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作者: 李锦雯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正逐步渗透到教育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其强大的内容生成能力、个性化学习支持以及情境模拟优势,为学生的深度学习及素养发展等提供了有力支持。文章以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夜宿山寺》为例,深入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分析了其在教学资源创新、学习情境创设、个性化学习支持及教学评估与反馈等方面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和未来展望。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小学语文;古诗

作者简介:李锦雯(1999—),女,江苏省江阴市人民东路小学。

当前,中小学古诗教学普遍存在教学资源单一、教学方法模式化、学生参与度不足等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和智慧课堂的构建,为古诗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教师可以借助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强大的技术支持,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互动性、趣味性更强的古诗教学中深入理解诗意、感受诗境、领悟诗情。

一、生成式人工智能概述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指能够自主生成新内容(如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的人工智能技术。当前,以ChatGPT、文心一言、讯飞星火等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引发了广泛的关注[1]。与传统的人工智能技术相比,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能够模拟人类的创作过程,生成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的内容,为用户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智能服务。在教育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个性化学习资源的生成、智能辅导系统的开发以及教学场景的模拟等方面[2]。

二、《夜宿山寺》的文本分析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记游写景短诗,这首古诗语言简洁明快、通俗易懂、意象生动、意境悠远,引人无限遐想。诗人从正面描写了山寺的高耸入云,通过“危”和“高”两个字的巧妙结合,言简意赅地把山寺屹立在高山之上的壮观景象展现在人们眼前。接着,诗人又用极其夸张的艺术手法,将人们的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让人产生仿佛站在楼上就可以摘下星星的感觉,使人不由得升起对“危楼”的向往之情。“摘星辰”“惊天人”,这仿佛是孩童天真的幻想,却被诗仙信手拈来,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全诗语言朴素自然,却又十分生动形象,寥寥几笔就酣畅淋漓地抒发了诗人身处高处的愉悦与豪迈之情,令人顿生广袤壮阔之感,有返璞归真之妙,堪称“平字见奇”的典范佳作。

三、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古诗教学中的实践案例分析

(一)教学准备阶段

在《夜宿山寺》的教学中,教师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精准把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爱好,据此生成难度适中、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包,其中包含诗词原文、注释、译文、作者背景介绍、相关诗词拓展等内容。此外,教师还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整合了古诗创作背景、诗人生平等拓展阅读资料,以加深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对古诗的浓厚兴趣。

(二)教学实施阶段

1.创设真实学习情境

感受诗歌的意境是学生学习古诗的一大挑战。《夜宿山寺》通过夸张和想象的手法,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高远。然而,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难以完全沉浸在诗歌的意境中,感受那份超脱与宁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意境,教师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为学生打造了一个沉浸式的古诗学习环境,学生可以通过佩戴VR设备进入虚拟的山寺情境中,收获沉浸式学习体验。学生在虚拟山寺中漫步,身临其境地感受山寺的高耸和星辰的璀璨。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还能够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生成创意图片与视频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夜宿山寺》的诗意是学习的难点所在。首先,学生可能对诗中使用的夸张修辞手法不太熟悉。例如,“危楼高百尺”中的“百尺”使用了夸张手法,但是低年级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阅历,因此难以通过文字想象山寺高耸入云的景象,进而难以体会诗中的意境。为此,教师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图像生成能力,生成了与《夜宿山寺》相关的创意图片和视频。这些插图和视频生动地展现了诗中的场景和意象,如高耸入云的山寺、璀璨的星辰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古诗的意境和美感。

【教学片段】

活动一:体“危楼”“百尺”之高

师:山寺是正好一百尺吗?

生:不是。

师:诗人为什么这么写?

引导: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擅长运用夸张手法来描绘景物,他想说桃花潭水很深很深,就写“桃花潭水深千尺”,他看到庐山瀑布很长很长,就说“飞流直下三千尺”。这种手法叫作“夸张”。所以,李白写“危楼高百尺”,是为了突出这座山寺高耸的特点。

活动二:品“摘星”之高

师:同学们还从哪里感受到了山寺的高呢?

生:“手可摘星辰。”

师:这里没有一个“高”字,你是从哪里感受到山寺很高的呢?

生:伸手可以摘到星星,这反映出山寺很高。

师:“摘”是个怎样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同学们,摘星星难吗?那李白觉得难吗?你从哪个字看出来李白觉得很轻松。

生:我从“可”字看出来李白很轻松。

师:是的,一伸手就能摘到星星,说明这座山寺很高。

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李白在什么时间站在什么样的高楼上干什么呢?描述得越细致,生成的图片就越精美哦!

