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味蕾记忆
作者: 张林涛世间万物,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在文人的笔下,美食让味蕾得到享受的同时,也成为情感的寄托、文化的传承和生活的艺术。
冰心笔下的年糕是温馨甜蜜的。她曾在散文中描述过年时的情景:“每逢过年,家里总会准备年糕,那是孩子们最期待的美味。年糕香甜软糯,咬一口,满口幸福。”年糕不仅是节日的美食,更是家人之间情感的纽带。冰心以温婉的笔触,让读者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感受到暖暖的亲情与浓浓的年味儿。
梁实秋笔下的美食是雅致脱俗的。在《雅舍谈吃》中,他描述炸酱面:“炸酱面之所以特别好吃,全仗那一勺炸酱。酱要炸到黑里透红、气味芳香,不能炸老了,也不能炸嫩了。”梁实秋笔下的炸酱面不只是一道家常美食,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炸酱的讲究、面条的筋道与配菜的丰富,都透露出梁实秋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张爱玲笔下的美食是细腻入微的。在《红楼梦魇》中,她这样描绘《红楼梦》中的美食:“总是很细腻,很讲究,很艺术,很动人。”张爱玲对美食的描绘,不仅仅在于食物本身的味道,更在于那份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在她的笔下,《红楼梦》中的美食仿佛有了生命,它们不仅仅是食物,更是故事的一部分,是人物性格的体现,是情感交流的媒介。
汪曾祺笔下的美食则是温情脉脉的。在《端午的鸭蛋》中,他深情地回忆道:“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而我的家乡是高邮,那里的端午风俗除了这些,还有一项特别的——吃鸭蛋。”汪曾祺以鸭蛋为线索,缓缓展开一幅幅温馨的家庭画卷。鸭蛋,既是节日的美食,更是家人间情感的纽带,是童年的回忆,是家乡的味道。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不妨放慢脚步,去细细品味那些藏在美食背后的故事与文化。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用心去感受文人笔下的温情、雅致与细腻。
上一篇:
母爱有声
下一篇:
子女就读私立学校,高额学费应该由谁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