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卷首语 三月春回,时逢“三八妇女节”,本期主题:致敬女性力量。杂志统稿期间,UFC终极格斗赛上,张伟丽战胜苏亚雷斯,成功卫冕女子草量级冠军。张伟丽不仅展示了坚韧强悍的女性风采,更让人动容的是,在第四回合结束时,哨声一响,她顺手拉起了倒地的对方,这种...
首读 | 短篇小说:织心之旅 1 陆珂捏着手中新鲜的菠菜叶子,睁着有些发涩的眼睛,瞳孔僵直,整个人仿佛被吸进生命的暗洞里,凝固于流逝的时间中。180度水平视野区域内,一群高校见习生在三米之外围成一排看向这里。 他用力挤了两下眼睛,试图让眼部肌肉放松一下。几秒的恍惚中,他...
首读 | 创作谈:空山撷影 不得不承认,开始小说创作后,我的大脑已经自动生成了一种“潜在素材识别机制”。这种机制敏锐地捕捉着很多我之前未曾留意的生活碎片,并在我的视网膜上自动生成标注:很多的有趣或者独特的瞬间,都变得可拆解、可重组、可孵化成某个故事的胚胎。比如身边一个...
首读 | 评论:治疗心疫的药方 庞亚维的《织心之旅》是一篇融合了硬核科幻设定和人伦情感的科幻小说。小说中设想了一种称为“心疫”的全球性医学危机,并通过“时空纤维编织技术”这一科幻设定,探讨了科技与人性、身份认同与伦理困境之间的复杂纠结关系。 小说的核心科幻概念“时空纤维编...
短篇小说 | 被镜子遗忘的女人 整整一个星期,她每天准时出现在诊所里,却不就诊,来了就安静地坐在候诊区最后面的角落里。她总是选择角落坐着,像角落总是为她空着。她每次来都带本书,在两膝上摊开,并不读。她也不看手机,就那样抱紧自己,坐着发呆。 那个星期天,已是黄昏,人都走光了...
短篇小说 | 三个暑假 一 啪嗒! 老方把打火机往桌上一拍,抬腿下了炕,夹着烟的手往后一背,就往外走。脚下带气生风,一步没迈好差点儿被门槛绊倒。桌子另一边坐在炕沿上的信,嘴里没说完的话不自觉收了尾,眼珠和脑袋跟着他的身形转向门口。 方嫂愣怔,看看老方的背影,再看看...
散文 | 陪读日记 家有男孩小王,在2022年8月开始成为一名初中生,平时住校,周末回家。和他在一起的时间变得很有限,与青春期男孩的相处也很挑战。我珍惜与他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每周末会做一些生活记录,偶尔也表达一些心情涟漪。选出这些文字,或许可以折射出一对母子的...
散文 | 从七岁来 一 偶然看到鲁豫对赵普的一个访谈。 当两人说起安全感,鲁豫问赵普:你有吗? 赵普回:我很小离开父母四处漂泊,你说我有没有安全感?他反问她:你有吗?鲁豫摇摇头:当然没有。 何以一个人的童年不曾于一个相对固定环境下度过,此后的生命中再也没有了安...
诗歌 | 蓝色的窗帘之间(组诗) 致弟弟 寂静,托起松林和山坡 你被种在地下长出了白色野菊 松鼠穿过灌木草丛 土地干涸,夜风清冽 父亲与你照片同睡 古老的村庄笼罩老屋的樟树下 若隐若现,缓缓沉落 你的脸颊干净,流淌秋天树木的金黄 夜蛾在庭院亮灯处扑扇翅膀 闪动的弧线,印出你...
诗歌 | 木樨流香(组诗) 孤独落满世俗的尘 一张网,从天花板撒下来 捕捉到几只羊 他无法阻止。任由身体里的疲惫 一点一点地,把思维 掏空 这间出租屋,除了蜷缩着羊 也是他造梦的地方 这不,梦里 他骑着外卖车,回到了 朝思暮想的家乡 木樨流香 风抬着花轿 浩浩荡荡地来...
诗歌 | 短诗集束 秋园橘色(外一首) 姜 华 黄昏时分的国礼园 依旧十分热闹 我那些从省城来的姐妹 沉迷于金色的国礼园内 流连忘返,忙于拍照 我站在园中 专注着一棵果实累累的橘树 也许是我太过于专注 这棵橘树从我清澈的眼眸上 看见了自己丰满的样子 顿时,羞红...
签约作家特辑 | 鱼刺 说不清是清晨还是黄昏,灰蒙蒙的蓝笼罩着院子。蓝玻璃绿玻璃嵌入棕色房梁,遮挡起每家每户,院子里悬挂的衣物在风里像船的帆。天色昏暗,所有人的脸糊成一团黑影,脖子截掉向下看,身形上还能依稀辨认出路过的人。白毛衣灰半裙,刚烫过的波浪卷。这是云蔚,她...