生:一天晚上,李白登上一座高山上的寺庙,星星在他旁边眨眼睛,他感觉仿佛只要自己一伸手,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

生:李白穿着白色的衣服,爬到高高的山上,山上的寺庙直插云霄,李白站在寺庙最高处,觉得云朵就在自己旁边。

这些画面既符合古诗的意境,又融入了学生的个人理解和创意。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还提升了审美情趣和想象力。

3.开展情境对话与角色扮演

诗人在《夜宿山寺》中描绘了山寺高耸入云的景象,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的神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然而,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准确理解这首诗复杂的情感内涵,存在一定的困难。对此,教师依托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创设数字虚拟人的角色,让其介绍诗人的生平和当时的时代背景,与学生展开对话,帮助学生了解诗人创作这首诗时的心境和情感状态,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何会有这样的情感表达,从而加深学生对诗歌情感内涵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片段】

活动:吟诵我心见李白

引导:李白登上百尺高楼,发出惊叹—“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但又不敢惊动天上的神仙—“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孩子们,让我们跟着诗人李白一步步登上高山,登上高山上的寺庙,齐读这首古诗。

同学们,诗仙李白来啦!大家有什么问题想问问这位大诗人吗?

(与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李白进行对话)

生:李白,《夜宿山寺》这首诗是你在哪里写的呀?

AI李白:兄台,此诗乃是我在湖北省黄梅县蔡山峰顶山的江心寺所作。

生:李白,我很喜欢交朋友,除了汪伦,还有谁是你的好朋友呀?

AI李白:我一生交友无数,其中最要好的朋友,当属杜甫。我与杜甫相识于洛阳,我们一见如故,互相欣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曾一起游历过许多地方,如齐鲁、梁宋、吴越等地。我们一起写诗,一起喝酒,一起谈论天下大事,一起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生:李白,你是怎么写出这么多诗的?

AI李白:兄台,写诗并非易事,灵感、才华、技巧、勤奋缺一不可。灵感源于生活,才华源于天赋,技巧源于学习,勤奋源于毅力。兄台若有兴趣写诗,可多读多写多思,自然会有所进步。

教师总结:同学们,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李白就是这样勤学苦读、游历四方,才写下那么多名诗名篇。

借助现代科技,学生可以与诗人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歌蕴含的深刻情感和思想。这种互动式学习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诗歌内涵和意境的理解。

4.智能互动游戏

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实时分析学生的语言表达、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行为特征,从而提供精准的反馈和针对性的指导。在教学《夜宿山寺》这首诗时,教师依托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设计了课堂互动游戏,如“诗句接龙”等,通过游戏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对诗人李白的了解有多少?今天,我们就插上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去拜访这位大诗人,你们准备好了吗?“神奇校车”启动啦!

活动:诗句接龙

师:我们来到了繁华的唐朝!看,大诗人李白就在前面,我们来和李白对诗吧。

生:李白,我们要和你对诗,我们说上一句,你对下一句。

生:小时不识月。

AI李白:呼作白玉盘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

AI李白:不及汪伦送我情。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

AI李白:疑是银河落九天。

四、实践效果与反思

(一)学生学习兴趣显著提高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依赖课本和黑板,学生只能通过文字和图片来感知文本内容。而现在,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元素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打造一个多模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置身于古诗所描绘的世界中,更直观地感受古诗的意境和美感,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的内容,感知古诗的意蕴和情感。这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现教学角色的转变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为学生构建了一个更加开放和自主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不再仅仅依赖于教师的讲授。学生可以通过智能系统获得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教师则转变为引导者、协助者的角色。例如,在《夜宿山寺》的教学中,教师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互动机会,既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又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多样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多样。在《夜宿山寺》的教学中,教师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生成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创意插图与视频,创设真实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资源和不同难度的拓展阅读材料,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水平,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上实现提升和进步。

结语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正引领传统教学模式实现变革和升级。教师要结合语文教学目标及实际学情,融入多元化的教学元素,促进语文教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生成多样化学习资料、创设沉浸式学习情境、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生动有趣的学习体验,构建智慧化、高效化的小学语文课堂。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将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苗逢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原理及其教育适用性考证[J].现代教育技术,2023,33(11):5-18.

[2]时宏民.中小学教学中有效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4(10):12-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