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的支持策略

作者: 王思懿

【摘要】在区域活动中推动幼儿深度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凸显幼儿的主体地位。但部分教师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所忽视,且较少根据幼儿的游戏过程和结果提供相应支持。针对这一问题,明确区域活动中影响幼儿深度学习的因素,并提出采用“规划区域活动空间”“制订区域活动计划”等方式,达成“满足深度学习需要”“发展深度学习意识”等目标,以期提高幼儿学习品质。

【关键词】幼儿;区域活动;深度学习

作者简介:王思懿(1996—),女,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实验幼儿园。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区域活动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区域活动也成为许多幼儿教师重点关注的活动模式。学前阶段的深度学习要求幼儿从知识的浅层含义出发,在游戏与合作探索中主动形成自我认知。但在现阶段,部分幼儿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时,易产生时间分配不合理、指导策略不科学等问题,导致区域活动对幼儿的教育价值得不到发挥,幼儿的发展受到限制。对此,幼儿教师要掌握深度学习的要点和内涵,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利用区域活动的教育优势更新活动组织策略,优化活动开展方案,进而为幼儿的深度学习提供有效支撑。

一、区域活动中影响幼儿深度学习的因素

(一)幼儿主观因素

幼儿的主观因素对其在区域活动中的深度学习有着重要影响,与其学习成果和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幼儿教师在探究如何利用区域活动推动幼儿深度学习的过程中,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量:其一,学习动机。幼儿的学习动机体现在幼儿对区域活动内容、主题的兴趣和活动参与的动力上。当区域活动内容和主题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时,幼儿会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激发学习动力。其二,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幼儿的知识迁移能力是推动幼儿深度学习的有效手段。幼儿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问题解决方法,那么在区域活动中就能够主动运用知识及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其三,学习品质。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在自主的探究中,能够对知识形成比较深刻的认知,汲取优秀的学习经验。在区域活动中,具备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幼儿能够提高深度学习质量,获得更多的活动经验。其四,年龄特点。幼儿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幼儿的思维、个性、能力等各不相同,在区域活动中的学习状态也存在差异。

(二)外部客观因素

幼儿教师在组织开展区域活动时,要充分关注幼儿的深度学习成果,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影响幼儿深度学习的外部客观因素,以此为幼儿创设更具教育价值的区域活动:其一,教师的支持。教师是区域活动的主要设计者和幼儿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在幼儿进行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幼儿适当地提供学习经验,传授多样学习方法,降低幼儿的学习难度,激发幼儿主动参与区域活动的热情。其二,幼儿之间的合作互动。有调查表明,幼儿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能够使思维更加活跃,有更加强烈的学习意愿。因此在区域活动中运用合作互动模式,能够有效推动幼儿深度学习能力的发展。其三,幼儿之间的冲突。每名幼儿由于对事物的理解存在一定的独特性,因此在与同伴交流时不免会产生冲突。而教师解决幼儿的冲突,有利于增强幼儿的深度学习能力。其四,师幼、亲子关系。教师通过组织开展多种类型的需要进行师幼、亲子互动的区域活动,不仅能够让幼儿因处在熟悉的环境中而有安全感,还能够让幼儿主动参与到区域活动中,深入探究活动内涵,以此达到深度学习

目标。

二、区域活动中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具体策略

(一)规划区域活动空间,满足深度学习需要

幼儿是幼儿园各项活动的主人,幼儿活动的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因此,幼儿教师在设计区域活动前,要在日常工作中观察幼儿的学习习惯和兴趣点,耐心聆听幼儿的想法和意见,为幼儿创设具有特色且适应其身心发展的活动空间,以此满足幼儿的深度学习需要[1]。

在深度学习视域下,幼儿教师要以幼儿的视角规划区域活动空间,投放和运用丰富的材料和资源,提升幼儿对区域活动空间的认同感,为幼儿后续参与区域活动和深度学习奠定基础。在以往规划区域活动空间时,部分幼儿教师往往会根据不同类型的活动划分出阅读区、手工区、表演区等,但对各个区域的管控存在一定的割裂性。对此,幼儿教师要基于深度学习理念,在设计区域活动时,将各个区域进行联通,进而让幼儿在创新性、开放性的区域活动中展开多样化的互动,满足幼儿自己的需求。如教师拟在立秋这个节气为幼儿设计区域活动。在活动开始前,教师通过谈话法、观察法了解到班上幼儿对树叶、果实等事物很感兴趣。对此,教师收集幼儿关于活动空间的意见,引导幼儿参与到活动空间的规划中。

在区域布局方面,幼儿教师要注意各个区域内的动线的流畅性,并遵循动静分离、干湿分离的原则。比如,教师可以使手工区与阅读区相邻,并将手工区设置在盥洗区旁,以便幼儿开展活动。又如,教师可以使表演区与建构区相邻,组织幼儿自主制作活动材料,之后进行表演,使幼儿在制作与表演的过程中激发活动的意愿,不断拓宽自身的视野,提高自身的思维和认知能力。