签约作家特辑 | 春节过后的那天 一 阴转大晴。 太阳努力摆脱枝杈和白雾的纠缠升上高空时,被林豆豆骤然炸出的哭声惊落在一望无际的水田里。冬日的水田,蓄水不多,沟沟壑壑藏着明晃晃的水镜子。水镜子被太阳照的闪着明晃晃的金光明晃晃的银光,把林豆豆歇斯底里的哭声不间断收进去,放出来...
签约作家特辑 | 镜像 任晟开车从学校后门出来,那是一个深秋的黄昏,残阳如血,斜挂在西南天际。 胡同里人来人往,早过了人潮涌动的放学高峰,狭长幽深的胡同里汽车稀疏,外卖的摩托车、返巢的电动车、外出遛弯的老人,却依然络绎不绝。 任晟小心谨慎地驾驶着车辆,耳听八方,眼...
签约作家特辑 | 雪夜 一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窗外细碎的雪花如同漫天纸灰般洋洋洒洒,落在地上化作白茫茫一片,覆盖着不堪与肮脏。 老式的筒子楼中,有一名身着红裙的少女与一名青年男子各自坐在床的两侧。卡带的老式收音机中,裴少俊正咿咿呀呀地说着那些...
签约作家特辑 | 胎河 “那时,我也时常会向往着那片父辈们所称道的胎河出神。” 我不自觉地看向讲台之上老师的脸,明明看起来不大的年纪却仿佛早已历经世间的种种沧桑变故——昏黄而无神。上一刻欢声笑语的课堂在这时间似乎被人无情地丢进了一摊遍是淤泥的死水之中。 粉笔灰簌簌...
签约作家特辑 | 十指相扣 女人一过三十岁,手指头就开始粗了。 单位这几个女人,上到行长下到柜员,无不是这样,额头再饱满,皮肤再紧凑,手指头都肉乎乎的,显得又短又粗,再没有二十出头时的纤细和袅娜。 二十多岁是女人的花样年华,也是方娜指头最美丽的时候,十根指头,指节笔直...
签约作家特辑 | 洛阳的六张面孔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精神,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面孔。 你见过什么样的洛阳,是华夏之源的文明滥觞?是丝路起点的开放包容?是千年帝都的悠远厚重?是牡丹花开的绚丽多彩?是山清水秀锦绣花卷?是工业重镇的转型升级?是现代都市的时尚繁华? 可若真的要问...
签约作家特辑 | 星光挂满枝头 (组诗) 星光挂满枝头 高悬的苍穹耀眼着星空的变幻 文字的衍生,在苍茫的原野中跌宕起伏 永恒的岁月交织着明月下古老的岩石 旧时的风声吹散,悠长的绝响 在灵魂不灭的往事中,回忆着故园的幽韵 听风水轮回,枯荣的草木里吹奏着灵魂的呜咽 也许漂泊的孤舟承载着...
签约作家特辑 | 诗六首 晚餐 妻子选中一条四处 游动,吞食气泡的鲈鱼。 砧板闪亮,刀具 不停变换。挣扎间隙 刮鳞,开膛,取内脏。 日子可以这样利落、简洁。 二次处理:洗血水,改 花刀。学习的甜环绕 我们。姜、蒜入腹,去除 鱼身残留的海。蒸煮模式 随即打开,我们就窗...
争鸣 | AI时代的文学 编者按: 当AI执笔,文学将走向何方? 人工智能的触角正以惊人的速度延伸至各个领域,文学创作这片被视为人类精神自留地的净土也未能幸免。从ChatGPT到文心一言,从DeepSeek到Claude,AI写作软件层出不穷,它们可以模仿名家风格,...
争鸣 | AI诗歌8首 以下诗歌作品由创作者与DeepSeek人工智能通过多轮互动创作生成,保留原始生成状态,未经人工修饰,谨供学术探讨与创作交流。 除夕的褶皱 案板上饺子列队时 你忽然说 三十七道褶皱里藏着 母亲纳鞋底的针脚 雪地中迷路的线头 至今悬在屋檐下 褪...
争鸣 | DeepSeek试用感受:文学的魔法不在于词语的排列组合 DeepSeek火了!它的火,不在于概念,而在于实实在在的文本处理能力惊艳到了人们。试用了几天,说一点我的感受。 目前,我尝试最多的还是创作诗歌,乍眼一看,确实很优美。我将其中自认为还不错的一首发给了一个诗友,结果他一眼看出了是AI。 在真...
争鸣 | 大家谈:当文学遇见AI 李昌鹏(图书编辑) 人工智能用于写作,它很强,但它不会写得了非虚构作品,尤其是和作者自身生活经历相连的非虚构作品。作品中的那些独特细节,尤其是独特体验,体现着趣味或者说人味,这些东西一直是文学作品中最宝贵的,在本质上它们决定了人工智能替代不...
评论 | 一棵向阳树,一朵向阳花 诗歌并没有消失。 即便这个时代让人欲言又止或一时失语,但伟大的诗歌始终在那儿,并没有消失。这是我阅读何向阳诗集《刹那》最直接的感受。简洁的文字像一束从天而降的圣光,不仅给人直面痛苦的力量,更有哲学的深思和美学的引导,那迎面而来的经过苦痛淬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