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的六张面孔

作者: 薛伟堂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精神,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面孔。

你见过什么样的洛阳,是华夏之源的文明滥觞?是丝路起点的开放包容?是千年帝都的悠远厚重?是牡丹花开的绚丽多彩?是山清水秀锦绣花卷?是工业重镇的转型升级?是现代都市的时尚繁华?

可若真的要问,洛阳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有着怎样的面孔?怕是真的很难回答。因为,洛阳的面孔从来不止一面!每一面都有不同的风景,每一面都有不同的气质,每一面都有不同的精彩。

这里孕育着文明根脉。河图洛书孕天地玄机,十三朝王气聚邙山洛水。当二里头遗址的绿松石龙穿越3800年时空苏醒,当应天门遗址的阙楼在暮色中重现盛唐气象,这座被《史记》称为“天下之中”的圣城,正以青铜鼎的庄重向世界诉说:这里是“最早的中国”。夏商周三代礼器在此镌刻文明密码,东汉太学在此传承儒学薪火,北魏佛窟在此交融丝路文明。1500年建都史沉淀出“五都荟洛”的奇观,3000年城市史凝练成“河出图洛出书”的传奇。司马光“若问古今兴废事”的喟叹,道不尽这座古都的沧桑与辉煌。

这里弥漫着国色天香。当四月的春风掠过龙门山阙,千年神都便化作牡丹的海洋。隋炀帝西苑栽下的第一株牡丹,在盛唐绽放成“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绝唱,如今已蔚然成数十万亩的锦绣画卷。从邙山古牡丹园的百年花王,到中国国花园的太空育种新秀;从王城公园的九色牡丹阵,到隋唐城遗址的夜光花海,科技让“甲天下”的传奇续写新篇。牡丹瓷的釉彩流淌着盛唐气象,牡丹饼的香甜浸润着市井烟火,这座将花魂刻进基因的城市,正以“一朵花”的百变姿态,演绎着“城即牡丹,牡丹即城”的永恒浪漫。

这里洋溢着青春脉动。当数字光影在明堂天堂勾勒出《神都幻夜》的盛景,当汉服少女的环佩叮当回响在洛邑古城的青石板路,古老都城正与Z世代展开跨时空对话。全国首个全城剧本杀《风起洛阳》激活历史DNA,元宇宙牡丹文化节打破虚实界限,应天门3D投影秀让《唐宫乐宴》穿越千年。青年创业大街的咖啡香里,非遗传承人与电竞选手共话创新;科技创新港的实验室中,新材料研发与牡丹基因测序并驾齐驱。这座活力之城,正以“青和力”指数领跑青年友好城市榜单。

这里铸就着大国重器。从涧西工业长廊的“共和国长子”,到自贸区洛阳片区的“智造矩阵”“洛阳制造”始终挺立中国工业脊梁。中信重工的“矿山巨人”远征海外,LYC轴承护航“复兴号”驰骋九州,中航光电连接器点亮“天宫”星辰。当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的无人拖拉机深耕数字农田,当双瑞风电叶片划破海上风电新蓝海,这座老工业基地正以“三大改造”破局,在39个工业门类中培育出23个隐形冠军。从“一五”时期的东方红拖拉机到智能农机4.0,洛阳制造的基因里永远跃动着创新的脉搏。

这里氤氲着满城书香。在24小时城市书房的暖灯下,河洛文化的DNA正在解码新生。200多座“河洛书苑”星布街巷,将《汉书·地理志》的墨香融入市井烟火。考古博物馆里,年轻人用AR技术“修复”青铜器纹样;大运河遗址公园中,研学少年临摹着含嘉仓的唐代铭砖。当《唐宫夜宴》的舞者从博物馆彩绘俑幻化而出,当“数字龙门”让残缺的佛像重现庄严,这座阅尽千年的文化名城,正以青春语态重构“诗与远方”。

这里荡漾着水韵华章。伊洛瀍涧黄河五水穿城,绘就“北方水城”的生态长卷。洛浦公园30里生态长廊,白鹭掠过《诗经》里的蒹葭;伊河湿地千亩芦苇荡,重现“河洲”的生态密码。当海绵城市理念让古都“会呼吸”,当“四河五渠”综合治理再现“清溪绕城”盛景,这座曾见证大运河首航的城市,正以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市的担当,书写新时代的“洛神赋”。夜幕下的跨河大桥化身光影琴弦,弹奏着“水韵洛阳”的现代乐章。

从二里头考古遗址的文明曙光,到汉魏故城的文化融合;从隋唐大运河的千帆竞发,到现代化都市的科创浪潮——洛阳的六副面孔,恰似青铜爵上的饕餮纹,将古老与新生熔铸成中华文明的立体画卷。当“东方博物馆之都”的一百多座博物馆串联起五千年文明链条,这座永远年轻的历史文化名城,正以“古今辉映”的独特气质,在世界文明坐标中绽放新的华彩。

薛伟堂,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洛阳文学院第六届签约作家。作品见于《牡丹》《奔流》《洛阳日报》等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