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都在玩什么?
作者: 差评君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无线电已经是一个非常遥远的东西了。作为一种前互联网时代的通信手段,它已经从民用逐渐转移到军事,专业通信等领域了。在2025年的今天,中国有多少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答案是接近30万。所以我很好奇,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玩无线电呢?于是我厚着脸皮私信了资深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成都M哥”,M哥告诉我,不如来2024年四川无线电协会的年会,现场感受一下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们都在玩什么。

业余无线电入门指南
业余无线电(hamradio)爱好者简称HAM,也被大家叫作“火腿”,是指用电台等无线设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非商业性通信的群体。这里的“业余”并不是说能力和水平,而是指非职业性和非商业性。与之对应的则是军事国防、公共广播、航空海事、商业通信等专用频段。
无线电频谱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稀缺资源,而且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我国的无线电频率划分图通过密密麻麻的颜色,代表了不同频段下的不同用途。为了不造成对其他频段的干扰,国家给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们专门划分了频段,允许HAM在这些频段内自由通联。

四川无线电协会的年会更像是一个爱好者们的嘉年华。现场既有各种设备的展台,又有无线电测向和通信比赛,还有无线电C类操作证的考试。刚到活动现场的时候,第一个吸引我的其实是无线电爱好者们的车。无论何种品牌、型号,几乎每辆车都装了一个车载电台,而且车身上都有显眼的天线。
业余无线电还是有一定门槛的。首先,在国内想成为一个HAM,你需要一个“业余无线电操作证书”,它分为A、B、C三个类别,C类最高。
理论上,C类操作者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HAM进行通信,甚至能和空间站的宇航员通联。当然,如果你能利用一些特殊的技巧,比如卫星或者特殊的天气现象,A类操作者也能通联全球。但是C类并不能直接考取,你要考完A类后设台6个月才能考取B类操作证,然后取得短波执照再实际操作18个月以上,才能考取C类。所以C类操作证在接近30万的爱好者中,只有几千人。
2024年年会也举办了四川省2024年第五次C类操作证的考试,考试名额只有80个,据说只用了7秒钟就被抢光了。但是考下操作证还不算完,你还需要另一个东西,叫无线电台执照。这相当于你考完驾照,还需要一个行驶证。这时候,你才会得到一个独一无二的“呼号”。所以在签到板上可以看到,大家签的都是自己的呼号。直到这一步,恭喜你,已经是一条新鲜的“火腿”了。接下来,你只需要再花个几年时间学习一点物理、地理、外语、电路基础、通信工程、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知识,然后再全球通联个几百人,差不多就能成为一条“老火腿”了。
业余无线电都玩点啥?
在活动现场问了一圈,发现大家玩的内容还真是不尽相同。其中一位参加活动的老哥,在挑战0.5W功率设备做超长距离的通联,而且他已经通联了几十个国家。老哥还说,小功率设备的乐趣还在于自己动手制作,他随身带着很多上海爱好者自己制作的“CW摩尔斯码套件”。这些低功率设备有时候就能发送上万公里的信号。

M哥收集“QSL卡”——这是一种在HAM之间互相通联过的证明。这种卡片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在无线电爱好者之间流行了。无线电爱好者通联后,会互相邮寄一张QSL卡,这是相互交换联系方式的途径。这张卡上有对方的呼号、通联时间、地理信息,有的HAM还会盖上自己的印章。而卡片背面则是HAM发挥创意的地方,类似不同风格明信片的设计。许多HAM把尽可能多地收集QSL卡作为追求,许多HAM在现实中见面之后也会互相送一张QSL卡片,来纪念这次交流。
当M哥跟别人用无线电通联的时候,俩人好像说了一串似英语又不是英语的对话,其实这是专属于无线电爱好者们的专业用语。比如说“CQ(Call to all station)”是指广泛性的一种呼叫,在该频率上的任意一个电台都可以进行回答。在双方交换呼号和信号报告时,则需要使用到“字母解释法”。而在通联过程中还要用到的一些简语,例如“73(送祝福)”“QTH(地址)”“TNX(谢谢)”这些都是摩尔斯电码的缩写。

无线电台还有一些必须遵守的规矩。比如第一个规矩就是禁止播放任何商业广告,另外就是禁止播放音乐和广播,这些内容同样会占用频段资源并干扰其他用户的正常通讯。还有就是避免长时间占用频率,尤其在频段拥挤的情况下,要让其他爱好者也有机会使用。也不要在别人通联时,随便插入自己的呼叫,一般要等到对方交替呼叫或短暂停顿后,再礼貌加入。
2024年工信部发布了修订版的《业余无线电台管理办法》,其中一项重点内容是允许未成年人设置、使用工作在30-3000MHz频段且最大发射功率不大于25W的业余无线电台。在这之前,未成年人仅可以考取操作证,而不能设置自己的电台。这次修订可以说让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又注入了很多新鲜血液。所以在年会现场也有很多小HAM,从小学到高中不等,有的甚至还独自坐车几百公里来参会。
2024年年会还举办了业余无线电的测向比赛。这项活动要求参赛选手在限定的时间内,通过手上的天线来找到附近的信号源,越靠近信号源,信号强度和频率越高,最终找到信号源并“打卡”完成比赛。有点像另一种形式的寻宝游戏。参加这项活动的几乎都是高中生,很多还是组团过来的同班同学。
业余无线电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天灾来临之际,网络会中断,手机信号会消失,只有电波永不消逝,那里也有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身影。因为在黄金救援时间内,无线电可能是唯一联系外界的方式。这也是为什么,多灾多难的四川地区更重视业余无线电的发展。
而对于个人来说,无线电的乐趣也是它存在的意义。即使抛开无线电所有有用的属性,只作为爱好者们的玩具,它也自然有其意义。我突然觉得我不该问“无线电到底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就像我们不会去问钓鱼爱好者为什么不去市场买鱼,露营爱好者为什么不去住酒店,那自然也就没有理由追问无线电的意义。
字母解释法
无线电通信中经常会遇到声音不清楚、无法辨识的问题,比如G和J、B和P、D和T等字最容易听错。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的通讯用语也普遍使用类似的解释法,同时在日常语言交流中也会偶尔采用此方法,如“A”读Alpha、“C”读Charlie等。

(责编:南名俊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