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幼儿科学活动游戏化的策略探究
作者: 郑海云【摘要】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教育价值体现在培养幼儿科学探究兴趣等方面。游戏是快速激发幼儿活动参与兴趣的重要教育手段。游戏环境、游戏资源、游戏环节是科学活动游戏化设计的主要内容。文章阐述科学活动游戏化的意义,从设定活动目标、创设游戏环境、组织科学活动、关注活动细节、贯彻人本理念等方面,探究大班幼儿科学活动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大班幼儿;科学活动;游戏化
作者简介:郑海云(1984—),女,江苏省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突出了游戏在幼儿园课程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游戏化能够全面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和探究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在科学活动中,游戏化的实施方向主要集中在科学探究、数学认知等方面。在组织大班科学活动时,教师应注重环境创设与引导管理,充分满足幼儿的游戏化探索、趣味化体验需求。
一、大班幼儿科学活动游戏化的意义
(一)激发兴趣,促使主动探索学习
游戏是大班幼儿客观认识外部世界的主要活动形式。科学活动旨在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调动幼儿的多重感官,从而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1]。幼儿天性爱玩、好动,因此游戏活动是激发幼儿兴趣,促使幼儿主动探索和学习的重要载体。在生动直观的科学活动中,大班幼儿可以亲身感受科学的重要性及乐趣。
(二)提高认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的认知水平较低,因此,教师需要借助游戏保持幼儿的思维活跃度,使其集中注意力。科学活动是大班幼儿提高认知水平的重要平台,能够为幼儿提供动手操作、观察、交流、合作、实践的机会,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2]。教师设计适度、适量的科学小游戏,能够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并让幼儿在积累认知经验的过程中,正确理解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3]。
二、大班幼儿科学活动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一)分析幼儿特点,设定活动目标
幼儿具有求知欲强、概括分类意识初步形成、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浓厚等特点。大班科学活动应充分贯彻《纲要》精神,对幼儿的科学探究过程提出一定要求。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大班科学活动目标
如下: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法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在进行大班幼儿科学活动游戏化设计时,教师应根据上述活动目标,在确定活动主题的基础上,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活动目标。
以大班科学活动“眼睛的秘密”为例。眼睛是人身上非常重要的视觉器官,能够帮助人们认识、观察外部世界。幼儿对自己身体的器官和组织非常感兴趣,并乐意参与教师所组织的互动小游戏。教师可以结合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认知经验和身心发育情况,设定以下游戏化科学活动目标:
1.通过“眼睛在哪里”互动小游戏,了解眼睛各个部分的名称与作用;
2.通过“眼保健操”情境小游戏,了解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及与保护眼睛相关的生活小常识;
3.通过“眼睛治疗”角色扮演游戏,培养幼儿大胆说话的习惯。
在游戏化的大班科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多样化的小游戏,引导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和知识,让幼儿养成保护眼睛的好习惯。互动性强、情境丰富的科学小游戏更受大班幼儿的欢迎。教师可以在设定科学活动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大班幼儿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科学活动的实施进度,灵活运用游戏元素,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
(二)创设游戏环境,激发幼儿兴趣
在大班科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重视游戏环境的创设,以激发的幼儿科学探究兴趣。良好的环境能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有力支持,并深刻影响大班科学活动的质量[4]。教师需要从大班幼儿的角度出发,在活动区域内合理布置游戏道具和材料,激发幼儿的科学学习动力,使其感受科学活动的乐趣。幼儿园的室内外环境及周边的自然环境,都可以作为大班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场所。教师可结合大班幼儿好奇心强、好动等特点,带领幼儿参与环境创设。
首先,教师可以在幼儿园的活动室内为大班幼儿设置“科学角”,摆放科学绘本和浅显易懂的故事书,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究兴趣。在“科学角”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小动物、植物等,指导大班幼儿定期观察动植物,发现其生长规律。
其次,教师可以定期更新实验室的软件和硬件设备,将国内外有名的科学家画像挂在墙壁上,为大班幼儿参与科学活动创造条件。教师可以与大班幼儿共同装饰科学实验室,在实验室的角落放置生活化的游戏道具或材料,营造良好的科学活动氛围。
最后,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幼儿园周边的动物园或植物园,开展不同主题的科学探究活动,使幼儿在开放、自由的环境中参与游戏并学习科学知识。
环境创设是大班科学活动游戏化设计中的重要一环。良好的活动环境是帮助大班幼儿正确认识科学知识与现象原理的关键。教师应重视环境创设,并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其中,营造良好的科学活动环境。
(三)组织科学活动,融入游戏元素
科学活动是帮助幼儿客观了解科学知识的载体。教师在组织科学活动时应创新融入游戏元素。教师需要结合大班科学活动的主题、内容与目标,选择多种游戏方式,根据大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动态化调整活动顺序或游戏策略。教师还需要联系生活实际,开发游戏资源,创设生活化的游戏情境,与幼儿共同完成科学活动。
1.根据科学内容,选择游戏形式
在大班科学活动中,与幼儿认知特点适配的游戏机制能够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教师应根据科学活动的主题与内容,选择受幼儿欢迎的游戏形式,并详细设计游戏机制,使幼儿沉浸式感受游戏中蕴含的科学知识和原理。