(二)制订区域活动计划,发展深度学习意识

为支持幼儿深度学习,培养幼儿的计划制订能力应作为幼儿教师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任务。幼儿在兴趣的驱动下自主制订开展区域活动的计划,有利于他们跟随自己的意愿和想法设计区域活动内容,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此提高参与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发展深度学习意识[2]。

比如,教师在某次区域活动开始前,对幼儿提出启发性问题:“我们今天要进行的活动主题是‘树林里的秘密’。你想在哪个区域进行活动?你想进行什么活动?你想和谁一起参与活动?接下来请你尝试为自己想要进行的活动制订一个独一无二的计划吧!”幼儿在启发性问题的驱动下,能够主动说出自己制订的计划,逐渐掌握制订计划的方法。如一名幼儿说:“我想和兰兰小朋友一起去建构区玩积木。”另一名幼儿说:“我要在阅读区继续读关于小熊的故事。”教师在幼儿表达观点时,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来调动幼儿制订计划的热情,帮助幼儿理清制订计划的思路。

由于幼儿的思维和认知尚处于发展阶段,对于区域活动的设计可能存在不合理之处,因此幼儿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适时地帮助幼儿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比如,在针对中班幼儿开展的区域活动中,教师发现部分幼儿表达能力和规划意识薄弱,难以完整表达自己关于活动设计的想法和意见,对于活动计划的讲述也较为笼统和混乱。在为这部分幼儿提供帮助时,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对这部分幼儿进行引导:“你想在手工区制作什么作品?你为什么想制作这件作品?在制作作品前,要准备哪些材料?制作作品的步骤是什么?你打算把制作好的作品送给其他人吗?”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激发自己的思维和创造潜能,有效提高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

能力[3]。

(三)维护区域活动秩序,提炼深度学习策略

幼儿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是在他们不断的交流与合作中发展的。在深度学习理念下开展区域活动,需要幼儿教师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引导幼儿主动与同伴、教师进行互动,耐心聆听他人的想法和意见,从中提炼出有效的学习策略,进而让幼儿在趣味性的区域活动中实现深度学习[4]。

以针对大班幼儿开展的绘本《抱抱小刺猬》舞台剧为例,该绘本是教师根据幼儿对绘本的喜好选择的,幼儿对该绘本的内容也较为熟悉。这有利于幼儿生动地展现绘本情节,加深对绘本内涵的理解。在活动开始前,教师组织幼儿在语言区进行讨论,表达自己对活动的想法,营造活跃的气氛,调动幼儿的兴趣。针对那些没有耐心聆听他人想法的幼儿,教师及时介入,以维护活动秩序。教师说道:“刚才有的小朋友交谈的声音比较大,以致老师听不清发言的小朋友在说什么。现在请阳阳小朋友先发言。等阳阳小朋友说完,其他小朋友再按顺序、一个一个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要竖起耳朵仔细聆听哦!”这样一来,班上幼儿能有序地进行表达,激发出更多的创意,进而与同伴、教师共同设计出集创造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区域活动。在上述过程中,教师在幼儿表达时给予引导,能够及时发现幼儿在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运用恰当的语言帮助幼儿管理自己的情绪,使幼儿逐渐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耐心地与同伴交换关于活动的意见。

(四)反思区域活动过程,达成深度学习目标

在区域活动结束后,总结反思是引导幼儿进行自省、为幼儿教师今后优化区域活动提供依据的重要环节。幼儿在总结反思中能够回顾自己通过区域活动学到的内容,发现自己在学习、表达、思维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为下一次的区域活动设定更合理的学习目标[5]。为此,幼儿教师可在总结反思环节引入特定的话题,鼓励幼儿主动构建活动框架,进而为幼儿实现深度学习提供支撑。

这里仍以绘本《抱抱小刺猬》舞台剧为例。幼儿通过角色扮演,体会到“自己与他人即使在身体上存在差异,通过真诚与友好的交往,也能建立起深厚的友谊”“自己要能够接纳和包容他人”等。在对区域活动进行总结的过程中,教师梳理区域活动的整个流程,并借助“你在活动中还有哪些体会?你有什么新的看法想与同伴们分享?”等问题,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在区域活动中的独特感受。这样,幼儿能够对绘本故事和区域活动有更深的认识,并且能够主动地对下一次的区域活动进行规划,进一步激发深度学习的

动力。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区域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的支持进行了探究,在阐述区域活动中影响幼儿深度学习的因素的基础上,介绍了多种具体策略。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应意识到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处于主人翁的地位,也应激发幼儿主动探究和与同伴交流的兴趣,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使幼儿养成一定的问题解决意识,凸显深度学习的成效。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幼儿教师可采取本文提出的在区域活动中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具体策略,帮助幼儿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展深度学习,以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彭丰,曹杰.区域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支持策略:以重庆西南医院幼儿园为例[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23(11):18-21.

[2] 梁维维.区域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的支持策略[J].学园,2023,16(34):87-89.

[3] 胡敏.项目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的支持策略:以小班项目活动“小草”为例[J].幼儿100(教师版),2023(7/8):66-68.

[4] 王梦怡.区域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的支持策略[J].智力,2022(15):182-185.

[5] 蒋文飞.“全程·全方·全维”:区域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的支持策略探索[J].幼儿100(教师版),2022(1/2):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