材,将云南少数民族服饰、乐器、舞蹈等文化在内画中精美地表现出来,使鼻烟壶内画从传统以雅为主的人物画踏入了用色大胆、构图独特的新领域。这样的改变让滇派内画艺术具有较强的美感和装饰性,让人眼前一亮。民族人物重彩画看重矿物颜料配色,对作画者的绘画功底要求极高。
例如,滇派内画艺术作品《少数民族》,是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题材的内画作品,作品中彝族、傈僳族和景颇族等少数民族人物形象特色鲜明。
第二,人民生活场景题材。云南人民的生活质朴而多样,重彩画聚焦人物,配以该人物的生活地区的代表性动植物素材,用色复杂,尤其注重色彩的整体性和民族性。这种技法在鼻烟壶内壁中得以应用并加以创新,为滇派内画的特色发展提供了方向。
第三,山水花鸟题材。滇派内画运用传统绘画技法表现云南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动植物,其作品结合云南本土文化,试图突破传统表现方式,用大俗之中见大雅的方式呈现云南的多彩文化。山水花鸟重彩画的绘制对作画者的色彩搭配能力要求极高,具备重气韵、重文化的特性。例如,滇派内画艺术作品《重彩花鸟》(如下页图2所示),整体配色鲜亮、舒适,给人一种优美、梦幻的感觉,用色彩传递自然的神秘。
第四,历史文化。云南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说故事为内画艺术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将这些历史文化以内画的表现形式呈现在众人面前,用传统技艺讲历史讲故事是一种实质性的创新。这些历史文化作为内画创作的养分滋养着艺术的精魂,是内画艺术创作的食粮。
云南滇派内画艺术的艺术特征
滇派内画艺术凭借精湛工艺,展现出多样题材,绘制出的画面精美绝伦。这些丰富题材蕴藏着滇派内画鲜明的艺术特色。其构图上敢于突破传统范式,进行大胆创新;造型鲜活灵动,充满趣味;在表现形式上,巧妙将传统元素与民族风情相融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构图风格大胆创新。构图大胆创新是滇派内画艺术的显著艺术特征。不论是国画题材还是重彩画题材,其内画构图均具有雅致、有趣、均衡的特征。在创作国画题材内画时,滇派内画画家充分借鉴国画构图的特点,以极为精细、严谨的笔触,生动鲜活地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最终呈现的作品,具备构图精巧规整、画面典雅古朴的艺术特质。在创作重彩画题材内画时,滇派内画画家结合云南民族色彩搭配的特性,用十分大胆的泼墨手法,将云南山水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呈现出构图繁密复杂、严谨,画面跳脱、耐人寻味的艺术特征。
绘画题材造型生动、有趣。绘画题材造型生动、有趣是滇派内画艺术的重要艺术特征。滇派内画主要运用工笔画的造型手法,写意手法为辅,所刻画的画面生动且饶有趣味,韵味十足。在国画题材的滇派内画中,各种场景描绘得生动雅致。以滇派内画艺术作品《百鹤图》为例,画作勾勒出一群在林间穿梭、姿态各异的丹顶鹤:有的仰天长鸣,有的在松树上起舞,有的成群飞翔,有的相互鸣叫。作品《百鹤图》中丹顶鹤数量众多,鹤身姿各异,图案与布景极为考究。如此宏大精妙的构图,却被细腻地绘制于鼻烟壶内壁,所绘之鹤栩栩如生,让人仿佛听到鹤鸣之声。在重彩画题材的鼻烟壶内画里,人物造型充满活泼趣味,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例如,滇派内画艺术作品《重彩少女》中景颇族、傣族和彝族的形象和舞步各不相同,滇派内画画家凭借高超且缜密的技艺,将民族人物的个性特点、舞蹈姿态以及服饰特色展现得极为鲜明。人物的表情与神态更是雕琢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传统与民族相融合。滇派内画艺术还有一个显著艺术特征,即巧妙融合传统元素与民族特色。云南重彩画和民族题材的融入,是鼻烟壶内画中传统与民族结合的一项创新。一方面,重彩画是内画艺术扎根并茁壮成长的沃土,滇派内画画家将云南重彩画题材融入内画的创作中,打开了内画世界的新大门,极大地丰富了内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更是世界的瑰宝,在内画艺术创作中汲取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为内画艺术的探索和创新拓宽了道路,为滇派内画艺术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民族文化是滇派内画艺术的血脉,将传统高雅的国画技法运用于民族文化的表现中是一次具有突破性的尝试,使民间艳俗的民族艺术融入传统国画的质朴中,达到艳而不俗的艺术效果,例如,滇派内画艺术作品《少数民族少女》,造型生动传神,用色明亮雅致,极具视觉观赏性。
滇派内画艺术题材丰富、内涵深远、意境无穷,吸收云南民族文化和重彩画技法并大胆创新,成为极具云南本土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被称为巧夺天工的工艺精品。
(作者单位:云南省昆明市云南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