以“探究水的性质”大班科学活动为例。教师可以设定活动主题,如“认识水”“水的状态”“水的溶解性”“水的过滤”“水的浮力”等。根据科学活动的主题与内容,教师可以选用多种游戏形式,构建完整的游戏机制,吸引大班幼儿的注意力,使其亲身感受水中蕴含的科学知识。在“水的溶解性”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游戏、情景游戏、抢答游戏等形式,调动幼儿的科学探究积极性。大班幼儿可以直观感知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判断哪些物质的溶解速度比较快。在抢答游戏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大声说出自己估测的物质溶解时长,最接近实际时长的幼儿可以获得一枚小红花。
在大班科学活动中,教师选择互动性、直观性强的游戏形式,可以让幼儿集中注意力,观察水的溶解过程,参与抢答游戏。适合大班幼儿的游戏形式可以加深幼儿对科学概念等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快速反应能力。
2.联系生活实际,开发游戏资源
大班科学活动的内容比较简单,与日常生活、大自然的联系非常密切。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与幼儿共同开发科学活动中的游戏资源。教师需要筛选无毒无害、生态环保的游戏道具与材料。科学活动涉及动植物、材料与物质、自然与天气等科学知识,生活化的游戏道具更容易被大班幼儿接受。
以“水的过滤”科学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向大班幼儿展示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过滤装置,并从生活中寻找被过滤物品,如碎石子、头发等,引导幼儿观察哪些物质被过滤掉了。教师可以使用家庭中常见的过滤网,让大班幼儿近距离触摸,判断过滤孔的大小与被过滤的物质有哪些关系。幼儿可以观察到,水从一个容器转移到另一个容器中,被过滤的物质仍然留在过滤装置内部。教师可以借助形状各异的游戏道具(盆、勺子等),鼓励幼儿尝试过滤水中的物质,珍惜来之不易的水。
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开发游戏资源,能够调动大班幼儿的游戏参与积极性,使其全面观察科学活动中产生变化或不变的物质。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从生活中寻找有趣的游戏道具,在科学活动中大胆尝试使用道具。
(四)关注活动细节,做好引导管理
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有限,因此教师需要关注活动细节,在游戏中做好引导管理。在科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向大班幼儿展示游戏规则,观察幼儿的兴趣点和态度反应。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大班幼儿提供科学探究、分享交流的机会,并确保幼儿活动的安全。
以“制作纸桌”科学活动为例。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A4纸,让幼儿利用这些道具制作纸桌。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常见的桌子,并总结其特征,如一个平面、四条腿等。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尝试制作一条腿、两条腿、三条腿和四条腿的纸桌,并关注幼儿的操作细节,适时给予指导,鼓励幼儿探索如何让纸桌更加稳定。在幼儿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语言、肢体动作等,鼓励幼儿多次尝试,探究保持纸桌稳定的方法。
在大班科学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语言表达、肢体动作、操作行为等细节,适时给予幼儿提示和正向激励,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或传授方法等方式,引导幼儿自主探究科学知识。
(五)贯彻人本理念,鼓励幼儿表达
在大班科学活动游戏化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教师需要尊重大班幼儿的个体差异,鼓励幼儿参与游戏,并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分享观察到的科学现象。
例如,在“美化房子”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设置“选择美丽的装饰品”互动游戏,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并更换房屋中的装饰品。每个幼儿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存在差异,教师需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指导幼儿完成游戏任务。同时,教师需要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同伴探讨交流自己的发现,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验证科学知识的正确应用方法。
教师应始终以幼儿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游戏中感受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就感。同时,教师应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幼儿在表达与交流中深化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幼儿园大班游戏化科学活动是提高科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师需要结合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合理设定科学活动目标。教师还应重视环境创设,借助游戏激发大班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在组织大班科学活动时,教师需要根据内容、主题,选择适合幼儿的游戏形式,并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开发游戏资源。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活动细节,做好引导管理,贯彻以人为本理念,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参考文献】
[1]黎欢仪.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园本教研的探索与实施:以大班“环保酵素”科学活动为例[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23(9):26-29.
[2]苏丽洁.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策略:以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为例[J].幼儿教育研究,2023(6):23-24,36.
[3]任天晴.大班幼儿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探究兴趣的实践策略探究[J].教师,2023(29):90-92.
[4]章婷.如何让幼儿的探究更有意义:以大班科学活动“做风车”为例[J].幼儿教育,2023(16):22-25.